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的临邑品牌

2018-10-25贾伟

民生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群众

贾伟

“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落脚点,让老百姓有想头、有奔头、有干头,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今,通过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村内道路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而过去,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地上随处可见果皮菜叶,房前屋后乱堆乱放。”谈及村子的改变,山东省临邑县临南镇李佛头村村支书李先华说。

去年以来,李佛头村栽植绿化树5000余株,新建广场2400平方米,还增添了富有诗意的黄金橘等绿植。李佛头村村容村貌的改变,只是临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临邑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实行“1+5”工作体系,即设立1个总协调办公室、5个专业办公室。按照分工,总协调办公室负责协调抓总及生态宜居工作,专业办公室分别负责产业兴旺、乡风文明、人才振兴、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们将着力打响乡村振兴临邑品牌。”临邑县委书记林春元说。

现代农业大格局

5月,弭家村以林地入股方式与山东新润力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拓展训练及民俗旅游开发,盈利分红各占50%,分红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依托槐林資源优势,该村将农业、林业、旅游业、民俗文化等资源有机融合在一起,汇聚成乡村旅游快步发展新引擎,资源成资产,农民成股东。

弭家村以前只是临邑县林子镇一个普通的小乡村。如今,通过绿色发展催生了多个产业,群众幸福指数快速提升。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是富民强县的必经之路。”林春元介绍,临邑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以产业资本和产业支撑为抓手,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构建起“南部特色种植、中部生态循环、北部特色养殖”的现代农业大格局。

作为典型的城郊型村庄,刘波海村多年来大量劳动力向街道园区企业转移,致使土地利用率连年下降。与此同时,该村从事农业生产的种田能手、产粮大户迫切需要更多土地拓展经营规模。

2017年7月,由刘波海村支部牵头,党员刘继升带领村民成立金地利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后来,除刘波海村外,大孙、张庙、许庙、崔家、邓家等周围村庄土地加入流转,流转规模达到6000余亩。

该合作社采取“两次分红”模式:一部分群众保底分红,群众以一亩地算作一股,前两年以每亩900元进行保底分红,以后按照每亩粮食双500进行分红;第二部分是增产分红,对于保底分红超出部分,按照村入股、群众和合作社经营者三方均分等方式进行分红。

此外,通过整合闲散地、涝洼地等资源,村集体土地入股11亩,按照保底分红模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预计可增收1万多元。

从富口袋到富脑袋

2017年年底至今年4月,孟寺镇全面完成92个村两委换届及建档工作,选拔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的能人。同时,该镇将年纪轻、学历高、有想法的县派经济特派员、年轻有为的农村后备干部都纳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队伍。

到今年年底,孟寺镇计划全面消除“空壳村”,到明年年底,集体收入低于3万元的村实现翻番,3万元以上的村村集体收入实现增幅50%。

和孟寺镇类似,临南镇也经历了从富口袋到富脑袋的过程。

建设以李佛头村为代表的3个省级美丽乡村,临南镇完善基础设施,营造绿化美化亮化的乡村景观,提升村居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脱贫致富。通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该镇每个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彻底改变了以往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出去打工才半年,村子就大变样了。同事看了我朋友圈里发的家乡照片,纷纷点赞,都说‘这哪是农村啊,简直是现代化的农家乐。”谈到村里的变化,村民张树恒有着切身感受。

“变身”前,李佛头村是这样一番景象:村里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村民收入低,村庄破败不堪,省级贫困村的帽子一直是村民们难以启齿的痛。

如今,在临邑,越来越多乡镇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借助传统节日,宿安乡开展五一“我爱我家”环卫公益活动、六一“成童礼”感恩教育活动、七一“党员模范先锋”评选活动、八一“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爱国主题教育活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善。

七位一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村发展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机会易失不易得。”林春元说。

然而,乡村如何才能振兴,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临邑建立基层党建“七位一体”工作布局,即班子建设、集体经济、扶贫脱贫、生态文明、网格化管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合作社。

“基层党建‘七位一体工作的核心就是抓好班子建设,我们将抓牢这一核心点,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落脚点,推进乡村振兴,让老百姓有想头、有奔头、有干头,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林春元说。

通过村两委换届配强班子,临邑又选派120名优秀县直干部到村任职,聚焦基层党建、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任务,当好基层组织的党建指导员、经济发展特派员、脱贫攻坚战斗员及社会治理协调员。

社会治理方面,临南镇实行“一线工作法”,即鼓励干部到村到户解决信访问题,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实现信访、纪委、检察室、法庭、公安多部门联动,通过送法下乡、“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教育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由镇纪委负责监督执行,确保信访案件公开透明,消除群众顾虑。

上半年,全镇接待群众来访32起,处结26起,接听市民热线408条,处结率100%,市民热线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大幅提高。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