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散文的鉴赏

2018-10-24廖妍南

关键词:图景意蕴散文

廖妍南

【摘要】 散文是一种侧重于表现作者内心感情与思想体验的文学样式,鉴赏散文,首先是把握作者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接受作者对生活的洞察和感情的个性化熏陶,从而得到思想的启迪和陶冶性情的美感享受。然而,感情的抒发是离不开具体的人、事、景、物的,“非物无以见我,观物之时自有我在”。散文的这种艺术本质也就决定了鉴赏的基本思路:要缘着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去探寻作品的感情、思想和意蕴,逐步进入审美判断的精神境界,并细心体会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关键词】 散文 鉴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216-01

0

其具体方法有如下方面:

一、注意不同种类散文的特点

散文或以记叙为重点,或以抒情为中心,或以议论为侧重,不同种类的散文,在鉴赏时也就有了一些特殊性。以记叙为主的散文,重在记人叙事,鉴赏时就要从分析人物、事件入手,发掘隐含在其中的意趣。同时,一篇作品往往不是记叙一件事、一个人物,材料也有主次详略之分,因而,还需将全文连贯起来,理清人物之间、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弄清作者的意图。比如,鲁迅《藤野先生》一文,以人而言,写了“我”,清国留学生,受军国主义毒害的日本青年,藤野先生;以事而言,写了“我”离东京去仙台,在仙台的学习生活以及最后离开仙台。那么,作者为什么写这些人和事呢?为什么要把“我”和清国留学生、日本青年和藤野先生进行对比描写呢?原来这是作者在探寻救国道路的一段思想经历,他把“我”和清国留学生进行对比,目的在于突出“我”的忧国忧民思想,谴责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业;他把日本青年和藤野先生对待“我”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意在揭露日本青年受军国主义毒害之深,歌颂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的精神。“事”的叙述突出了“人”的精神,“人”的精神决定了对“事”的不同态度。可见,只要抓着作品中人和事的内在联系,才能把握作品的意蕴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以抒情为主的散文,重在写景状物,抒发情感。鉴赏这类散文,要抓着作品的画面、物象以及作者情感的潜流,探索作者隐藏在其间的象征意蕴。

以议论为主的散文重在说理,表达作者的感情和见解。鉴赏这类散文,要理清说理的层次,探秘作者的主张,从而探寻作者深藏的意旨。

二、由作者展示的生活图景把握作品意蕴

散文命笔含情,情由境生,意在境中,情境并美。由情而及作品深沉的意蕴,也是欣赏散文一个重要的方面。读者通过线索抓住作者的情思和意绪之后,还要善于通过作者展示的内心生活图景去把握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

散文重在主观感情的抒发。要写出真情实感,作者就必须诚恳地展示内心生活图景(这种内心生活图景既包括作者的内心世界,也包括作者对万事万物的感受)。没有坦诚的内心剖析,没有赤诚的真情实感,就没有散文丰厚淳正的精神存在。在散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内心生活图景是不可分割的。散文在抒发真情实感、展示内心世界的同时,无不折射着宇宙万物,带着作者深沉的思考。如,读鲁迅的《野草》,使我们感受到的主要是作家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构成的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透过一幕幕心灵图景,我们不难把握作家丰富复杂的思考内涵。所以,阅读和鉴赏散文,还要通过作者所展示的内心生活图景,抓住作品丰富复杂的思想内涵。

三、透过形式,品尝美的意韵

“意韵”不仅指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也指作品形式带给我们的独特而深刻的美感。

散文写人注重神采,叙事重在寄意,写景意在抒情,议论重在理趣,在舒卷自如之中有着精美的构思,优美的语言,深得含蓄蕴藉、空灵飞动之妙。鉴赏散文,不仅要注重思想内容,而且还要品味作品的构思、语言。

散文流转自如,断续无痕,在看似松散、零散、随意的行文中,往往寓含着作者艺术的匠心,特别是一些抒情散文,作者往往把它当诗来写。欣赏时,我们应注意作者取材的范围,研究作者在同类题材上所具的特色以及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研究作者是怎样将一些平凡、细小的日常事物上升到一种艺术境界的。

散文表达思想感情靠的是语言,散文语言,无论像江海浩荡般雄浑开阔,还是像潺潺流水般温柔委婉,都具有流畅、单纯和洁净的美质,具有易于引起广大读者共鸣的感情的力量。这种蕴藏着思想感情的文情并美的文字,通常被認为是散文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读散文,不宜浏览,要细品。

另外,散文作为一种负载人生况味的文体,由于作者的性格、气质、审美趣味的不同,其语言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色调,负载并传达着作者的精神、人格。因此,我们在欣赏散文时,由“文”及“人”,由“人”及“文”也是一种基本思路,通过对“人”和“文”的双重切入,以把握散文的意蕴。

四、抓住作品个性特色

好的散文总是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过人之处,它或是在取材上具有明显特点,或是在构思上别出心裁,或是在意蕴上比人深厚淳重,或是在语言上超人一筹……分析欣赏散文,应抓住作品的个性特点。如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取材上出新,重在彰显狼的母性光辉;贾平凹的《丑石》构思上别出心裁,一颗丑石的命运引发的是美丑的哲学思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语言的沉郁优美可算得上是散文创作的典范;周国平的哲理散文、余秋雨的历史散文读来则都深重醇厚,意蕴悠长。

散文百家,各具特色。散文的鉴赏,既要把握散文这种文体共同的特点,又要观照散文作品的个性特色,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体会散文之美。

猜你喜欢

图景意蕴散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Game of Drones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