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当敬之

2018-10-24苏如琪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敬之丑化血性

苏如琪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漠视英雄,就意味着衰败!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些人打着民主的幌子,假借自由的旗号,戏说历史,篡改历史,丑化英雄,侮辱英烈:司马迁成了跳梁小丑,杜甫成了忙碌的小贩,李时珍成了卖狗皮膏药的,黄继光堵机枪不符合人情逻辑,邱少云遭“作业本”、加多宝丑化,“暴走漫画”丑化恶搞董存瑞烈士和叶挺烈士作品《囚歌》的视频。当历史被篡改,当英雄被丑化,我们的国家还有前进的动力吗?我们的民族还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与抱负吗?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挽狂澜,树正气,《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颁布与施行可谓正当其时!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路标,中华英雄是炎黄子孙效仿的楷模,尊重历史,敬畏英雄应该成为时代的风尚。

英雄当敬之,是一个真理。

具体来说,原因有三:

一是,敬英雄,是一个国家具有历史责任感的表现。一个英雄的诞生,并非个人意志的产物,而是在一个时代与民族精神的洗礼下产生的。就拿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说吧,毛泽东同志看到生灵涂炭的社会现实,不禁发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英雄主义情怀,并终生为之奋斗;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依然在我们的耳畔回响。尊敬英雄、尊敬烈士,是不忘历史的表现,而唯有不忘历史,才能肩负起民族的责任,砥砺前行,推动一个民族的前进。因此,若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应从敬英雄开始。

二是,敬英雄,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体现。郁达夫曾言:“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英雄具有一般人所难以具备的人格魅力、感召力与智慧,我们在仰慕英雄的时候会自觉地去仿效英雄人物,在拥护英雄人物的同时会无私地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自己也会成为英雄中的一员。当然,当一个民族的英雄得不到敬畏时,便有如苏联的暮年,没有信仰抑或是信仰混乱,这个民族谈何生存,更遑论发展?敬重英雄,一个民族方能有凝聚力。

三是,一个尊敬英雄的民族,才更有血性。因为尊敬,才会心生向往,因为向往,才会努力前行,这样,一个民族才有了拼搏的血性。

尊重歷史,才能以史为鉴;敬畏英雄,才能不忘初心!

吾国当复兴,吾辈应自强。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学生)

猜你喜欢

敬之丑化血性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血性
血性
翟方进: 敬人者,人恒敬之
沉浸式打卡新去处 北京公共安全体验馆
日本性侵案女记者告赢安倍好友
名言积累
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
以人民的名义
试析《喜福会》中被丑化的中国男性形象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