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

2018-10-25赵铁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

赵铁

摘 要:现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需要通过计算机等手段,进一步掌握信息。小学阶段,学生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这一课程,教师需要对相关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体现应用型教学。本文重点从教学目标、课前设计、课堂参与度、学习信心等角度提出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措施,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 教学

引言

现在是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技术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必要手段。我们的生活工作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信息素养是人们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形成一种运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这一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点的有效掌握,运用这一技术意识的有效提升。

一、制定符合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差异性,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抽象能力、逻辑思维存在不同。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关的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不宜强求过多,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更多的要求,使得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压力。这样的教学才能因材施教,构建对知识点的有效掌握。例如:在计算机Excel应用软件的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预习问题,针对不同的能力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使得他们可以实现量力而行[1]。教师可以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首先回顾Word办公软件,使得他们对实现对两个软件的有效联系。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去理解如何解决计算班级成绩平均数等实际问题。这样以来,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二、设计有效的课前资料

信息素养视角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准备大量的学生课前预习资料。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前预习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电影短视频等形式展示课堂上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引导。小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留下的一些教学资料,进行课前的主动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因为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提升,这种信息素养视角下的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意识,实现上述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网页的认识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课前资料,引导学生对其产生一定的兴趣。目前我们经常使用的浏览器有很多,教师运用这些具体的浏览器说明网页的具体情况,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有效学习过程,使得他们在理解网页的一系列概念的时候,有的放矢。再例如:多媒体课件制作学生的关注点在哪里,Excel表格的应用途径在哪里等。这些都将成为教师选择不同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充分设计相关知识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学习的兴趣。只有教学设计优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学生课堂参与度

课堂讨论是学生信息素养视角下学习的一种升华。一些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知识点的理解存在误区,需要课堂上进行充分讨论,从而实现对知识点的有效理解。构建学生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使得他们在讨论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知识点。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组,形成一些固定的讨论小组,他们在课堂上可以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充分討论,进一步发表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教师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在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上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2]。教师的教学才能更为方向性。同时可以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学习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融入课堂情境教学之中,使得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得相关的知识点成为一系列形象具体的事物。这样的教学都是具有积极的参与度,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自主学习的习惯,积极思考相关的问题和知识点,从而实现课堂氛围的活跃。在进行办公自动化软件等相关知识点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站到底”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一站到底的选手,使得他们身临其中,构建对相关知识点的回答兴趣,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自主复习意识。

四、提升学生应用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学习需要构建自信心。因此在问题引导的教学模式中,在情境引导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最终需要给每一个参与互动的学生一个评价。这种评价需要基于客观性,同时也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更为积极的评价,使得学生在教师那里得到更为肯定。针对一些计算机学习水平相当较弱的学生,教师需要构架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3]。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点之后,可以得到自信心的提升。针对那些悟性较高的学生,教师需要将他们的学习问题进一步的指出,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实现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构建过程化的评价模式,针对学生在应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表现,进行记录,在一段时间后,集中反馈给学生及家长,这样的评价相对比较真实和客观,构建学生对自己信息技术学习的有效认识,实现自信心的有效提升。

结语

信息技术是今后学生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技能,是他们学习和工作的有效手段。教师需要基于信息素养视角下,对该课程进行有效梳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运用应用实践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快乐,同时也对其知识点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邢倩菲.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广西南宁市某高级中学为例[D].广西师范学院,2015,06:111-112.

[2]边永明.基于微课的“课内翻转”课堂实践——以小学信息技术课《儿时的游戏——图片的插入》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5,18(04):123-124.

[3]查慧芳.“交互”贯穿课堂“精彩”无与伦比——浅谈电子白板技术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机融合[A].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获奖论文集(上),2014,11:121-122.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