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古诗《今日良宴会》的谐趣特征
2018-10-24张玥阳
张玥阳
中国海洋大学
作为汉代一组著名的抒情短诗,《古诗十九首》完全出自文人创制,从作者来看,彼此间的情况是大致相同的。①然细细品味起每首诗来,又各有不同之处。正如叶嘉莹先生对这十九首古诗的评论:“这十九首诗在风格和内容上虽然有一致性,实际上又各有各的特点”。古诗的第四首《今日良宴会》带有不同于其他十八首诗的谐趣美学特征,也从而使得此诗歌形成了意蕴充沛,曲折深沉的风格,成为《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个亮点。
一、“谐趣“一词的探讨
(一)定义
许慎《说文解字》中对“谐”的解释:“谐,诒也,从言皆声”②,刘勰《文心雕龙》中说:“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③。由此可知,“谐”字从言从皆,取言语的合心、会意之义,而“谐”的原始美学意义,大约从人们彼此之间言谈笑语的相谑比照而来。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其书《诗论》中对“谐趣”一词做出了较为全面的阐释。
从心理学观点看,谐趣(the sense of humour)是一种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谐趣的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的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做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④。
由此本文探讨的“谐趣”指诗歌体现出的一种美学特征,即在宴饮集会中将对丑陋事物、现象的揭露及情感的愤激蕴含于戏谑调笑的言语,以此形成的一种既直率又含蓄的诗歌审美特点。它由诗句表面的狂放幽默和深层的愤激无奈感情构成。
(二)在诗里的体现
古诗《今日良宴会》成功地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欢快有趣的宴会场景。且看原诗中的句子:
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撼轲长苦辛。⑤
诗歌开篇由宴会写起,简洁概述了宴会的热闹。“难具陈”三个字为后文的叙事埋下了伏笔。既然欢乐太多,无法完全说明,那么诗中所写就是诗人最想表达的。宴会上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即是演奏的歌乐。古筝之声飘逸轻快,清脆悦耳;新作曲调旋律调和,清新美妙。音乐的出现将宴会气氛推向高潮,第二部分中间四句写到会中客人有贤德者趁此音乐放言高论。然而他的这些言论唯有识曲知音的人方能听出真意。所谓的真意不过是座中人人所共同有的心愿,只是大家都未能畅所欲言罢了。第三部分,也就是最后六句诗,作者开始用一种幽默的口气,通过谐趣的力量缓和宴会中的沉闷暗流,也以此达到了他抒发愤激心情的目的。“人生一世啊,就是寄宿于天地,更若狂风中的尘土,倏忽消散。生命既然如此短促,咱们何不驱车策马,抢占良机,及早图谋高官厚禄呢?就不要固守着贫贱,长期处在失意坎坷中辛苦煎熬了。”这样带着几分洒脱不羁,几分游戏谑笑的话,表面似乎滑稽不堪,细想来却出入于至性深情。他故意把钻营谋利的丑恶现实说得坦白自然,甚至像是在不断地欣赏把玩一件有趣的物件般,把乖讹的实情以反常的欣赏态度去对待,背后却暗含着作者对现实的愤激与无奈。朱光潜先生说:
就谐趣情感本身说,它是美感的,因为丑拙鄙陋乖讹在为谐的对象时,就是一种情趣饱和,独立自主的意象。它不尽是美感的,因为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实用的。都是从道德或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而表示惊奇和告诫。⑥
《文心雕龙·谐隐》里有言:“辞虽倾回,意归义正。”⑦在诗歌末尾,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已经完全呈现,谐趣的情感出于实用的劝导,又将直率和含蓄平稳地融合在一起。
二、“谐趣“出现的原因
凡物之起,必有其因。古诗《今日良宴会》中能够出现谐趣的美学特征,离不开《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作诗时的特定环境。
(一)音乐的推动
《毛诗正义》中说:“夫乐之所起,发于人之性情,性情之生,斯乃自然而有。”中国古代关于艺术起源的讨论就已经将诗和音乐同归于心灵感动中了。在《人来的由来与性选择》中,达尔文从科学的角度对音乐与诗歌的关系做出了阐释:“诗可以视为由歌产生的,它也是非常古老的。”⑧萧涤非先生也说过:
吾国诗歌,与音乐之关系,至为密切,盖乐以诗为本,而诗以乐为用,二者相依,不可或缺。是以一种声调之变革,恒足以影响歌诗之全部。汉乐府之能以脱离诗骚之藩篱而别开生面者,虽亦像诗骚之体,已弊不堪用,而声调之改换,殆其主因也。⑨
由这些观点可以看出,文人五言诗这个艺术系统的创立和发展与音乐密不可分。“引起文人注意,并且有时他们自己也从事于的,正是流行于社会上层的新音乐及其歌词。”⑩31张衡《七辨》中记载:“……变曲为清,改赋新词,转歌流声……”,“变曲”,“转歌”自是乐师和歌伎所能为,但“改赋新词”却是参与音乐会的文人们的工作。⑩32《今日良宴会》中“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大约就是依乐填词的活动。班固《汉书·艺文志》云:“《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音乐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在音乐中人的情感最容易得到释放和宣泄。因此,音乐就为游言戏文背后对于丑恶现实的愤激之情提供了疏解途径。
(二)乐府的影响
自来皆误认乐府为诗之一体,实则一切诗体皆从乐府出也。如三言、五言、杂言出于汉,七言出于魏,五、七言律绝出于南北朝,殆无一不渊源乐府。⑨4
一方面,《古诗十九首》继承了汉乐府的抒情传统。在汉代采诗设府制度的基础上,虽然汉乐府多以叙事为主,但其中仍然饱含作诗者强烈的情感。例如《十五从军征》《孤儿行》《悲歌》等乐府诗,读之莫不催人泪下。《古诗十九首》显然承续此脉,只是将热烈的感情委婉深沉化了,带有明显的文人诗色彩。另一方面,汉乐府诗朴素浅近、真挚自然的语言风格也对《古诗十九首》影响很大。“东汉文人五言诗……源于乐府民歌,但却不是直接模仿下层民间的歌谣,而是通过流行于社会上层民间的新声俗乐这一中间环节产生的。”⑩32可见乐府新体诗是文人五言诗的母体,而乐府新体诗又是从民间自然语言中提炼出来的诗歌句式和语言,这些民间的作品里就包含了滑稽趣味以及轻快朴实的语言特色。《今日良宴会》中的“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撼轲长苦辛”中的率真和夸张也体现了这一点。诗人把获得功名利禄夸小为简单之事,而把守贫贱夸张为蚍蜉撼树,与现实的反差再加上“何不”“无为”这样口语式的直率表露,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刻的趣味。
(三)诗人的遭际
“至情之诗往往是作者处于社会混乱、经济困顿、政治黑暗、宦途不顺,所感发的骚动和劳苦。”⑪155东汉末期,皇权旁落,宦官专政,外戚乱政,经济凋敝,黄巾起义等动乱时有发生,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再加上士人文化圈内的党锢之祸,人的生命便在这诸多动荡中显得异常渺小和脆弱。当时文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上来。《古诗十九首》就诞生于这种背景下。根据其内容可以推测出诗的作者是中下层文人,他们饱尝现实的残酷,思考方式与正统的汉儒迥异。一方面,他们长期受到儒学浸染,对政治前途和人生其他方面有着执着的追求;另一方面,又因为追求无果,联想到生命的短促卑微,于是对社会的苟且风气充满愤慨无奈。《今日良宴会》的作者即是当时众多中下层文人的一个缩影,满腹言语在宴会气氛的鼓动下,化作婉转的愤激嘲讽。
三、“谐趣“的艺术效果
诗歌中谐趣的语言往往通过率性、夸张的表达达到使人会心一笑的效果。粗浅的言辞后隐藏着含蓄婉转的心灵观照与情感寄托,诗歌由此形成既直率又深沉的风格。
(一)增添诗歌魅力
这首古诗全篇共十四句,作者暗藏其中的情感心路却几经起伏。前人对此有过评价。方东树曰:
“令德”曲之情,“高言”曲之文,以求富贵为令德高言,愤谑已极,而意若庄,所以为妙。而布置章法更深曲不测,言此心众所同愿,但未明言耳。今借“令德高言”以申之,而所申乃如下所云云,令人失笑而复感叹,转若有味乎其言也。⑫24
姚鼐曰:此似劝实讽,所谓谬悠其词也。刘履曰:设为反辞以寓愤激之情焉。⑬25原本诗歌第九、十句写道人寄身于世如过客暂托于驿站,更何况生命倏忽若飘尘易散,透露了一种生命的虚无感,后又以谐趣之言巧妙反讽,看似提倡及时行乐,钻营谋利,实际细细推理起来,倘若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抢夺要位,那将出现什么情景!且前面已然提到生命终将归于虚无,那汲汲于名利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更何况当时仕途困窘,谋取官位必要行苟且之事,讨好权贵,奉行君子之道的士人怎能忍受呢!由此可见,这首诗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深入思考以及谐趣背后的愤激使得本诗形成了表面朴实直率,实则婉曲深远的诗歌魅力。
(二)引发诗歌张力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谈道:
诗在有谐趣时,欢欣与哀怨往往并行不悖,诗人的本领就在能谐,能谐所以能在丑中见美,在失意中见出安慰,在哀怨中见出欢欣,谐是人类拿来轻松紧张情境和解脱悲哀与困难的一种清泄剂。⑥30
《古诗十九首》中充满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及时行乐的思想。《今日良宴会》中,“寄一世”,“若飘尘”是感叹人生的飘忽和短暂,隐含的是诗人内心一种无法把握自身的深深的忧惧。接着就写到应该追逐名利,尽情享受世间的欢乐。这由此而来的狂欢似乎可以冲淡生命带来的压力感,然而事实上,狂欢后的空虚又将加重先前的忧惧。忧惧与狂欢之间紧张而密切的关系使得诗歌的情感内容充满张力。⑭可以看出,《今日良宴会》里集中反映谐趣特征的诗句饱含艺术张力。而《古诗十九首》中的其他诗也有同样的情思。《青青陵上柏》由“忽如远行客”的忧惧到“斗酒相娱乐”的狂欢;《东城高且长》由“岁暮一何速”的心悸到“荡涤放情志”的放纵等等。正是由于看似两极的情感在诗中出现了微妙的因果关系,才能更加感受到诗歌率直语言背后的艺术张力。
《古诗十九首》向来被推崇为文人五言诗的巅峰代表,以往的研究多对十九首诗的共性进行讨论,然而它们之间虽有诸多相似之处,仍然存在各自的“小异”。《今日良宴会》这首诗就体现出了“谐趣”的美学特征,它朴实率性的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曲折深意,以及呈现出来的诗歌艺术张力都值得我们去欣赏、探究和反思。
注释
①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3.
②(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12:53.
③黄叔琳.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中华书局,2012:197.
④朱光潜.诗论[M].北京出版社,2005:26.
⑤逯钦立,辑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上)[M].中华书局,1983:330.
⑥朱光潜.诗论[M].北京出版社,2005:29.
⑦黄叔琳.增订文心雕龙校注[M].中华书局,2012:197.
⑧赵敏俐.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9:14.
⑨萧涤非.萧涤非说乐府[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
⑩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⑪张清钟.古诗十九首汇说赏析与研究[M].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七十七年十月:155.
⑫陈斯怀.充满张力的情思——《古诗十九首》情感思想论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