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2018-10-25蒋辉

中国经贸 2018年18期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模式制造业

蒋辉

【摘 要】我国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应收账款问题,应收账款管理落后,经营风险增加。本文从应收账款管理模式角度分析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落后的原因,认为目前实施的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负责账款回收的模式存在内部利益冲突、忽视从整体和过程上管理应收账款的缺陷,据此提出,企业应建立起以设立专门的应收账款部门、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为特点的新型应收账款管理模式,从而改善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资金流动性。

【关键词】制造业;应收账款;管理模式

一、我国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不容乐观。根据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处于持平中略有增长的水平,但将近四分之一的企业应收账款高于正常水平。企业应收账款高于正常水平代表着这些企业可能面临资金周转风险,甚至导致经营风险,高额欠款已严重影响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据统计,这些企业内部流动资金中应收账款的占比高达50%以上,远远超过了一般发达国家20%的标准,严重降低了资金流动性的能力。而从资本市场来考察,情况也不容乐观。据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的2013年半年报的财务数据来看,很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水平过高,拖累了盈利水平,导致部分行业表现低迷,表明应收账款不断上升已成为实体经济面临的重大经营问题。从业绩水平来考察,2013年上半年,我国资本市场有超过1000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均出现下滑,特别是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煤炭、造船等领域的企业亏损严重,而这些行业恰恰应收账款问题特别严重,显著加大了这些行业内企业的经营压力,资金活性明显下降,经营困境不断加大。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我国制造业内应收账款水平超出了正常合理的水平,造成我国制造业利润持续下降、经营压力大大增加。

应收账款问题的存在,与企业盲目追求销量,风险意识淡化,社会整体诚信度较低,法律不完善,经营者自我保护手段软弱无力等因素相关,但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低下,应收账款风险日益上升也有密切关系。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模式及效果

目前,我国制造企业应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模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财务部门负责信用销售和收账。在这种模式下,财务部门设置相应机构并配备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人员,在财务部经理的领导下,逐笔核算和监控往来货款,分析应收账款的变化,负责应收账款的回收,并就应收账款管理水平接受绩效考核;另一种是销售部门负责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销售部门制定和实施信用销售政策和进行账款回收,比如把对销售人员的考核与账款的回收联系起来,不仅考核销售人员的销量和销售金额,更注重考核实际收到的货款,又比如对于那些长期拖欠货款的客户,降低其信用等级,制定严格的发货条件,甚至中断业务关系等。

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推行的这两种应收账款管理模式,其效果不甚理想,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水平仍然过高,回收率仍然较低,资金使用效率仍然低下。这两种模式仅仅注重交易后的应收账款追讨,却忽视了极为重要的交易前的客户信用审查和交易过程中的跟踪管理。

三、我国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原因分析

我国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善,造成经营上的被动。目前主要有如下原因:

1.重销售、轻回收,不重视应收账款管理

目前,实体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工业企业为扩大销量,挤占市场,争夺客户,巩固业务关系,竞相采取赊销政策进行销售,不可避免会出现只注重销量和销售额的表面数字、注重账面上的高利润,而忽略了这些表面数字的真实含金量,忽视了以应收账款形式被客户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重销售、轻回收可以说是我国制造业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企业经营中轻视应收账款管理。一项在对国内100家大型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普遍轻视应收账款管理,没有一家企业设置了专门的信用控制部门来及时管理跟踪应收账款的变动,从而应收账款持续上升,问题不断恶化,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资金压力。

2.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限制了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提升

我国制造业整体还处于产业链低端,其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还较低,经营管理者的经营能力、专业水平、工作经验等与国际同行相比还较为滞后,整体管理水平较低也抑制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上升,表现在销售信用政策、信用标准制订及实施不严谨,不科学,随意性较大,既不注重防范和控制潜在的坏账损失,也难以出台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應对已出现的坏账问题,导致应收账款的很大一部分成为坏账,影响了资金的流动和周转,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低下既大大抑制了企业竞争能力,又严重影响到了应收账款管理水平。

3.应收账款管理模式落后

国内企业目前实施的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信用政策和账款回收的模式均存在诸多问题,落后的管理模式也使得我国制造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低下,账款回收率低,呆坏账不断增加。

在销售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管理的模式下,应收账款虽然有相应的管理部门,但这种模式也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更多的潜在风险。首先,这种模式与销售部门的目标与功能定位存在矛盾。显然销售部门的定位是千方百计扩大销售,提高市场份额,尽可能扩张市场规模,而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降低风险,尽量增强资金流动性,两者的目标和功能定位显然存在内在的矛盾。其次,从职能设计这个角度来看,销售部门的职能设计和工作岗位是销售产品,开拓市场,争取订单,从职能设计来分析,应收账款很难归纳到这一部门的职能设计和岗位范畴中去,职能设计上两者也存在冲突。另外,从人事定位和专业性的角度而言,应收账款管理是技术性强、专业性高的工作,绝非外行所认定的简单的货款回收工作,而是包括了一系列的技能性很强的工作,诸如信用政策制订、客户信用水平与风险评估、应收账款账龄与风险分析、回款措施制定等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系列工作,这也决定了应收账款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而销售部门和人员是很难具备这些专业素质和特定技能的,不是合适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

而在财务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管理的模式下,即便是财务部门从财务角度加强了对应收账款的专项管理,但仍然难以实现有效管理应收账款的目标。原因在于,首先,财务部门的管理目标清晰单一,即尽可能降低经营成本,控制风险,提高效益,单一的目标势必造成与销售部门的激烈冲突和矛盾,财务部门为控制风险,可能会制订和实施严格的信用政策,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干脆要求现金销售,完全不符合销售部门尽可能扩大销售的要求,约束了销售部门开拓市场的努力,会导致销售部门的反对和激化部门矛盾,反而不利整体企业发展。其次,财务部门无法深入市场,不能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由于财务部门不亲临市场,自然不了解客户的背景、实力、信用水平、交易状况,很难科学准确分析和判断客户的信用程度,从而难以实施合理、全面的信用风险管理。即使发生了应收账款的损失,财务部门由于不熟悉销售,不熟悉市场,也难以有效回收货款。再次,从专业性质和功能定位来说,财务部门也是以财务核算为主,同样也缺乏专业技能和素质进行应收账款的全面管理工作。

四、建立系统性、全程性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

1.完善组织机构建设,设置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

根据上述分析,不管是销售部门还是财务部门,都无法有效单独完成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这是由它们的管理目标、职能定位、利益关系、专业素质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设置专门和专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机构,以专业的管理人才进行企业信用风险政策制订、应收账款回收的工作。

而从国外的做法和实践来看,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普遍建立了应收账款管理机构和部门,该机构是超部门利益导向的,在管理目标上超越企业任何一个部门的局部目标,体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和利益。这类机构的基本职能包括了客户资信的鉴别和管理、销售信用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收账款的监控和催收等等。实践表明这种机制极大改进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收账款的水平和坏账损失大大下降。我国企业完全可以从中借鉴,通过建立专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对风险进行全环节、全过程的跟进和管理,对每笔业务的风险进行科学、量化及合理的审核,对应收账款的每一环节进行严格监控,从而大大降低目前我国制造业过高的应收账款水平和不断攀升的坏账损失。

2.注重潜在风险,设立全过程控制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

所谓全过程应收账款管理,就是企业在销售过程的初始至终点的每一环节都介入管理,通过事前管理、日常管理及回收管理,合理控制应收账款水平,尽可能降低坏账损失,实现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具体而言,全过程控制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包括如下环节:

(1)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

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包括应收账款合理水平及信用政策的制定、监控职责的明确、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收账款预警系统的建立健全等。事前管理的目的是以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来尽可能降低甚至消除业务风险的隐患,将风险尽可能扼杀在源头,从而有效防范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风险。

(2)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包括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和日常监督、逾期应收账款的甄别与分类、抵押物价值变化的监控等等。这一管理的目的是应收账款发生后,及时准确评估潜在的风险,力争将应收账款可能产生的风险降至最低,保障企业流动資金的安全。

(3)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

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包括回收政策的调整和执行、逾期账款的合理追收手段的采用、回收政策的执行反馈和效果评估等等。其目的是通过有效的回收管理,尽量减少已发生的风险损失,并据此进一步调整信用政策,健全企业风险防控机制。

参考文献:

[1]柳云川.应收账款管理研究[J]. 现代商业, 2010(12):56-59.

[2]曹虓虓.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商业经济, 2014(03):34-36.

[3]马如峰.试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 现代商业, 2013(24):232-233.

[4]何燕仪.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经济, 2011(08):16-17.

[5] 高海涛.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 财会学习, 2015(12):39-40.

[6] 熊进宇. 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16(12):154-155.

猜你喜欢

应收账款管理模式制造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