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应对机制的考察与借鉴
2018-10-24尹娜夏小珍
尹娜 夏小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给受灾地区带来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国历史上发生的大地震有:唐山大地震(1976年)死亡人数超过24万、512汶川大地震(2008年)死亡人约7万、青海玉树地震(2010年)死亡人数2687人。在地震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何其渺小,正因为如此,为了防灾、赈灾所付出的研究和努力显得愈发宝贵。无独有偶,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邻国日本,也频受地震侵袭。其历史上发生的震级较大、损失惨重的地震有:关东大地震(1923年)、阪神大地震(1995年)、311大地震(2011年)及熊本大地震(2016年)。2016年4月16日1时25分,日本熊本发生了矩震级7.0(Mw)地震,死亡人数达42人。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在地震应急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全面的应对机制,这些经验中有值得借鉴之处。本文拟从日本的防震措施、灾后救援等方面进行考察,从而找出值得中国借鉴的有效经验。
一、日本在防震方面的举措
(一)房屋抗震技术的运用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壳运动频繁,每年发生有感地震1000多次。日本也是一个山地多的国家,其国土的78%被山地覆盖,其中火山数量达到270座,因为地形复杂,一旦地震发生被倒塌房屋掩埋后,会给搜救带来较大难度。因此,日本人民自古以来便需要在房屋的防震上下功夫,以应对可能随时发生的地震。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日本就立法要求建筑物必须进行防震等级测算。1995年7月日本政府颁布了《建筑基准法》,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承受震级7级以上的大地震。建筑工程在开始前,必须提交建筑地震预防报告书。日本建筑物的良好抗震性主要源于抗震性的建筑材料。日本在高层建筑中普遍采用“地基地震隔绝”技术,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摩擦滑动承重座等抗震缓冲装置。日本的普通民居大多采用箱体设计,在地震发生时可以确保房屋不会损毁倒塌,有效地降低了人员伤亡。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建筑标准法》规定,学校等公共设施为“特殊建筑物”,比“一般建筑物”有更严格的建筑实施标准。事实证明,日本学校的建筑物比一般民宅具有更好的抗震性。东日本大地震(3.11大地震)后,日本学校的建筑物完好无损,成为了灾民重要的避难所。
(二)领先世界的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之所以会造成较大的损伤,原因之一就在于目前地震的不可预测性。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测并非一回事。地震预测是在地震尚未发生时,对有可能发生的地震爆发前做出某种预报;而地震预警却是在地震发生后,提前预埋在地下的地震波探测设备会发出电波信号电波,以最快速度与震波争分夺秒地“赛跑”,向人们发出预警,以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地震的震波可以分为纵波(P)与横波(S),P波的传播速度为每秒4-7公里,S波的传播速度为每秒2-5公里。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就是利用地震检测仪发出的电波速度比地震波速度快,利用时间差发出预警,以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减少人员伤亡。不得不说,日本在地震预警系统的投入与建设是领先世界的。1989年,日本铁道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性的地震预警系统。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建立了全国范围的高敏感度地震观测网,可在地震发生后进行有效预警。2007年日本气象厅推出了 “紧急地震速报”服务,能够在地震发生几秒至几十秒的时间内向公众发出地震警报。在日本,地震发生后,人们可以通过收音机、电视、安装在户外的扬声器、手机接收地震警报,在第一时间逃生。
(三)日本国民的防灾意识
除了政府层面的建筑物抗震立法及地震预警外,日本国民有关地震的防范逃生等知识也十分完备。这要归功于学校平时不间断进行的防灾教育。在日本,从幼儿园到高中,都会定期举行地震防灾演习。听到避难信号后,所有学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冷静、有序地从教室撤离到操场,这个过程只需短短几分钟。因此日本人在真正的地震发生之后,能够沉着应对,科学逃生。此外,日本每个普通家庭都备有名为“非常持出袋”的地震应急包。这个应急包用反光防火材料制成,内装有保质期长达5年之久的水、压缩饼干、罐头、电筒、收音机、雨衣、止血绷带、药品、口罩等生存及求生之必需物品。
二、日本在灾后救援方面的举措
(一)日本政府在地震应急方面的立法和机制
日本于1961年颁布了《灾害对策基本法》,迄今经过了23次修改,是日本灾害预防、灾害紧急应对和灾后重建的根本大法。此外,由防灾委员会、灾害对策本部、防灾委员会协调会三部分组成的日本“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组织”,在地震发生后,三部分迅速联动以便高效地实施救援工作。现在,日本的救灾援助体系还包括了消防、警察及自卫队。根据受灾情况和援助工作的需要可随时增派自卫队。日本政府的地震应急管理措施主要分为,事前预防、救灾应对、灾后重建三个方面。事前预防主要指从中央到地方共同制定防灾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逐年进行修订。救灾应对的主要任务是秉承迅速、有序、高效的原则实施救灾。灾后重建主要是指,灾区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灾民放灾能力的提高等内容,这些将为次年度的防灾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二)一流的专业搜救设备与技术
日本的震后搜救设备可谓世界一流。先进的搜救设备是日本有效开展灾后救援的重要保障。《纽约时报》报道,日本在震后救灾技术上花费高达数十亿美元,这些高科技的运用使得灾后救援更有成效。日本在东日本大地震后,除过常规搜救设备外,还使用机器人进行搜救。这种机器人通过探测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来确定幸存者,还可以深入到较狭小的空间搜救幸存者,为灾后救援做了重要贡献。此外,日本拥有众多的灾后搜救专家,能够在震后第一时间迅速集结,赶赴现场进行专业救援,有效避免了对受灾人员的二次伤害,提高了有效救援比率。
三、日本防震救灾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建筑抗震方面的立法
2008年5月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共造成近7万人遇难、1万7千多人失踪,是新中国成立后破坏力最强的地震。究其原因,一方面此次地震震级为里氏8级,震级高波及范围广。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建筑物抗震效果不佳,众多房屋在地震发生后瞬间倒塌,导致大量人员被埋,失去了逃生机会。若能加强房屋的抗震性能,将会有效地减少因房屋倒塌而带来的人员伤亡。如上所述,日本早在1995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后就颁布了《建筑基准法》,从法律层面对建筑物的抗震进行了明确规定,保证了房屋具有较强的抗震性。日本的房屋抗震标准值为300-400凯因,而汶川发生时当地的房屋抗震标准值只有100凯因。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震级为里氏9级,共造成1万5千多人死亡,其中9成死于海啸,因房屋倒塌死亡的人只占少数,远低于汶川大地震。因此,房屋抗震性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1974年首次出台了建筑物抗震标准,之后数次修订,目前主要依据是原建设部在2008年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但建筑物抗争方面的相关配套立法尚不完善,执行情况也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我国农村地区,房屋修建多采用“民间施工队”进行,在专业抗震方面,不尽如人意。没有专业抗震施工的房屋,在地震发生时就会带来巨大隐患。如果能从法律方面对建筑物抗震性加以约束,确保广大农村房屋、校舍等建筑物的抗震性,将会大大降低地震带来的伤亡人数。
(二)加强中小学生的防灾教育
良好的抗震意识和基本的逃生知识需要从小培养,因此必须切实做好对中小学生的防灾教育。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在9月1日开学之际,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了《开学第一课》大型公益节目。2008年第一期讲了应急避险、逃生自救等防灾教育内容,为加强中小学防灾教育起到了较好的示范。笔者认为,诸如《开学第一课》此类的防灾教育必不可少,承担着中小学生日常教学工作的学校更应该加大对学生的防灾教育力度。在这方面也可借鉴日本的经验,定期举行防灾教育和模拟演习,确保学生掌握避险自救知识。
(三)加大对地震研究的投入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很多人对地震研究工作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人提议撤销地震局等相关机构。众所周知,目前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要准确预测地震还有很大难度。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在地震研究上加大投入。除了地震预测之外,更需在地震预警、地震搜救机械的研发、专业搜救人员的培训等众多方面展开研究与应用。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后,会利用电波速度大于地震波的原理,发出地震预警,为人们争取逃生时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距离震源较远的东京争取了1分钟的预警时间,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由地震造成的损失。有研究显示,地震预警达到3秒钟,可减少10%左右的人员伤亡。虽然预测地震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但准确的地震预警已被证实是能够在很大程度帮助人类降低损失、减少伤亡的。因此在中国急需建立起全面覆盖的地震预警系统,以确保在灾害发生前期掌握主动,减少损失。
四、结语
日本在防震抗震与灾后救援两方面都积累了较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虽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地震预测尚不能实现,但必须尽快完善防震与救灾体系。特别是在抗震防震方面,“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加强防灾教育、建立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都是行之有效的举措。只有在灾害发生前做好充分准备和应对,才能在地震发生时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降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