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哲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反思
2018-10-25谢华文
谢华文
摘 要: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理性精神,而中学哲学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唯物辩证哲学理性的“智慧之学”。那么,中学哲学教学就应当从培养学生自主、质疑、批判、反思和悟性入手。通过对哲学的新一轮教学和反思,我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学经验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中学哲学教材教法也存在一些疑虑和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在这里提出来,求教于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哲学教学 教法改革
第一、中学哲学教法改革应努力探求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并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学,当前强调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但教材内容是既定的,那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能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入手,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习惯性思维支配的日常教学,转入反思性教学,不断构建更科学、更合理、更贴近学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主动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学,指导学生会学,辅导学生能学。
现行教材过于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大都是先讲述原理,而后分析个别,再提升到原理,引出方法论。这种“讲坛哲学”先入为主的方式,有它的可取之处,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即使对教材讲述的观点不以为然,也懒得发表不同见解。哲学是一门理论性和抽象性相当强的学科,哲学教学中的概念、原理本来就比较抽象,学生若无热情,就很难掌握,即使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机械的、似是而非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用辩驳方式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再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从中引出正确认识,让学生掌握。
当然,教育是一个动态系统,学生的思维不可能与教师同步,在讨论辩驳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勤于思考,课堂上必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可能找到避免刻板公式的方法,才能估量此时此地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地加以运用”。教师预先要有思想准备,课前要充分考虑、精心设计,在课堂上要冷静、机智、妥善地处理各类可能出现的情况。对学生头脑中的一些疑团,可以用一些妙语、警句、比喻等简短的语言去解释,而对于会影响教学进度或教师需查看资料后才能解答的问题,可以留给学生去思考,这种存疑待答法,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留下了探讨的悬念,也为教师更准确的解答赢得时间。同时,要注意的是,这种批判、辩驳式的讨论,要求教师本身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讨论才能有声有色,达到目的。
第二、哲学教学应当强化应用性、时效性教学,努力通过提高认识主体的思维能力为现实服务。
现有哲学教材只注重知识的内在结构、内在体系的逻辑联系,虽然有理、有据、有序,但由于受编写时间和篇幅的限制,不能及时将社会生活中一些典型事例、新奇内容引入课堂,弱化了教材的时效性。课本上提供的许多事例往往带有滞后性且缺乏趣味,对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和吸引力,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可否认,近年来有关部门,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学手段到教学环境,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许多致力于教学的教师也进行难能可贵的探索,但这些努力还是无法使哲学教学从根本上摆脱困境,还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因此,我觉得,哲学教科书,应大胆的删繁就简、去旧增新,而必备的教师参考书,则应当丰富多彩、根深叶茂,收集的哲学教学案例必须具有深刻的启发性而又不脱离生活,这样会有利于教师对相关知识的博览和深入浅出地教育学生。当然,我们也明白,这些要在短期内改变难度极大,那就需要我们教学第一线的人员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努力创新,寻找突破点,以提高哲学教学的实效。
哲学教师要体会自己所传授知识的应用价值,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密切关注现实,立足学生实际,以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寓理于例,用于教学的事例要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欢悦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掌握知识。如果能把社会生活中学生关心的、熟悉的、喜闻乐见的事例及相关内容引入课堂,既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注重研究实际问题的好习惯。
第三、哲学教改必须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纳入教学的视野中,在哲学原理和方法论基础上体现中学政治教学的“核心素养”和更高的精神层次。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没有求异就无从创新。现在大家都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就目前中学哲学教材内容的设置无疑不大适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第一线的教师就必须充分利用現有的资源,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对教科书中现成的方法和答案要敢于质疑、敢于超越。哲学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思考为核心,引导学生去领悟哲学的本质特征和哲学精神,以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并以形成创造思维为目的。
况且,当前高考强调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由知识能力考核向素质能力考核转变,从强调三维目标进而强调“核心素养”。文科综合试卷的命题趋势更是以问题立意命题,非选择题突出分析和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就更需要突破教材的束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搜集、选取有价值的能力型的热点重点问题师生一起分析并展开讨论,有条件的的话,对某一问题可以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和整合,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新颖别致的、多角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启迪思维。
总之,教无定法,特别是中学哲学教学一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时代的发展相协调,给学生更多的心理感受和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在把握教材脉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新颖别致的、多角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人格维度,尽可能地利用哲学教学园地,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