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研究
2018-10-26石张宇
石张宇,汤 文
(安庆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大倡议,这一倡议将推动沿线各国间的密切联系与经济高速发展。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简称《愿景与行动》)[1]明确提出加强旅游合作,打造“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路线和产品”。据统计,2017年,我国接待入境游客1.39亿人次。其中,接待入境外国游客2 917万人次,排名前十的旅华客源国,“一带一路”沿线有越南、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名列其中[2]。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7.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增速高于全国外贸增速3.6个百分点[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入境旅游市场增长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旅游产业规模扩大和旅游经济发展对高端旅游人才的新需求也给我国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一方面,应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原则,准确定位、分层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4];另一方面,应着重培养职业化、国际化、人文化为基调的“三化合一”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人才[5]。“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业大发展迫切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国际化战略思维并能使用外语与沿线人民进行沟通交流的国际化人才[6]。但这种国际化人才又不是一种泛国际化人才,“一带一路”规定了这类国际化人才要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7],他们应具有针对性的素质和能力,可以应对语言文化冲突、自身安全等挑战,在国际旅游合作交流中穿梭自如。因此,需要审时度势,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人才的特殊性,寻求能胜任“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服务工作的核心人才。
一、“一带一路”倡议给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
1.促进国际旅游合作交流。“一带一路”作为有利于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增强的重大国家决策,无论是在政治导向、经济投入、政策倾斜、人力扶持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提升。如《愿景和行动》里明确提出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8],尤其是在免签落地签和直航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交流规模逐步扩大;我国与沿线共造新亚欧大陆桥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并逐步健全交通基础设施;且拓宽贸易领域,消除投资壁垒,开展包括海上旅游在内的各领域深度合作;深化人才交流领域合作,进行合作办学,互办艺术节、文化年等活动。这些来自国家政策、经济、学术、技术人力的支持,无疑都促进了国际旅游合作交流。
2.扩大旅游人才就业规模。“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的空间和层次日益全面,规模持续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旅游资源禀赋不一,自然景观富饶,人文底蕴醇厚,且各经济体之间的互补性较强,合作潜力巨大。我国要在国情不一、人口巨大、语言各异、宗教信仰千差万别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为旅游业开辟健康发展之路,急需一批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通晓国际规则、掌握本土语言的人才。旅游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就业市场扩大,这对旅游专业来说无疑是光明的前景,旅游小语种人才更是需求巨大。近年来,我国旅游专业就业情况有所好转,旅游高等人才进军高端服务贸易行业,极大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形象的改变、质量的提高。“一带一路”建设完善了区域间的经济状况,对经济布局进行了大调整,区域发展理念和旅游人才的就业观念也都有所改观,这无疑是在就业道路上为旅游专业毕业生减重前行,明亮了其就业前景。
3.推动旅游学科内涵式发展。截至2016年,全国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604所,高职高专院校1 086所,中等职业学校924所[9]。在“一带一路”建设包括旅游教育在内的全方位合作的态势下,以专注于实践操作型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和以培养旅游精英人才及领军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旅游重点高校发展趋势良好,人才培养模式日益精进,这给旅游学科带来更广阔的发展方向。随着与沿线国家合作扩大,中国高校赴境外办学也渐进成熟,旅游学科逐渐朝国际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传统的导游、酒店管理、会展、行政等课程,还可挖掘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丝路旅游产品、民俗社情、旅游线路等课程项目,并且在海洋旅游、宗教旅游、旅路基础建设等新兴学科上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一带一路”建设给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
1.异域文化冲突。“一带一路”除了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以外,沿线包括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44亿人口[10],有一些环境复杂的中亚、南亚国家,他们的经济实态、地缘政治、民俗文化等较为复杂,区域、阶层、宗教派系差异性大。与之交往难免会因当地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法律政策不同产生文化冲突,导致旅游工作难以进行,甚至无意中触犯他国法律、冒犯习俗禁忌,引起人员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对峙。且由于有些国家由于开放程度低、地理位置离我国较远、交通闭塞等原因,与我国交往不够密切,关系生疏,我国人民对其语言、文化、习俗难以通晓,文化冲突之挑战首当其冲。
2.国际语言隔阂。目前我国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国际层面”尚不显著,现有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有失偏颇,大多为充盈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在国际语言教学方面尚有缺失。而“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中西亚国家大多有自己的专属语种,如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以本国语和俄语为主,伊朗和以色列分别以波斯语和希伯来语为主,沙特阿拉伯以阿拉伯语为主[11],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旅游合作,英语已难以挑起“百事通”的担子,必须给小语种委以重任。更为重要的是,即使众高校都在积极响应国际化人才培养号召,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尚缺客观,培养定位也难逃“眼高手低”的通病,培养内容更无自身特色可言。总之,以语言为起始点的国际化教育还处于探索和初建阶段。
3.培养模式滞后。现阶段,我国高校旅游人才培养大多定位于培养掌握职业技能并善于实践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并实施后,高校的现有培养模式落后于我国旅游业的升级转型,也难以契合接轨世界旅游业、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以技术和人才为支撑的世界旅游强国转变的任务。在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方面暴露出了众多弊端。例如,理论教学过多、社会实践过少;在旅游外语科目上,对英语教学过多偏颇,忽视小语种学习;旅游文化课以大国文化学习为主,对周边国家、沿线地区文化少有涉猎;对国际旅游法规课程教学尚有欠缺,尤其极少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旅游政策法规等。人才培养观念依旧局限于满足自我生存的就业观,难以扩伸到为国家战略发展做贡献的视野,如此态势下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打开中国旅游业成熟丰腴的格局。
4.实践平台局限。据调查,我国高校旅游专业教学考核方式多为卷面考试、论文设计、情景实练等,这难以满足“一带一路”时代对掌握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且众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实习仅是为学分“奔波”,旅游类专业(包括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外语、旅游会计等)社会实习大多都是在星级酒店进行,少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机构合作,并未给学生提供旅游社、航空、会展、电商等其他实习平台,实习形式、规模都有所局限,实践技能培养存在严重缺口,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且学生在校期间少有机会参加旅游社会实践,偶有导游模拟的实践项目,但形式单一,导致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动手能力低下,旅游实践型人才培养岌岌可危。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策略
1.优化课程设置,开设沿线文化课程。“一带一路”视域下高校对高端旅游人才的培养,必须将《愿景与行动》的新要求写入课程体系,打破多年来院校一直沿用的教学计划,根据旅游市场的现有需求,即其急需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设定新的培养目标,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理念。具体来说,要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进行教材编写的模式,融入“一带一路”背景下全新的专业要求,开发与实际应用密切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12]。面对文化习俗纷杂的沿线地区,高校必须要开设沿线文化课程教学,编写专门教材,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社会政治、政策法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自然资源、物质遗产等写进教学课程,让学生对这些综合知识了然于心,有助于开展沿线地区旅游业务。
2.采用多语教学模式,开办小语种课程。据统计,“一带一路”沿线现代标准阿拉伯语覆盖面最为广泛,是阿联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14个国家的官方语言;菲律宾、印度、新加坡等5个国都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俄语在沿线国家中也广受重视,是俄罗斯等4个国家的官方语言;马来语、泰米尔语也小范围覆盖(使用较广泛的官方语言具体分布如下页表所示)。“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以国际性旅游人才为主,因此必须重视国际语言教学,采用多语教学模式,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国际语言沟通能力。首先,把英语学习落实到位,增设旅游英语外交、翻译、演讲类课程,提升英语学习的广度;各学校内部可以展开跨学院教育合作,共享教育资源,实行双学位制,这不仅提高了旅游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也间接培养了一批具备旅游专业理论知识和基础实践能力的学生。其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现代标准阿拉伯语的使用最为广泛,阿拉伯语课程已经不可或缺,可通过外聘缓解师资队伍空缺状况,并与阿拉伯语所用国家高校交流合作,互派留学生、教师学习进修,引进国外先进教育资源和设备等。再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官方语言除以上所述,还涉及汉藏、印欧、阿尔泰、乌拉尔、高加索及达罗毗荼等主要语系,可相应增设小语种课程,同时扩大孔子学院在沿线的开设范围,进行小语种、汉语双向交流,缩减我国与沿线地区国家的语言距离。
3.开展旅游资源专题研究。“一带一路”横跨欧亚非大陆,旅游文化资源极其丰饶,开发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形成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文化符号是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力。高校也要顺势开展特定文化资源专题学习,设计新型旅游线路和开发特定资源旅游产品。针对于文化遗迹(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5类代表性遗迹)[13]进行文化课程教学、古迹实践探索和开设文化遗迹研究中心等;涉及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节庆活动、戏曲文化、舞蹈节目、手工艺等)可进行与中国精神文明遗产的对比研究、借鉴学习,也可开设相关实践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立足于对上述旅游文化资源的研究,可尝试开发“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迹主题旅游、农工业旅游、宗教旅游、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开阔学生思维,激发创新精神。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官方语言一览表
4.强化实践教学,开展智慧旅游实训。“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旅游人才除了具备应有的国际语言能力、专业技能和文化理论知识外,对社会实践经验和应用技能也格外看重。这需要高校重视实践教学,完善教学实训室设备资源,开展导游模拟、景区规划设计、酒店Opera系统教学、旅游网站设计、旅游电商平台操作管理等实践项目。另外,要重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企业实习,尽可能与多种类的旅游企业合作,给学生提供除酒店之外的旅游景区、旅游行政处、航空公司、旅游电商平台等多种类实习机构。除此之外,学生要紧跟“互联网+”和“智慧旅游”的时代大潮,具备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学会操作旅游网络服务平台,掌握旅游电子商务基本技能。高校应积极探索与旅游服务网站、旅游电子商务等机构合作,建立智慧旅游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实践应用技能培训的基本条件。通过实践教学和智慧旅游实训,培养出具备实践应用技能的现代信息技术人才。
5.增强师资力量,“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步入“一带一路”建设阶段后,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化、国际型高端旅游人才需求加大,复合型“双师”力量武装至关重要。建设“一带一路”需要的复合型旅游师资队伍,要求教师不仅要通晓专业知识、熟练实践技能,更要熟知“一带一路”沿线的政策法规、风俗文化等知识,并能为“一带一路”市场供需难题、行业发展机制提供实用性方案和建议,这需要“引进”和“走出”方针高效结合。“引进”是指外聘高校需要的师资,包括各个语种外语专业教师、沿线文化普及讲师、业界一线旅游人才等。还可通过论坛、讲座、培训会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鼓励其进入一线岗位实练,也可通过讲座培训让广大师生了解旅游市场情形和国际发展动态。“走出”,一方面是指与国内外先进旅游机构合作,将教师置于一线岗位培训锻炼,提高教师涉外业务能力和实践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是指与“一带一路”沿线高校合作,教师定期学习进修,除学习沿线语言文化外,更是要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案。这都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设立旅游教育专项培训资金,构建“一带一路”师资平台,优化师资结构,增强师资力量。
6.健全合作机制,加强人才联合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繁多,国情、文化差异巨大,任何一所高校都很难在合作上做到面面俱到、趁势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因此,一部分临近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如东北、西南、华南高校拥有邻近俄罗斯、中亚和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可以凭借“一带一路”的合作政策与上述区域的国家高校展开教学合作。同时,一些可以对接国家大战略,在经济政治合作往来的常态下进行教学合作,如中国与东盟的民办高校,契合政府主张和社会需求,在贸易、投资、文化等合作的同时拉近旅游、教育等合作。中国旅游研究院作为国家旅游局的研究机构,可充分发挥旅游研究论坛和专题研讨会的作用,通过组织“一带一路”相关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和开设旅游研究论坛等形式,集聚我国旅游高校的师资力量、品牌特色和研究成果,使中国旅游教育紧系合作特色。
除了加强国内外高校合作外,更应重视校企合作。“一带一路”需要复合型、实践应用型人才,加强对口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是一种能使企业、市场、高校、学生多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方式。高校应与旅行社、国内外星级酒店、会展中心、旅游景区、旅游电商平台等多种企业机构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训基地资源和设备,扩大实习的平台范围,安排学生到旅游机构实习,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应用技能人才。通过“订单式”培养,为企业需求量身打造,弥补旅游市场人才空缺,增加旅游专业就业机会。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使旅游人才培养面临种种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必须紧跟“一带一路”时代大步伐,探索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旅游人才教学内容,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 量,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旅游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