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型河流分流方案研究比选
2018-10-25王利军王丽娟
王利军, 王丽娟
(1.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88;2.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1603)
大沙河流域河流洪水均为山区性洪水,而河道圩口堤防多为砂堤砂基,又未能按设计标准达标,极易溃堤成灾。据记载,自1319年至1949年600余年中,流域内发生较大洪灾有72年。建国以来的大水年如1954、1969、1980、1983、1991、1995、1996、1999、2016年均给当地造成比较严重的洪水灾害。2016年汛期,大沙河流域发生超历史洪水,中下游桐城市,铜陵市枞阳县沿线圩口全部溃破,洪涝灾害损失惨重。
由于近几年柏年河河道无序采砂,采砂量较大,在分叉位置尖刀咀以下柏年河采砂比较严重,河道下切严重,底高程降低明显,造成柏年河水位下降明显。同时造成上游来水主要通过柏年河下泄,人形河已不过流,人形河仅有下游区间径流,河道发生较为剧烈的演变,汛期人形河逐渐丧失分洪能力,河道水生态被严重破坏,同时导致柏年河分洪压力增大,下游堤防常有险情出现。为进一步治理大沙河水患,确保河道正常行洪,本次研究结合河道现状河势以及未来河道河势演变情况,科学合理分析河道特征参数,通过实测水位和流量资料对现状河道糙率进行拟合试算,结合河道比降,河道断面等有关资料对河道水位进行推算,并对拟定的分流比方案进行试算,最终选定合适的疏浚方案与分流比方案。
1 方案论证
大沙河主干柏年河上段近些年不断采砂,再加上水流冲刷,柏年河河床不断下降,人形河进口段河床淤积,导致柏年河河床平均低于人形河河床3.5m左右,柏年河尖刀咀处河底高程35.5m,人形河尖刀咀处河底高程39m左右。在分叉河段处河床高程相差3.5m,现状人形河一般洪水年份基本不分流,20年1遇洪水分流比也仅有6%左右。人形河分流主要目的是①降低柏年河洪水位,减轻柏年河防洪压力,发挥人形河原有的分洪功能;②满足人形河生态用水需求,现状人形河进口段,河流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形河分流后,河流的生态环境将逐步得到改善;③满足下游沿河灌溉用水需求。
(1)假设方案。本次结合人形河与柏年河现状过流能力以及河道现状,在合理分析基础上提出的方案如下:①疏浚方案。方案1底宽30m;方案2底宽50m;方案3底宽70m。②分流比方案。方案1为1∶9;方案2为2∶8;方案3为3∶7。
(2)试算过程。本次水位推算采用河道水力分析模型-HEC-RAS是针对一维恒定/非恒定流的水力模型,可用于明渠河道流动分析。本次结合大沙河治理中河道整治过程中河道壅水高度、流速变化因素,对河流防洪水位进一步分析。①起推水位。按照菜子湖20年1遇水位14.88m;②上游区间来水设计流量:本次采用20年1遇设计流量2130m3/s;③糙率:本次结合河道情况,糙率取为0.025。通过试算底宽30m,分流比1∶9;底宽50m,分流比2:8,疏浚70m,分流3∶7,3种组合能保证在尖刀咀位置两河水位保持一致,水位成果如表1所列。
表1 疏浚与分流比方案组合成果统计表
(3)推荐方案。结合工程实际,与河道堤防堤脚距离在80m,为确保堤防安全,本次底宽按照70m疏浚后,距离堤脚位置较近,对堤防稳定性造成影响,鉴于1∶9分流方案该方案分流效果不明显,为保证疏浚段行洪能力和堤防安全,本次选用底宽疏浚50m,分流比2∶8作为本次研究推荐方案。
2 结 论
通过对不同方案对河流水位进行试算,选用底宽疏浚50m,分流比2∶8方案作为本次河道防洪治理工程推荐方案。
本次分流比方案建立在数值分析的基础上,是在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还需下一步工作中结合模型试验对分流比确定进行模拟。
人形河河道疏浚后,分流比按照2∶8进行分流,随着河道河势演变,河道如何通过相应的工程措施维持人形河与柏年河2∶8分流比方案,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