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引领战略 推进科技创新工程阜阳市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8-10-26阜阳市科学技术局
◎文/阜阳市科学技术局
2017年以来,阜阳市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创新驱动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力而为,创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指标继续保持争先进位,科技创新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科技实力更加雄厚
2017年,阜阳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完成良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和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48家,总数位居全省第8位;153家企业入选安徽省2017年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37.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1%,增幅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5位。全市专利申请总量10336件,首超万件大关,其中发明专利5783件,占总申请量的一半以上,居全省第4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68件,位居全省第8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2件;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18798万元,同比增长24.5%。2018年以来,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开局良好,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40.8%,居全省第1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6%,居全省第2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全省第4位和第5位,预计2018年上半年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可突破2件。
二、创新生态更加优化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创新驱动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初见实效,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创新合力加速形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部署科技工作,加强科技创新市级层面顶层谋划设计,在全市营造推进创新的浓厚氛围。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发展若干政策》,包含了产业技术创新、创新主体培育等七大类市级配套政策,集聚创新资源,补齐政策短板。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资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四大创新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大胆开展先行先试,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科技创新券制度、科技重大专项等一系列突破型政策相继出台。省科技厅与皖北各市首场工作会商在阜阳举行,省市共同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加大对阜阳科技投入,布局建设一批重大专项、重大平台、重大载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17年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超过1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0倍。
三、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积极推进界首循环经济、太和现代医药产业技术升级。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与安徽大学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全面合作事宜正在推进。成功举办了“院士专家界首行”、“绿色工业过程”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纺织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等活动。组织安徽大学与安徽欧瑞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阜阳师范学院与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81项,有6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涉及农业、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获奖质量和数量均比往年有大幅提升。组织认定41家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62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3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进行奖补。
四、平台载体更加完善
集聚创新资源,强化产学研合作,建设一批科研平台,为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提供有效支撑。华大基因研究院成功落户阜阳。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8家;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7家,全市院士工作站达到9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4家。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申报的“抗病毒药物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这是全市首家依托企业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载体或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引领带动作用明显的创新核心区,打造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基地。阜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建设,界首经开区成功更名为安徽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正积极争取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界首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特色产业基地、太和医药高端制剂特色产业基地被列入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阜阳(界首)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被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临泉申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全面启动。
五、双创氛围更加浓厚
有效整合资源,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全市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5家。瓦大农商星创天地、兄弟·皖北靓点智慧农业星创天地获批为第二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全市国家级“星创天地”累计达7家。认真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市有59家企业参加安徽赛区比赛,总数位居全省第5位;其中6家企业晋级安徽赛区总决赛,晋级企业数名列全省第2位。成功举办了阜阳市2017年创新创业大赛。
六、专利成效更加突出
以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多项措施强化专利事业深入开展,有效促进了专利创造能力的提升。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示范工程和示范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申报了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认证工作,界首云龙粮机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通过省“贯标”辅导验收。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种由二甘醇低压法合成二甘醇胺的方法”荣获安徽省专利金奖。2017年,全市累计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67笔,总额达5.53亿元。
七、科技服务更加到位
深化科技经费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普惠性的政策性补助,形成了“企业愿意干、政府就支持,县区愿意干、市里就支持”的鲜明导向。落实全市科技局长季度例会和局领导班子联系县(市)区制度,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宣传解读,服务企业创新。成功在浙江绍兴举办全市科技创新发展与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并取得显著成效。积极助力科技扶贫,累计选派省级科技特派员483人次,科技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新建农之源等4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选派122名省级科技特派员、12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深入村镇基层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指导。坚持精准扶贫、产业扶贫,争取省科技扶贫专项资金534.2万元,组织实施市科技扶贫项目43个,安排市级科技扶贫资金600万元,扶持县市区科技扶贫项目37个。5个中央引导地方科技扶贫专项获批。
2018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将围绕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紧扣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新使命,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改造和提升传统动能,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动能,推进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优化创新载体布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在皖北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