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快速阅读应试技巧探析
2018-10-25陈丽
陈丽
摘 要:近几年来,高考语文不断发生改变,除了以往的论述文、散文、小说等文体的阅读外,近两年来又出现了与人们生活非常靠近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应试中考生的阅读量有增无减,就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完成阅读并准确完成作答,本文分别就不同文体的快速阅读应试技巧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提升学生快速阅读应试水平。
关键词:高考 快速阅读 应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110-04
論述文、散文、小说等文体阅读是历年来高考中常出现的,而在近两年又出现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由于考试时间有限,文本阅读量大,同时学生水平又参差不齐,不同文体给考生造成了不同的困惑,但不论何种文体,都是要快速把握文本主旨,据此,针对论述文、散文、小说、非连续性文本四类文本阅读分别阐述了考生面临的困惑,并通过案例对快速阅读应试技巧进行了探析,从而培养学生快速理解并快速解题的能力。
1 高考论述文的阅读应试技巧
1.1 读清文章大意,锁定限制词语
在高考论说文阅读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由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术语组成的学术论文,比如在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中出现的气候正义、代际公平、气候容量等词汇便具有相当的气候专业性;文本内容多采用长句式进行论述,且常伴有“特别是”、“从……看”、“不仅……而且”等插入语的使用,起着对文本特定内容进行强调、语义转折等功能,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往往较为吃力,而文本内容对作答又起着决定性作用,许多考生由于不能读清文章大意,判断各选项正误时往往靠蒙,因此读清文章大意,从中锁定限制性的关键词语对于应试而言至关重要。
高考阅读的题目是建立在原文的基础上创设的,因此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原文,把握全文主旨。由于考试时间有限,用于阅读文本的时间并不充裕,不容浪费,因此阅读文本还应做到快速、准确,对此,可在阅读过程中用笔圈出文本材料中的具有修饰效果的限制性词语,比如“同等”、“最”、“必定”等词语,有时文本材料亦会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阐述,因此会出现“从……来看”等限制性词语,对这些词语的关注可以帮助考生理清思路,快速掌握文本主旨。
以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为例,文中第二段以“从空间维度来看”开头,第三段以“从时间维度来看”开头,锁定这些内容后即可帮助考生准确的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对气候正义进行良好的把握,从而避免逻辑错误的出现。
1.2 审清题干要求,确认作答方向
题干是具体化的作答要求,任何题型均需要严格的按照题干要求作答方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的作答亦是如此。就近两年的高考真题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均为三道单项选择题,各题干内容虽然简短,但其中却有十分关键的信息需要审清,一旦理解错误,极有可能将错误选项误当成正确选项填答,在应试中由于没有审清题干而导致失分的现象屡见不鲜,应试中部分考生往往会将正确与不正确混淆,张冠李戴导致失分。
由于论述文阅读题干的内容往往较为简短,一目了然,因此在应试环节审查题意的关键就在于明确题干要求,莫要因题干简单而被麻痹,疏忽大意,题干要求选择正确选项的,可以通过排除法逐一排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选项;对于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则可通过重点突破法确定需要选择的不正确项。
例如,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2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该题题干简洁明了,一眼即可确定其主要内容,但其中“不正确”一词却容易给考生答题造成干扰,一旦疏忽既有可能选择或A或B或D的正确项,由于文本资料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阐述气候正义,C选项中所述代际公平过于片面,对原文的分析论证不正确,故而选择该项,其余三项为正确项。
1.3 找到原文内容,确定阅读区间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材料中,并非所有内容均为有效内容,而每一题均来自于原文,许多考生在答题环节失误往往是因为没有找到原文并正确理解原文,因此找出对应的原文内容,进而确定重点阅读区间对节约考试时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论述类文本阅读均为单项选择题,因此在快速阅读原文的基础上,逐一在原文中找出与各选项对应的内容,为准确作答做好铺垫。
例如,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1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 C.…… D.……
该题共有四个选项,对于A选项,可在原文第一段中找出与之对应的内容,“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与选项A前部分内容对应,“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以此类推,其他选项与其他题目也可先从原文中找到对应内容再做分析。
1.4 比照文本文题,甄选正确答案
由于考试时间有限,而许多考生在应试过程中往往在粗读原文后便急于答题,殊不知准确率大打折扣,另有部分考生在作答过程中由于无法准确理解文、题内容而导致失分,因此需要考生应试中比照文本文、题,准确理解文、题内容并从中甄选正确答案。
在针对各选项找到原文内容后,将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比对,其间要注意选项是否存在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问题,从而排除与原文不符的选项,甄选所需答案。
例如,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1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通过一一比照,可知A、B、C三个选项均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一致,属于正确选项,而对于D选项,原文中提到“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D选项中所述“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理解错误,是对原文的误读,故而该项为不正确的一项。
2 高考散文的阅读应试技巧
2.1 找出文章线索,厘清文本脉络
与论述文等文体相比,散文的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同时,作者浓厚的情感融于其中,散文阅读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枯燥、空洞,应试时难以准确把握文章主旨,进而在作答时无从下手,凭个人主观臆断答题,因而失分率往往较高。
在高考散文阅读材料中,往往具有一定的线索将文章脉络组织起来,其中人物、情感、事件等可能成为散文材料中的线索,只要找出这些线索,对厘清文章思路与脉络大有裨益,当材料中无明显的线索出现时,则可尝试从原文中查找中心句、过渡句等关键句式,从而在掌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厘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脉络。由于散文类阅读题的题型与分值分布变化较大,比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甲卷(课标Ⅱ)中所选的散文为林徽因的作品《窗子以外》,其后有客观题1道,主观题2道,分值分别为3分、5分、6分,因此在作答时应按照“看分值、找线索、分条答”模式,其中分条答针对主观题。
例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甲卷(课标Ⅱ)第5题: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义。(5分)
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寻找文中线索、识别文章内含信息的能力,5分的分值排布说明该题在三道题目中处于居间地位,因此在解答该题时,要以“窗子”这一事物为线索快速阅读原文,并综合全文内容厘清文章的脉络思路。从原文中显然可以看出,“窗子”既是实实在在的物体,又是一种无形的隔阂,因此本道题应当从实物与“隐喻”两个方面分两条作答,正确答案为:(1)指玻璃窗、铁纱窗等分隔不同生活场景的具体的窗子;(2)因观念与心态的限制而将自我与外界进行隔阂的“无形的窗子”。
2.2 夸赞修辞手法,找出表达关键
修辞手法在散文中使用的频率高,是情感表达、作品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修辞手法种类较多,艺术感染力丰富,但是其中不乏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修辞手法,比如比拟与比喻,考生在作答时时常混淆,此外,在应试过程中忽视修辞手法作用的考生亦有不少。修辞手法不但在高考散文阅读文本中存在,同时也是常考内容,由于不注重修辞手法给后续作答造成许多困扰。
修辞手法在散文中起着揭示主题、概括主旨等作用,应试环节做到夸赞修辞手法应由表及里的进行分析,首先就表面的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根据其结构变化思考相应内容的含义及修辞方法的作用,而后更深入的剖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要明确何为本体,在找准本体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意图,找出表達关键。在作答时,应由谈手法入手,循序渐进的谈内容,进而突出描写修辞手法起到的效果。
例如,2015年湖南卷散文阅读篇《童年随之而去》第2题: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
该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水平,解题时应立足于各种修辞手法的分析,解读景物描写以及运用的修辞手法起到的效果。该题答案为:运用了反衬、比喻、烘托的修辞手法,其中通过水声、雷声、雨声、说话声等声音反衬出周围的宁静,以有声衬无声,形象的烘托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
2.3 挖掘词语信息,理解情感内涵
较之其他文体,散文往往蕴含了更多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于其中,作者情感的流露有时明显,有时则较为含蓄、隐晦,因此在高考散文阅读中体悟作者情感是重点,也是难点,多数考生往往只是流于文字表面而难以准确把握作者的深切情感,因而在答题时答非所问。
不管明显还是含蓄内敛,作者情感都是通过词语的组合进行表达,因此考生在应试中要立足于词语,挖掘词语信息,体会从中流露的情感内涵。首先,逐个理解特定句段的词语,进而理解词语与词语相互组合成的句子,而后,将不同语境下的词语并列,通过对比其异同剖析作者内心变化,最后结合全文内容的变化理解作者的情感内涵。
例如,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甲卷(课标Ⅱ)第6题: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散文情感内涵的能力,在解答该题时,首先要找到不同人称切换的句段,原文中第二段以“我”的人称进行叙述,后面则以“你”的视角进行叙述,可以看出作者自审的情感变化,通过“周折”、“紧张”、“不信”等词语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自审,综合起来可以看出其中还蕴含了作者对自我的嘲讽与反思。该题正确答案为:(1)“你”“我”交替,“你”成为自我描写和观察的对象,蕴含了作者自我审视的冷静态度;(2)蕴含了自我嘲讽与自我反思的内心情感。
2.4 发掘全文意蕴,感悟结构变化
高考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意蕴多样,既有心理、情感的意义,也有社会、道德、现实、历史等意义,对读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由于作品传达的这些信息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准确把握全文意蕴较为困难,考生在应试中也通常会出现理解偏差,作答时无法准确的表述出作品意蕴。
发掘文章意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散文主体内容入手,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体会其中的内在联系,发掘作者的意识与思想;其次,由表及里,结合作品的结构变化发掘作品哲理意蕴,从不同角度探析文章所要展现的人文精神、价值审美对于现实的积极意义,同时发掘其引发的启示与思考,答题应紧扣文本,探讨创作背景与意图,牢牢把握作品主旨。
例如,2009广东高考语文阅读《耕作的诗人》第3题:从全文看,作者把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的意图是什么?
该题考查的是考生分析散文主旨与观点的能力,需要根据全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在应试过程中应围绕“耕作”二字对全文展开分析,兼顾托尔斯泰的精神及作者的态度,分析作者为何要将托尔斯泰描绘成“耕作的诗人”,同时考虑作者对这种精神进行分析的意义所在。对此,可在原文第一段、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找到答案,正确答案为:(1)为了突出托尔斯泰与庸常写作者最本质、最重要的区别;(2)高度颂扬赞美托尔斯泰的创作精神与态度;(3)为了批判脱离实际生活的纤弱与虚假的创作;(4)表明“劳作”给予作家真正的创造力和判断力。
3 高考小说的阅读应试技巧
3.1 把握故事情节,抓住情感冲突
小说以情节发展为主线,其间穿插着人物情感的变化与冲突,以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抓住人物情感变化以及主要矛盾冲突有助于理解人物性格,有助于把握小说主题,有助于高考应试环节准确答题。
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从抓住场面入手,而后寻找情节线索,厘清情节发展脉络。线索贯穿于情节始末,人、事、物乃至情、时间、空间等均可称为线索,比如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Ⅱ中的小说阅读《有声电影》以“电影”为线索。情节发展变化反映的是矛盾冲突,因此在找到故事线索后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冲突,结合场面与细节描写,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例如,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第5题: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此题考查考生梳理故事发展脉络的能力,其中以“电影”为线索,以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为故事情节发展的主线,作者采用顺序的方式,逐步讲述了二姐在“还没看过有声电影”、“据说有声电影是有说有笑而且有歌”、“到了电影院”以及看完电影后的态度变化,正确答案为:(1)未看电影前便对新鲜事物发表看法,表现出二姐等人无知与自大;(2)听说有声电影的美妙后产生想看的想法,表现出从众的心理态度;(3)在电影院时将关注点放在其他方面而不是电影,表现出二姐并不是真正接受新事物的心态;(4)电影结束回家后,在听四姨说了几句后便对电影品头论足,大加赞叹,突出了二姐等人的从众心理,同时表现出他们在新事物面前的无所适从。
3.2 掌握环境变化,揣摩人物形象
环境与人物是小说中的两大要素,其中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其中社会环境主要为故事所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则包括景物、地点、气候等,通过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及心理活动。在高考小说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属于常考的一项内容,应试中如何准确剖析人物形象对许多考生来说较为困难。
人物形象往往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得到体现,因此可以先在文中找出特定的描写环境的内容,分析其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通过人物所处环境解析人物命运的根源所在。由于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复合因素往往较多,因此小说中如果出现社会环境描写则应该就每一个因素分别进行分析,透过环境描写,同时结合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等细节进行深入挖掘,辩证的认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例如,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5题: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不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该题考查的便是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其中从文人的气质与军人的冷峻两个方面分析,其中有些可以透过原文中的环境描写得到体现,比如“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通过这一环境描写衬托出赵一曼喜欢花这一的文雅面,又如“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将他们逮捕。赵一曼女士淡淡的笑了”。这一部分内容首先描述了场景——阿什河以东20里,而后通过赵一曼面部表情的描写——淡淡的笑了,赵一曼没有因逃出以后再度被捕而失落,反而以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突出了其专业的军人素养与时刻准备为祖国牺牲的奉献精神。
3.3 拆分小说结构,品味语言特点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篇幅较长,其中陈述性语言以及口语较多,因此考生作答时往往会有找不到着力点的感觉,对此可以在应试中通过拆分结构,分析语言特点的方法对小说进行分析。
可以将全文拆解成标题、开头、文中、结尾等若干部分,其中标题往往已经点明主题,告诉读者线索;开头部分则往往设置疑问、描写场景,小说的中间部分承上启下,逐步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人物形象逐渐清晰,结尾部分则是对故事的发展进行收尾。在拆分结构的基础上,品味各部分语言特点,分析语言的风格特征,是简洁还是杂糅,是生动还是朴实,是诙谐幽默还是庄重内敛,是讽刺还是夸赞,解题时,明确语言风格与句式特点,尤其是人物语言对于凸显人物形象与身份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6题: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修辞手法与语言特色技法的分析能力,在原文中,可从开头部分与中间部分找到许多运用不同修辞手法而获得幽默效果的语句。比如,开头处借用了《论语》中的经典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将其改变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该句具有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同时又通过修改营造出幽默的效果;又如“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老天爷”,该句风格朴实,通过“感化”代替观众抱怨,反话正说,营造出幽默的语言效果,从这些语句中可以窺见二姐大大咧咧的性格特征。
3.4 挖掘主题信息,概括小说主旨
小说往往以故事的形式向读者传达某种哲理、颂扬某种高尚的行为或情操以及讽刺某种行为等,即小说的主旨内容。由于小说以故事的形式陈述,因此主题信息不会直接告诉读者,需要读者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挖掘主题信息,进而概括小说主旨。
小说主题表现方式主要有:(1)通过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揭露人性的善恶美丑;(2)通过故事架构反应社会面貌;(3)以寓言的形式寄寓哲理。考生在应试中可以从故事情节发展与人物形象着手挖掘主题信息,同时,结合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其环境特征,分析其中折射出的深刻内涵,进而揭示小说主题,解题时常用“歌颂了”、“讽刺了”、“揭示了”、“表达了”等术语。
例如,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4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又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该题考查的内容多样,概括小说主题能力的考查便是其中之一。D选项对原文主题进行了概括,通过与原文比对可以发现,试验小队竭力帮助蒙古族同胞,而蒙古族同胞正好带来了他们急需的物资,其中揭示的主题与D选项所述一致,故D选项为正确项。
4 高考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应试技巧
4.1 提炼关键线索,排除无效信息
在非连续性文本中,各材料处于独立而平行状态,各自从不同角度呈现主题或事实,而在这诸多的材料之中有许多无用信息对考生造成干扰,因此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提炼关键信息,排除无效信息,以提升效率。
首先,审准题意,提取题目关键词。应试时,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完成作答,而这又需根据题意进行,在题项中有许多有用的关键信息需要考生提取。
例如,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Ⅲ实用类文本阅读第7题A选项:2001-2014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的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最低的年份是2001年,最高的是2014年。
根据该题项的内容可以提炼出多个关键词,首先是通过“2001-2014年间”确定答案所框定的时间范围,根据这一信息可以将区间范围之外的无效信息排除在外;第二个为“按当年价格计算”,因为图表中包含了“按当年价格计算”与“按2001年可比价格计算”两类数据信息,“按当年价格计算”这一关键信息进一步缩小了后续需要深入分析的阅读材料范围,第三个关键线索为“最低的年份”,最后一个为“最高”。
从题项中提炼关键信息后,进而锁定材料中对应的关键信息。在上例中,根据“2001年-2014年”的区间阅读原材料,确定选定年份的数值,而后在这一区间内确定按当年价格计算增加值最低的年份与增加值最高的年份。
4.2 整合分散信息,系统认识文本
与连续性文本侧重考查考生的“筛选”能力不同,非连续性文本侧重于对考生“整合”能力的考查。在非连续性文本中,大多数情况下不会直接提供作答所需信息,材料中包含的信息往往是零碎的,不完整的,因此需要考生自行整合,尤其是主观题的作答需要在不同材料中整合出共同反映同一主题的内容。整合材料中的分散信息是系统认识文本的关键所在,对考生而言也是难点所在,许多考生都因无法整合材料中的分散信息而失分。
要做到整合文本中的分散信息,考生首先应该对每一个材料进行了解,并简要概括各个材料的主题。在初步掌握材料内容的情况下,还需进一步结合题项进行分散的关键信息整合。
例如,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9题: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
题干中已经明确指出了“制播运营模式”这一内容,通过初期对各个材料的整合归纳可以知道,“制播运营模式”的内容分散于各材料之中,但主要集中在材料三与材料四中。比如材料三中介绍中央电视台制播运营模式,原文中对应的内容有“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等,材料四中也可据此找出对应内容。
4.3 比对文本内容,判断题项正误
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强加因果、以偏概全等现象在选择题的选项中时常出现,对考生造成迷惑,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将每一选项与对应的原文进行比对,从而判断该选项是否与原文叙述一致。
例如,2018全国卷Ⅰ第7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准确理解,该题选项与原文比对如下: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破译的问题。
在材料一中,可以找到与该选项对应的内容:“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根据前文叙述可知文中所说的“这个问题”便是经典密码破译问题,通过选项与原文的比对可以发现,选项A对原文进行了概括,两者表意一致。按照这种方法继续对其余选项进行比对,可以发现B、C两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表意一致,而选线D则表意错误,如下: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与之对应的原文出现在材料三中:“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升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结合两段话可以发现,日本已经涉足该领域的研究,并且具有领先优势,只是因经费问题犹豫是否开展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D选项与原文表意不一致,故而是錯误选项。
4.4 结出准确论点,完成题项作答
在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之后,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很好的完成各题的作答,还需根据各题的具体要求结出准确论点,其间尤其需要注意题干的表述。比如2017全国卷Ⅰ第7题的题干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需要考生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不正确的一项。应试时常规思维是选择正确选项,如果考生没有注意题干中“不正确”的要求,便会在作答过程中选择正确的选项,从而结出与题干要求相悖的结论,导致失分。而在第8题中,要求考生找出“正确的两项”,此处与第7题大不相同,如果考生在解答第8题时依然陷在第7题的思维模式下,必然导致错选、漏选。
对于主观题也是一样,需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出准确论点。仍以2017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9题为例,前文已经整合了央视纪录片频道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播运营模式,但是题干中要求的是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因此作答时仅需概括即可,而无需进行具体论述,同时,题干要求的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的运营模式,而“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是后期模式转变,因此需要排除,又题干要求概括两者的不同之处,因此“央视纪录片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亦应排除,在此基础上结出正确论点。
5 结语
在经过一系列改革之后,如今高考语文以阅读为主,虽然需要阅读不同的文体,完成不同题型的作答,但归根结底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而的读懂文本并准确的完成作答,除了了解相应的应试技巧外,更多需要在日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反复练习,熟练掌握解题技巧,从而为获取高分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广杰.2011年高考论述类阅读文本特点评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2,(03):6-7.
[2] 夏伶俐.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浅析[J].学周刊,2018(16):121-122.
[3] 黄正祥.高考小说阅读方法与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4):74.
[4] 王朝辉.研读文本特点 探寻答题技巧——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解析[J].读写月报,2018(10):16-20.
[5] 张来虎.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复习指导[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8(05):4-7.
[6] 刘惠臻.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J].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下半月),2017(09):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