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2018-10-25周琼琼

中国经贸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融合互联网

【摘 要】制造业是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中国制造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大好发展机遇。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基础设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中国制造应借力互联网快速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推进下,步入一个新时代。

【关键词】互联网;中国制造;融合

穿针、引线、打结,一件精美的手工真丝地毯经过织工10个多月的精心编织终于完工。在经过平剪、水洗、质检等各种出厂前检验手续后,王经理给它拍了一组照片,发给远在芬兰的客户Mr. Prescott,称之为“交货前确认”。半个小时后,王经理收到客户的确认发货函,明天,这件精美的、独一无二的中国手工真丝地毯将通过中国邮政 EMS被发运到芬兰的图尔库,大约经过7天时间将被送到客户Mr. Prescott家中。这是王经理与Mr. Prescott先生的第三次交易,尽管交易的数量不多,交易额也只有43000美元,但是利润却非常可观。20年前,王经理想也想不到地毯生意可以这么做。从背着一捆捆的产品跑酒店、跑展会、跑别墅,到现在的网上选品、个性设计、在线订单、视频跟踪生产过程,王经理深刻体会到互联网发展给自己工厂经营和产品更新带来的挑战和机遇。20年前单件产品利润率平均不到20%,现在则可以翻3-4倍,有时候更多。“现在,网络很发达,我们可以和客户直接对接,如果产品现货设计里没有合适的或更好的,客户可以定制,由专门人员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直到客户满意,下定金,开始生产,生产过程中可以视频跟踪生产过程”,王经理说,“我们这个产品是手工制品,制造时间比较长,所以生产过程中会定期与客户联络,保证客户第一时间了解产品情况。”

王经理这家企业从事手工地毯贸易已经有20多年,20多年间正是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以其低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制造”遍布在世界各国的大小产品中。

一、中国制造业融入世界

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如今,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早在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即达到19.8%,就已跻身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今天,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领先,增加值和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均居世界第一,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体系,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占比达到20.8%。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使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中国制造在高铁、核电、火电、电讯工程、高端船舶、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工程装备、数控机床等诸多制造业门类中已经取得不俗成绩,有的已可与世界一流水平并驾齐驱。中国国内的制造业市场已经国际化,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中国正在变为制造业的超级大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的优秀制造企业,已经开始走向全球。在联合国工业大类目录中,我国是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制造能力的国家。我国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多种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华为、海爾、联想,一批中国制造业品牌已经扬帆出海,成为国际市场上闪光的“中国名片”。中国制造在过去30年中实现了大追赶,甚至于弯道超车这两大阶段性任务。中国出口已不是“地摊货”的代名词,在中国制造的外贸构成中,机电等高附加值产品已占到六成左右。步入制造业强国俱乐部,中国制造早在2014年成套装备制造产出占GDP的比重就已高达30.4%,远超德国居全球第一。中国制造在艰难之中开始展示出自身的能力与智慧,“从最简单、最低端的仿制做起,到后来帮别人贴牌加工生产,再到后来逐步自己设计、生产”,中国工业化进程落后倒逼中国制造必须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累,探索属于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

二、中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中国制造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大好发展机遇,以“互联网+”振兴实体经济,中国企业从接触互联网、拥抱互联网,走向全面融合互联网的新阶段。2017年10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和转型升级。小到定制服装,大到为企业提供全流程运营管理,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基础设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

早在1996年,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就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了“数字化生存方式”的概念,即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毫无疑问,制造业也必须顺应这种“数字化生产方式”。

互联网对于制造业的改造,不仅仅是与消费者的互动,背后需要企业家对于整个企业的管理体系、生产体系、销售体系进行系统的改造,使得企业形成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能力,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多样化的产品,满足差异化的需求。

传统的制造企业,尤其是行业的龙头,往往在产品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上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通过凭借自身积累多年的品牌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如果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息反馈,从原来只关注销售业绩转向关注用户体验, 就能够形成自己的品牌生态圈,更好服务于用户。

“以前我们产品是Made in China,即使是客户定制,也都是按客户设计来做,现在产品不仅是Made in China,而且是Created in China,我们利用各种平台、各种手段,帮助客人模拟产品使用场景,根据产品特色、需求特点帮助客户设计最美图案、最好配色、最佳尺寸、最优品质,整个过程顾客体验非常好,所以我们好多生意都是老客户介绍。”王经理介绍说。

互联网时代下,偏远地区不再偏远,落后地区也可以紧跟时代步伐,关键就在于坚定扩大开放的决心和行动,坚定中国制造的决心和行动。在互联网的时代,是否具有互联网思维是核心,无论是传统制造出身的企业家,还是IT行业的新锐,只要理解互联网、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理解用户需求、不断完善用户体验、形成高效的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链条,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就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屹立不倒。

在谈到制造业同互联网的关系时,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强调说,未来的制造业本质上是一个服务业,它不是一个纯制造业,制造业作为就业的趋势已经过去。没有互联网的制造业是没有希望的,当然没有制造业的互联网更没有希望。没有互联网的制造业,这些制造业很快就会崩溃掉,没有制造业的互联网,那我觉得也是空中楼阁。马云为“互联网+制造业”起了一个时髦的名称:“Made in Internet”(网络制造)。“制造业必须要学会拥抱互联网,未来不存在Made In China、Made In USA,未来的制造业是Made In Internet,未来的制造业全是在互联网上制造。”可以说,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在发生从“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到“Made in Internet”(网络制造)的深刻变革,在这个意义上,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三、互联网时代应加速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工业化时期,制造业通过规模经济来满足需求从而获得丰厚的利润,这是“中国制造”风靡全球的根本原因,但信息化时期,制造业的需求端呈现出分散化、个性化等特征,并冲击着传统制造业的全价值链过程。因此,从“Made In China”到“Made in Internet”的转型,折射的是工业化经济时期的规模经济,向信息化经济时期的智能经济转变,这不仅意味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从需求端到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发展推动下,消费者通过广泛、实时参与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价值链主导权从生产商、流通商转到消费者手中。互联网将营销、研发、制造等环节直接和客户联系,客户通过网络参与设计,实现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的协同。与互联网的融合,将推动制造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环节的柔性化转型,实现企业与用户精准互动,推进产品定制化与快速响应。“互联网+”不仅是平台、工具和手段,也是驱动新技术、新产品的核心动力。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对海量的需求进行精准匹配。“互联网+制造业”使得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間能够形成双向的链接与互动,这正是对制造业价值链的重塑与优化。相关企业也将借此获得比单纯的实物制造更大的利润与发展空间。

国务院印发的 《中国制造2025》里说,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逐渐改变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经过长期追赶的沉淀和积累,当今我国在相当一些领域与世界前沿科技的差距都处于历史最小时期,已经有能力并行跟进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应加速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国制造业要顺应时代需求,紧跟互联网发展步伐,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寻求数字化转型和健康发展之路。传统制造产业在数字化转型时,还应注重用科技创新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以前我们的传统产业往往更侧重于“以产品为中心”,现在应转换为“以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为中心”,以此倒逼生产、服务上的科技创新,最终实现产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让消费者体验到更优质、更舒心、更智能化的服务,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借助互联网促进实现转型升级,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推进下,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参考文献:

[1]谢书英.从小米成功看互联网时代制造业[J].股市动态分析, 2014年第16期.

[2]盘和林.“互联网+制造业”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N].中国青年报, 2017年10月11日.

[3]叶楚,许长新.国际竞争力视角的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途径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8年第1期.

[4]吴晓波,朱克力.读懂中国制造2025[M].中信出版社, 2015年10月版.

作者简介:

周琼琼(1979—),女,汉族,山东枣庄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实务。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融合互联网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