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误区及对策
2018-10-25郭仁芳
郭仁芳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集语言表达和发散思维为一体的课程,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都是十分重要的,两者在语文教学中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老师对学生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误区,局限着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本文笔者对此误区与策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训练 思维训练 误区 对策
近些年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但采取新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最大限度提升语文教學质量。语言训练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之本,但同时语文教学也与思维训练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语言和思维两者的训练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所以本文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误区及对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一、具体的误区分析
1.依旧采取应试教育模式,未能体现批判性思维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较多老师将考试成绩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方式,将考高分作为贯穿学生思维的最终目的,要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答案必须一致,不允许存在独特见解,学生成为了考试的工具,未将语文课程具有的批判性思维体现出来,导致大部分学生都缺乏批判性思维。长期以往此种教学方式就成为了流水线,会让学生的学习陷入死循环中,这样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使学生严重缺乏想象力与想象空间,只会对学生造成负面性的发展影响。
2.不具有刨根问底与发散思维意识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十分的活跃,师生配合得十分好,教学氛围也十分活跃,学生能很快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非常有益于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当学生在课堂中产生疑问时,会主动提问与发言,学生们的学习越来越有逐渐。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中的问题及答案都由老师主宰,学生并没有学习的自主性,当心中有疑问时也不敢去说,更不用提去探究深入性较强的问题了。对于老师来说,课堂提问十分重要,他们提出的问题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应该让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所以决定了此问题必须要有深度与内涵,让学生们的思维不断碰撞,从而得出创新性的答案。
3.目标设置只局限于考试中,缺乏全面性的思虑
目前实际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只要求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并要求学生仅从一方面来思考问题,课本中文章的学习只需要懂得一个道理。众所周知,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哈姆雷特,所以读的思维与感悟自然不同。但是较多老师总是习惯性的直接否定和标准道理不一的观点,导致学生的新思维和观点不断受到否定,长期以往,考试试卷中所有学生的答案都比较一致,并没有全面思考之后的答案。
4.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双低
对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较多老师的语文教学停留于慢节奏教学中,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没有提升的机会。其实老师不妨尝试去更合理的把握教学节奏,有目的性地带领学生慢慢进入到学习状态中,逐渐产生思维碰撞。此外,学生的具体思维一般会慢慢向抽象思维过渡与发展。老师需要及时把握好文章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对关键词进行理解,并要引导学生积极去发现、思考与解决问题。理解上下文之间的联系,逐渐掌握知识的相关规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共同发展的对策
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两者对于学生的学习都有较高要求。老师需要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高度统一起来,找出最佳的结合点,从而同时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能力与思维训练能力的培养,获得共同性的发展。
首先,鼓励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逐渐深入的探讨。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提升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进行头脑风暴。由于小学生年龄及学习能力的局限,对文章的理解有时不会一次性成功,此时老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与讨论,就能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彻底的理解相关知识;其次,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加强头脑风暴的出现频率。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有限,有时常会进入到死胡同中出不来,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深入浅出与开阔思维,进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这样学生必然能从思维定势中彻底走出来,受到更多的启发,和老师产生共同的观点与思维;最后,合理总结。针对同一问题全班学生必然会存在异议,针对异议内容老师需要把握住问题的核心所在,并结合课文的情感主线与宗旨,使学生从错误的思考中走出来,进行合理的思维,实现高效化教学目的。
【结 语】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存在着较大的误区,局限着学生的顺利发展。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将两者的误区分析出来,然后针对实际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之策,必然能为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赟.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刍议【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6)
【2】程爱兰.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误区及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