新媒介技术的感性演绎
2018-10-26李浏洋
李浏洋
1李浏洋在拍打2装置电子光敏感应发声器、定制声音400cm×400cm×1200cm(尺寸可变)2016
当代美术家(以下简称“当”):你本科期间就读的是新媒体专业,创作多以录像和装置组成。从媒介技术的角度上来看并不算是新潮的、高科技的,你如何看待媒介技术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李浏洋(以下简称“李”):我读的是新媒体艺术专业,毕业以后我的创作没有再刻意追随技术潮流。现在的技术潮流大部分都是在各方利益推动下的产物,这些应该叫作流行技术,很多艺术家会去追随这种流行技术做一些看似新奇的作品。我对于这样的方式兴趣不大,我把这种技术潮流称为显性技术。另一部分不被大众了解的、已经非常成熟地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的精密技术,我把它们称作隐性技术。隐性技术已经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效率,拉伸着时空的维度,艺术家可以通过这些技术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更可以从技术和人类的关系层面进行技术伦理方向的深入反思。但是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技术犹如一面镜子,不管你怎么做,往往反映的都是人本身,就是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当:你作品的主题和影像的拍摄角度都带有地域和身份认同感,对此你怎么看?
李:我没有刻意关注地域和身份认同,我想创作应该不是空穴来风的,是植根在痛苦和幸福之上,童年构成了我的灵魂框架,家乡是我味道的起点、视觉的起点、听觉的起点、对时间和空间认知的起点,支离破碎的记忆已经沉淀在大脑的最底层,混沌而厚重,和潜意识交织在一起。
对于家乡,我是一个逃离者,父母尽了最大的努力让我外出上学,后来发现逃离以后就再也回不去了。农村的消沉乏味让我无法接受,而那里的一草一木曾是我幸福的源泉。我不会去刻意地说这些问题,我只是在做当下最想做的事情,做的过程中,我血液里带有的东西将无法回避。
当:作为新媒体专业的艺术家,你认为今天的新媒体艺术还“新”吗?
李:今天的新媒体艺术依然“新”,因为新的技术在不断涌现,一方面是这种新技术扩宽了作品形式的边界,但最重要的是新的技术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更内在的一面,新技术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同样的个人或社会问题也在不断地加深或涌现。我认为新的思考由此而来,新的艺术也由此而来。
2李浏洋一个失败的规则亚克力、鞭炮220cm×220cm×5cm2018
当:作品《一个失败的规则》将极简的圆形和生猛的火药相结合显得很有力,能深入谈谈该作品的创作逻辑吗?
李:这是在四川美术学校驻留期间的创作,我用透明钢化亚克力将鞭炮严密地压紧封死在一个圆环中,鞭炮自身的体积就是它燃烧爆炸的空间。我在户外点燃鞭炮,鞭炮在闭环中炸响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爆炸产生的力量和碎屑以及烟雾都将封存在这个空间内。但是我低估了一挂普通鞭炮的能量,鞭炮连续爆炸产生的力量在狭小的空间内积累,最后达到顶峰炸开了这个空间。我用空间和路径给它限定了规则,但是它打破了这个规则。这或许就是最应该有的结果。
当:你怎么看待交互作品中的商业价值?
李:媒体艺术和今天的商业空间并不矛盾,商业体在慢慢引进新媒体艺术的加入,对于新媒体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艺术家与商业体的合作大部分都是定制完成的,作品是整个团队工作的成果。不是每一个新媒体艺术家都有这样的机会,还是要看艺术家创作的形式和落地的效果,商业会选择具有新奇性和刺激感官的作品来吸引观众。可交互的作品在商业体中比较受追捧,但作为新媒体艺术家,在自我创作上应该警醒地看待这个问题,交互应该是此作品概念的必然,而不是蹩脚的迎合。
当:新作品在材料和符号的选择上,有什么隐喻吗?
李:我选用了平常婚丧嫁娶都要放的鞭炮作为材料。鞭炮是火和爆炸的连续,作为一种烘托氛围传递信息的媒介,具有很强的仪式感,一旦点燃就迅速爆炸,噼里啪啦作响,粉身碎骨最后又归于平静。我喜欢它的这份力量,也喜欢它的短暂。我希望把这份力量封存在和它自身同样大小的空间中。要说隐喻的话,那鞭炮就是我自己吧,也是我们每一个人。
当:新作品的布展方式延续了之前作品《在拍打》的方法,是装置和影像的并置,能否从作品主题和布展方式两个角度谈谈你的工作方法?
李:就如上面所说,我的这件作品是在做一件事情,其实作品实施的过程,就是这件作品的结果,我把这个过程用影像和声音记录下来,把装置回收。在美术馆呈现的是影像和装置的文献,运用美术馆的现有条件进行布展,最大限度地呈现作品信息的传达。我的创作不是想到什么就立马会做的,平常没事都会想很多不成熟的方案,然后放在脑子里,过两天忘了就忘了,说明它对我不重要。如果过了几个月它还在我脑子里,那就拿出来再想一想,若觉得有趣、有冲动去做,那就去完善,等时机成熟了就落地实施。我作为刚出道的艺术从业者,工作方法并不成熟,我还在实践自己的艺术道路,试图在创作中扩展自己的创作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