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2018-10-25杨晓芳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世界上的各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随之受到了重大的影响,包括教育主体的影响和教育载体的影响等。这些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本篇文章在思维方式、监督模式、教育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比较创新的想法和观点,并且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强化数据意识,改进自己的思考模式,要熟练掌握大数据分析技术,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探索思想政治的工作规律,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有所提高,这样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有意识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还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最终成为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思政工作 创新
一、大数据时代背景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
1.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影响
从教育的主体层面来看,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了综合性推动的状态。所以,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在逐渐消失。如今,网络教学模式以MOOC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网络教学模式仍然相对比较单一。教学课件的设置是根据以前的教材和教授的个人经验来设置的,相对落后的教育模式和相对教条的教学语言很难吸引当代大学生。
从教育的客体层面来看,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大多数年轻人会接受到很多比较复杂、未过滤的信息,使得年轻躁动的心态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独立的辨别能力,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无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而动态多变的网络环境也使大学生的注意力范围呈现出个性化和分散化的趋势,教师要想掌握好大学生的心理是十分困难的。
2.大数据时代对教育载体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对教育载体的影响是很多方面的:首先,信息传播方式是从传统的线性传播转变为短信、QQ、微博、微信等跨网络形式。这些教育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灵活性强、技术难度大、捕捉难度大等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学生在新媒体信息中,尤其容易受到多重价值的影响,难以进行思想的统一。其次,大数据时代使学生的主客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有更多的机会能够参与到舆论环境中,甚至导致一些非主流思想的传播。只有适应教育的变化,教育载体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接受教育内容。最后,高校可以在心理普查数据、就业数据分析、思想教育内容更新等多个领域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高校要想有长久的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与时俱进,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支撑。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
1.思维方式的创新,发挥网络阵地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作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根据因果关系推进的。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循序渐进的、单向的、封闭的。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这种思维模式已经受到了一些影响,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思维方式往往是非线性的。信息的传递效应是开放的、双向的。虽然两者之间存在差异,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存在矛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强调因果关系,既要注重理论传授的传统逻辑,又要注重教学参与和互动。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互联网的地位不言而喻。在创新思维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传输速度快,受众面广,高跨度等特点,科学占据学生关注的社交软件,例如微信、微博、QQ等等。以爱国主义为基础,从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和宣传社会主义先进典型事例,这样能够对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比如大学生就业、心理建设、人文关怀等,重视网络语言,便于学生接受和传播。
2.监督模式的创新,开创高校思政工作网络平台的新机制
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监督管理模式的更新。基于基层工作的调查研究,对多层次网格交互模式提出了创新监管模式,多重网格交互模式包括五个层次,即学生、宿舍、班级、学院和学校五级。以学生为基本单位,通过层收集动态信息层,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收集和反馈异常语言或动态,及时作出判断,减少行为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学生的日常活动。
多层次的互动管理模式的实施,在资源配置和动作的协调性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第一,我们需要增加在原有人力资源基础上增加物力、财力,增加技术人员、网络平台的硬件设施、经费投入等。在操作过程中,要实现及时的反馈和沟通,确保各级人员的信息能够及时得到交换,达到学员层级时要负责分析数据,推断行为的结果和措施。第二,信息化水平不但要实现纵向信息得传播,还要能水平分享资源,充分发挥群体决策的协同作用,使个人的情况判断方便,从而进行协调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特殊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是一个机制是否发挥作用的重要考虑因素。
3.教育模式的创新,丰富教学内容,提升高校服务育人水平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该更多地体现在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上。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拓宽教育工作的思维模式,使得教育方法有所创新,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得以继承,从而实现建立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目标。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创新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加强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增强抗打击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学会甄别信息,展示出新时代年轻人的激情。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的工作者有义务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技术进行结合,正确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建设,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思维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谢建宁.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06)
[2]周正颐.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高校思政工作创新[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
[3]吕丽莉.如何切实把握高校思政工作的规律[J].人民论坛.2017(14)
作者简介
杨晓芳,(1971—),女,苗族,重庆彭水,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