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引领新潮流

2018-10-25

经济 2018年18期
关键词:旅游+旅游文化

几千年来,大禹治水的传说广为流传,“禹城”因大禹治水而得名,是大禹治水“导河入海,功成名就”的地方。同时,禹城各方面发展迅速,拥有中国功能糖城、中国食品馅料城、中国营养健康产业城、中国半精纺毛纱名城等诸多称号。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禹城在丰富旅游业态上狠下功夫,倡导“旅游+”战略,推进旅游产业资源整合、深度融合。权威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产业+旅游”不仅仅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产业化程度的提升,产业是根本,旅游应时而变,既突破了狭义的产业受众市场,又培育出新兴的旅游形式,比如各具特色的农业休闲园、体验园、观光园、采摘园、垂钓园等衍生旅游产品,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源,还满足了当代游客个样化、多样化的需求。

“文化+旅游”:开启徒骇河时代

“实际上,与一、二产业相比,以文化和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一直是禹城的短板。”禹城旅游局局长王德奎告诉《经济》记者。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王德奎认为,主要是思想观念问题。以前人们没有意识到旅游产业能够带来这么大的效益,如今产业结构影响了人们的认知。禹城市委、市政府特别是十二届、十三届市委和同届政府,非常重视挖掘和弘扬大禹文化,也认识到了禹城文化旅游的短板,多方面实施旅游项目。“将大禹文化研究成果逐步转化为文化旅游实体项目是禹城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追求。”王德奎说。

据记者了解,从2001年起,禹城就一直关注大禹文化的学术交流与主题活动,同时也在推进大禹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对于如何打造和推进禹城文化旅游项目,王德奎告诉记者,自2012年起,禹城实施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逐步打造泺清河风景区。泺清河风景区纵贯禹城市区,景区北起徒骇河,南至南外环桥,全长近6公里。“历时两年,投资近12亿元,将过去的洛北干渠通过综合治理手段合理布局,改造成为景色优美的泺清河文化长廊,目前已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第二步,逐步打造徒骇河文化旅游风景区。徒骇河文化旅游风景区的城区段长约18公里,一期工程已对外开放,围绕着主城区的西大桥、南北两侧和左右两岸分别建设了夏都聚落、象天法地、文明足迹、时代韵律4个广场。“之前由于城区休闲娱乐场所少,一到晚上就人山人海,修建了广场之后,不仅缓解了压力,同时也把徒骇河城区段装扮起来了。”徒骇河文化旅游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徒骇河湿地,是鲁西北最大、最长的人工湿地,全长近4公里,集功能性和景观性于一体,目前已被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王德奎介绍说:“湿地公园不仅可以深度净化城市中水,优于国家标准排放,还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健身、科普的理想场所。”

第三步,重点实施徒骇河时代战略。王德奎表示,徒骇河是禹城境内最大的河流,承载着数代禹城人的记忆与希望,可以说是禹城的母亲河。今年,禹城把徒骇河时代战略上升到新高度,依托水系建设景观,依托景观发展经济,不仅仅是打造一条河流,而是围绕河流做好延伸和拓展,重点打造、开发禹王亭博物馆周边6平方公里的文化旅游产业园。“由原来的泺清河时代跨越到徒骇河时代,有了水就有了发展经济的基础。”王德奎坦言。

“巧合的是,徒骇河把城市的主要道路和水系串联了起来,形成一个绕城水系,全程42.2公里,与全程马拉松标准跑道几乎等长,可以将其打造成绕城马拉松跑道,吸引体育爱好者的关注,举办更多赛事。”王德奎告诉记者,在文化旅游产业园招商方面,禹城还引进了一些优质文化旅游项目。“比如,今年刚刚开工的山东新街口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就是将闲置多年的酒厂厂房升级、改造,装修成汉唐及明清时代风格的建筑物,通过招商引资建成集文化、休闲、娱乐、饮食、教育等多业态并存的高档产业园。”

通过这几年对泺清河、徒骇河两条流域及周边环境的改造升级,禹城已逐步完成了旅游基础工程,时刻准备着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开发商前来投资建设。

“乡村+旅游”:带动农业三产融合

暂别城市的喧嚣,到农村去感受一回田园生活,其实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禹城也一直在挖掘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不断地修葺景点,打造乡村旅游。

禹城农业局局长王清华告诉《经济》记者,乡村旅游在禹城起步较晚,因为这里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主要靠优质的农产品打头阵,借助禹王公司、保龄宝、东君乳业等龙头企业发展体验游、宣传游,打造以“吃”为特色的旅游模式。她认为,是禹城的龙头企业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且对农村周边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除此之外,禹城还开发了一些与企业共同拓展体验的项目。禹城市辛店镇党委书记庞吉民告诉《经济》记者,2017年,辛店镇在王石、任庄、王彩吴、街东、街南、街西、前郭、后郭8个村启动省级“乡村连片治理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土地流转和美丽乡村建设。到目前为止,民宿和娱乐项目都取得了卓越成效,其中比较知名的是东君乳业旗下的奶牛小镇,每年的客流量可达一二十万,客源主要来自于周邊城市。

庞吉民告诉记者,牧场定位是以奶牛养殖和牛奶加工为主,奶牛小镇建成后,与当地旅游局合作创办了短期旅游路线,将客流集聚去牧场参观,利用牧场的销售渠道创造经济收益。“相当于体验式消费,订购产品前先去牧场参观体验并亲自品尝,同时还带动了周边的休闲游和生态游。”

庞吉民认为,乡村旅游带动了农业的三产融合,也调动了乡村群众的积极性。“我们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也有了一些新的经济体,比如在当地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占地3000亩,当地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进入合作社工作,专门给牧场里的牛提供饲料,同时也带动土地流转,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打开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当地百姓堪称最直接的受益者。庞吉民说:“以前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销售农产品,而通过生产与旅游结合的方式,一是销售渠道更加畅通,采取‘线上+线下模式,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下单;二是农产品知名度提升,既增加了产量、销量,又带动了其他产品的销售。比如原来只有玉米、小麦销量佳,现在地瓜、花生、西瓜等农产品销量均逐步增长。”而且自从将旅游局改成旅游公司,“区镇合一”后,老百姓可以通过民宿、旅游、采摘等直接受益。

然而现在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是现在能体验的项目非常单一,庞吉民表示,下一步打算将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与旅游结合起来,比如自己动手做奶酪、冰激凌,提供个性化杯子等。另一方面就是资金不足,“我们将资金主要应用于农业设施的改善和打造新业态,想要进一步包装升级,还需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为了少走弯路,我们要多学习其他地区的优秀理念,不是照单全收,因为同样的理念表现形式可能不一样,而是通过实践选择出最适合的。”庞吉民如是说。

“生态+旅游”:放缓脚步利于长远发展

一般来说,旅游项目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见效慢,回报也慢。

“现在能静下心来做旅游项目的企业不是很多,投资大,战线长,回报率又低,这也引发了一些弊端。”王德奎举例说,有些企业以文化和旅游为由头来禹城投资,实际上他们关注的重心却是地产产业。“这些团队虽然不缺资金,但是在开发、经营文化旅游产业上并没有经验,只是关注地产投资与回报,文化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也是这样。”

而禹城一直坚守的原则就是宁缺毋滥。“我们宁可放缓脚步,也不允许这片土地被过度开发,要把实力强、经验丰富、可运营、能造血的开发商吸引到禹城,这样项目才能走得更远。”王德奎坚定地说。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但现实是很多地方景区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口号,却没有落到实处,导致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那么應如何促进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庞吉民认为,这两者之间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不是对立关系。旅游资源在开发之前,必须要做好规划,落实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确保在开发时有效地保护景区环境。比如,一个成熟的旅游项目中,水系、绿化、植被等必不可少,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升华,再加上制度的约束,双管齐下,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7年9月,禹城市城市发展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其主要职能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运营、城市片区综合开发、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发展和国有资本运营等。对此,王德奎表示,政府与其把土地单纯地交由社会资本或城投公司开发,倒不如多方共同参与,公平竞争,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避免了社会资本利用土地牟利,一举数得。

猜你喜欢

旅游+旅游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