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的朋友圈,都在做减法
2018-10-24婉兮
上个月买房,首付差了三四万。我和高先生心急火燎地想辦法凑钱。他做生意,合作伙伴不算少,可几个电话打出去,脸色却越来越黯淡。
无奈之下,我只好找了几个要好闺蜜,把难处一五一十地说给她们听。最先回复的是阿然,她说:“我手上的钱不多,留足房租全部给你,卡号发过来。”我有点不好意思,阿然独自漂在北京,一年前才把工作定下来,租房吃饭就花去了一大半工资,想来也不是手头宽裕的人。可她爽朗一笑:“趁我没家没口负担小,能帮你的赶紧帮。”
一小时后,电话铃声响起,是发小晶晶。她说:“我刚刚下课,你还差多少?我转给你。”晶晶是小学教师,薪水相对稳定,但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妈妈,她的花销不算低。省吃俭用才攒下点钱来,但她毫不犹豫地借了我。
偶然看到过这么一段话:不抽烟、不喝酒、不出去玩、作息正常,到最后发现身边都没有朋友了。这是一位前同事发在朋友圈的,他是典型的爱玩之人,一周起码有4天要奔赴饭局,每每玩到深夜,才就着稀薄的路灯东倒西歪地回家去。
听说他的老婆为此闹过好几次,他却振振有辞:“你懂什么?这是应酬,是男人的事业必需品。”我真想翻个白眼再告诉他,大哥,这就是传说中的无效社交啊。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社交,是用来重点经营最重要的关系,比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那些真正能两肋插刀的好朋友。
聪明人都在精简自己的朋友圈。因为他们知道,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人和事情上,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和成全。
认识一位老师,她说她有个习惯,闲来无事便整理微信联系人:退出那些从来不发言的群,删除不知何时添加的陌生人,把那些久不联系的人设置为朋友圈不可见……
“每次做完这些,都像来了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手机速度快了不少,心里也清清爽爽的。”至于现实中的三观不合,话不投机者,她总会默默按下删除键。见面仍微笑,但心已隔着大江大河不复往昔。
人际关系学家罗泽把朋友比作男人的香烟、女人的零食。这些东西能够锦上添花,却需要适可而止。给朋友圈做减法,其实就是给幸福和快乐做加法。
(潘光贤摘自婉兮清扬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