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融合重在根基

2018-10-24毛传文

环球时报 2018-10-24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明体系

毛传文

东亚各国的文化体系皆来自中国文明的传承,这一点在日本和韩国尤为凸显。当我们面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汹涌冲击时,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摆在中日韩三国面前的共同课题。

中华文明经数千载发展至今,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汉代经学诸儒林立、魏晋玄学老庄周易、隋唐佛教八宗大盛、宋明理学严谨规整,直到如今已经发展为以儒释道三家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明体系向东传播入韩国、日本,经过上千年的吸收融化,逐渐形成了日韩文化体系。

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了韩国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如何把传统儒家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起来,实现了比较好的东西文化融合。结合中国目前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一些地方落后愚昧的“女德班”时有出现的怪现象,以及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教育并未实现良好的融合,笔者认为我们确实需要思考和借鉴。

韩国的文化体系当中,主要继承了中国的儒家思想。从古至今无论从社会结构、皇族统治、民风民俗,甚至连国旗的设计,皆是中华文明的继承、延续。特别是社会结构中的等级制度深入民心,这无非是中国儒家文化中从天子到庶人的五等人的等级规尺标准。规礼有节、长幼有序,这一点在民众中形成了良好的传统。《礼记》讲“礼节民心、乐和民声”,礼的传承程度,直接影响了国民整体素养。

我们常说,唐看日本,明看韩国。韩国之风以明朝为特色。儒学发展到明朝为宋明理学,其特点为规整而守中。与中国相同,韩国也曾遭遇外强的侵略,于是对西方文明有所向往。特别是近现代受西方思想的融入,向西方学习一跃成为亚洲经济强国之后,更是形成传统与现代两股文化共同影响下的特色。

对中国来说,情况又有所不同。经过近代百年屈辱的遭遇,中国亦是寻求变革图新的发展新途径。经过多年的战争洗礼,在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历一些变故,此时的传统文化已消弭殆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越发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历史文明的传承,在发展图强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种种坎坷。所以,今天传统文化的复兴已成一种趋势。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上,目前尚未形成完全的合力,尽管从国家层面早已积极倡导,而华夏传统文明的核心思想在发挥其作用力上,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如何才能把几千年的华夏文明成果,在当今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道路上物尽其用?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工作仍需努力。

首先,是真正地形成全民意识,认识到传统文化核心思想对国家民族的发展将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这一点不应只是国家顶层的倡导,还需要社会从上至下各个层面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认识。让民众感受到传统文化对个人本身的巨大价值,树立民族自信的意识。

其次,进行国家层面的传统文化研究、梳理、筛选。过去中国每个朝代都会对历史进程中的文明体系进行梳理,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对过去文明的总结。

再次,强化教育普及,特别是融合在十二年国民教育体系中进行,这是最重要的环节。

国家强盛除了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发展精神文明,而中国是最不缺乏精神文明的国家。做到这一条当首先从基础教育入手。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增加传统文化的经典学习,这是先贤的智慧结晶,并且经历了数千载的实践,应充分利用。少年立则国立,少年强则国强。▲

(作者是文化教育工作者)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文明体系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说算筹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