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少华诞辰百年回顾展在京展出
2018-10-24
石少华诞辰百年回顾展在京展出
2018年8月23日-9月2日,值石少华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推出捐赠与收藏系列展“韶影华章——石少华摄影回顾展”,通过战争年代的新闻摄影、解放后的纪实、艺术摄影等角度呈现了石少华60年的摄影历程与成就。
石少华(1918-1998)是我国杰出的摄影艺术家、新中国摄影美学的实践者和阐述者。作为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摄影工作的開拓者之一,他亲历并记录了“地道战”、“地雷战”等抗日事迹。从1940年到1948年,石少华在华北敌后共举办9期摄影训练班,为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摄影事业培养了骨干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少华担任新华社摄影部等机构的负责人,参与筹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前身——中国摄影学会,并在担任第一届主席期间,创办了《中国摄影》《大众摄影》。
在1958年《大众摄影》创刊号上,石少华发表了题为《让人民的摄影事业遍地开花结果》的创刊文。
《大众摄影》获“中国最美期刊”称号
2018年9月14日,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开幕,2018年度“中国最美期刊”“2018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两项评选同期公布,《大众摄影》杂志榜上有名。
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旗下的影像期刊品牌,1958年创刊的《大众摄影》是中国最早的普及型影像期刊,承载了几代影像工作者、爱好者的理想与情怀,推出了众多享誉业界的摄影名家。在摄影大普及的时代,《大众摄影》更是立足“大众”,担负起传播影像理论、反映前沿动态、推动品牌宣传的重任。同时,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与热点,推出“中国好风光”“扶贫公益”“摄影小镇”等全国性品牌活动,形成了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进入新媒体时代,有着60年积淀的《大众摄影》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更为年轻、积极的姿态打造出融合纸媒、官网、公众号的传媒模式,更具影响、更显实效、更有温度,并多次荣获“百强期刊”“核心期刊”等业界殊荣。
近日公布的这两项遴选活动均由中国期刊协会和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联合主办,综合文化品位、视觉艺术水准以及在各类数字终端及数字形态领域的影响力等标准,结合网络投票和专家遴选评出。其中,622种期刊申报“中国最美期刊”,最终100种入选。
第十三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举办
近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在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举办。
本届研讨会主题为“风景摄影与自然观”,系统梳理风景摄影的特征和沿革,探索其发展方向,将其引向更具学术水准和思想深度的未来。
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1980年启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2007年开始入驻东莞长安,已连续举办六届。
植田正治回顾展三影堂展出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正在展出日本摄影艺术家植田正治(1913-2000)作品,展期至2018年11月25日。据悉这是植田正治在中国的首次大规模回顾展,展出其早期至后期的141件原作,涵盖经典代表作品“沙丘”、时尚摄影等多个阶段系列作品。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
陈复礼,1916年出生于广东潮安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香港著名摄影家,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风光摄影大家,在中国摄影界与郎静山、吴印咸并称为“三老”。他的一生致力于拍摄优美的风光照片,可以说是中国沙龙摄影领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2006年12月22日,中国摄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陈复礼与石少华、齐观山、吴印咸、张印泉、 沙飞、 郎静山、郑景康、 姚经才、徐肖冰一道被评为“中国摄影大师”。
在5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陈复礼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国大江南北,其艺术风格以风光摄影与中国画写意完美结合而著称。作品题材广,风景、人物、静物等无不涉猎,尤其风景摄影的表现技法独树一帜。代表作有《坚毅》、《流浪者》、《搏斗》、《矣乃一声山水绿》、《朝晖颂》、《千里共婵娟》等。主要著作有《中国画意和风景摄影》、《再论中国画与摄影》、《陈复礼摄影作品集》和《中国风景》。1959年开始在中国、越南、泰国、印度等各地,举办过多次个人摄影作品展览。
上世纪60年代,陈复礼明确提出“建立起画意与写实结合
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逝世
的新风格”,这也是他摄影艺术生涯的基本创作理念。
在风景摄影彰显中国画意的基础上,陈复礼进一步吸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配套元素,将书法、篆刻、诗歌等以题句、落印的方式融入到照片中,开创了“影画合璧”的艺术创作形式,通过摄影与绘画的结合,提升摄影的艺术层次。陈复礼先后与李可染、吴作人、刘海粟、启功、古元、范曾、黄胄、李苦禅、黄永玉、程十发等30多位书画名家合作“影画合璧”作品,是中国摄影史和中国美术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2018年9月11日晚,陈复礼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103岁。
《生活中的中國人》王福春摄影作品展在京开幕
继今年7月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火车上的中国人》影展后,9月14日,《生活中的中国人》王福春摄影作品展又在中国摄影展览馆开幕。本次影展由中国摄影展览馆、中国铁路摄影家协会主办,北京公益摄影协会承办,特想集团协办。中国摄协顾问朱宪民、王文澜,中国铁路摄协主席原瑞伦等摄影界领导、嘉宾、媒体、摄影爱好者百余人出席了影展开幕式。
王福春从拿起相机就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走来。改革开放四十年让中国人有了太多的故事——大美人上了挂历;人体油画进了美术馆、大街上穿喇叭裤、戴蛤蟆镜、手拎三羊收录机播放着邓丽君歌曲的年轻人招摇过市;沙发、电视、洗衣机、电冰箱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哥大、BB机由大款手中逐渐传递到普通人群;解放服、解放帽、黄胶鞋干人一面变为五颜六色的奇装异服;当年自行车王国变成了汽车王国;家家户户有电脑,男女老少玩手机……而这些画面也都被王福春敏锐而富于幽默地捕捉记录下来。也正是这些普通人生活碎片的连缀,折射着社会的进程和历史的发展。
《岁月山河——孙国田摄影展》南京开展
5万多公里寻找亲历战争之人、45名“慰安妇”的血泪控诉、69名被日本侵略者奴役的中国劳工、14年局部到全面的抗战、50000多字的调查记录、400多张照片……《岁月山河——孙国田摄影展》正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孙国田自2004年起,怀着“为民族筹史”的执着和信念有计划地拍摄抗战题材历史照片,先后走访数百名抗日战争的亲历者,从受害民众的视角还原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并记录下抗战老兵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记忆。2010年,孙国田将走访和拍摄成果汇集成《大地作证:1931—1945日军侵华史迹调查手记》。展览用大量的事例、史料、数字、图片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和罪证,反思战争与和平这一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让今天的人们真切感知那段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
本次展览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国摄影家协会纪实摄影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大众摄影》杂志社、江苏省摄影家协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