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地下停车库规划研究
——以北京市受壁街为例

2018-10-24盖春英

城市交通 2018年5期
关键词:白塔寺停车库停车位

彭 敏,盖春英,魏 贺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45)

0 引言

在北京,胡同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交通衢道本身,它更像是北京人生活的依托、北京城文化的脉络。老北京人之所以喜欢胡同,一方面是因为胡同的宽度较小,非常舒适宜居;另一方面是胡同里邻里相熟,院落间紧密相连,天然形成了一种既热闹又和谐的人文氛围[1]。胡同是非机动化时代的产物,其宽度、形式并不适宜停放机动车。北京老城现存的胡同普遍较窄,其中4 m以下胡同占胡同总量的46%,7 m以上的胡同仅占总量的3%;停放机动车辆后,原本狭窄的胡同更加拥挤,约89%的胡同的剩余宽度不足4 m[2],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胡同停车也是反映最多的交通问题之一。以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问卷调查显示,70%的受访居民对胡同停车不满意,集中在停车使路难走、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问题。另外,由于停车位太难找,私装地锁、占车位等行为引起的邻里纠纷也时有发生。胡同停车不是简单的停车设施供需问题,它关系到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宜居城市建设、消防安全以及公共空间恢复诸多方面,必须重视并处理好胡同的停车问题。

1 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停车规划策略

北京老城的停车规划应遵循总量控制的原则,实施停车需求管理导向型策略,即以执行交通发展政策和实现城市规划目标为首要目的,把调节停车供需矛盾作为次要目的[3]。

历史文化街区必须坚持绿色交通为主导的出行方式,引导小汽车交通的合理使用。其机动车停车规划策略可以概述为:

1)限制外来机动车辆在历史文化街区内部的使用与停放。采取严格限制出行车位需求的态度,屏蔽一部分外来小汽车出行,引导其使用公共交通+步行的方式,既缓解老城交通拥堵,又减少历史文化街区的停车压力。

2)积极推进停车位共享。将临近历史文化街区的部分闲置配建停车位共享给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促进停车位在时间空间上的高效利用,能有效缓解居民停车难的问题[4]。

3)对新增停车设施采取谨慎态度。停车供给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一种手段,在减少老城小汽车出行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作用,未来北京老城的停车位供给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必须正视由于交通政策实施滞后等历史原因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内居民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优先实施人口疏解、车位共享等措施后该问题仍然无法有效改善的前提下,可以规划研究是否新增停车设施。

2 受壁街地下停车库规划研究

2.1 研究背景

白塔寺地区形成于元代,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内有重要地标白塔和大片风貌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以传统居住功能为主。受壁街位于白塔寺地区北边界,现状为断头路。该道路规划为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35~50 m。考虑避让文物保护院落,道路实施红线宽度为20.0~25.5 m。

调查显示,白塔寺地区停车矛盾突出,约65%的机动车违法停放在胡同内,13%违法停放在外围城市道路内,仅有1%停放在配建停车场。为更好地保护白塔寺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与传统生活,同时缓解该地区胡同停车问题,规划提出借助新建受壁街的契机,利用道路地下空间建设机动车停车场(库)。

2.2 必要性

白塔寺地区规划实施人口疏解政策,以院落为单位自愿疏解,以功能升级替代低端群租;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模式,不大拆大建。对白塔寺地区未来停车需求进行预测,遵循总量控制、差别化供给的原则,在优先实施车位共享等措施无法有效改善停车问题的前提下,适当考虑新增停车供给。

将整个白塔寺地区看成一个开放式的居住小区,则受壁街停车库同时具有居住配建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的属性:其主要服务于白塔寺地区居民,空闲时可对社会车辆开放。受壁街停车库的建设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与消防安全的需要。满足城市发展和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应优先于满足非基本停车需求[5]。受壁街停车库的建设为逐步清除现状胡同停车提供了基础条件,有利于恢复白塔寺地区的历史风貌、城市公共空间,提升消防安全。

2)以人为本的交通环境建设的需要。一方面,历史文化街区内部极度缺乏停车设施,停车供需关系严重失衡。为了营造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应适当考虑解决本地居民的基本停车需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街区的交通发展模式应坚持以绿色交通为主导,尤其应为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创造良好的通行环境,必须逐步移除胡同街巷内的违法停车。

3)土地集约利用的创新实践。老城土地资源昂贵且稀缺,随着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不断重视,其保护与发展均以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为主,大规模的拆迁建设已经不可能出现。因此,借助历史文化街区外围道路建设的契机,同期建设地下停车库是土地集约利用的一种创新实践。

4)停车场建设的一种探索和尝试。现阶段由于停车规划用地有限、土地取得成本过高、设施建设投资回报率过低等原因,规划停车场建设严重滞后。受壁街道路地下停车库随道路建设,土地为划拨方式,停车库不应以盈利为目的,保持收支平衡即可。规划建议采用“政府先期主导建设,后期交由市场运营”的方式,这也是停车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探索。

2.3 建设规模

以白塔寺地区为研究范围,整体考虑该区域的机动车停放问题。预测实施人口疏解后的规划年基本停车位需求为580个,通过车位共享、夜间路内停车、新建停车场多措施共同实现。图1为白塔寺地区规划停车场布局图。

基于白塔寺地区的整体环境改善,对停车库规模提出三种思路(见表1):1)充分考虑历史文化街区停车场建设的困难,在小规模更新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建设停车位;2)采取严格的胡同、城市道路禁停措施,并假定能很好地实施停车位共享措施;3)采取比较宽松的胡同停车策略,部分较宽的胡同允许停车,且部分实行车位共享措施。

受壁街停车库在解决白塔寺地区居民基本停车需求中所占比例为60%~84%。结合白塔寺地区保护与发展要求、车库的工程建设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受壁街停车库适宜的规模为450~480个。

2.4 工程可行性

利用道路的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库,在日本[6]、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均有应用。从集约利用空间和节约工程建设成本的角度出发,受壁街停车库采用全自动无人车库形式。全自动无人车库具有以下特点:层高较低、每车位宽度小;固定的停车位便于设计消防及通风管道;地下车库存取车时间较短,平均为60 s;在同样的空间里可提供更多停车位。

在满足道路两侧建筑物安全的前提下,受壁街停车库在有限的道路红线空间内布置,其出入口只能设置在道路红线内。为减少机动车出入对行人、自行车的影响,将停车库出入口设置在机动车车道内(见图2)。

受壁街停车库在道路内共设置4个车库,出入口采用分散设置的方式,每个车库设置2个出入口。为保证行车安全,在停车库出入口处附近增设一条机动车道,该机动车道宽5.5 m,用于设置车库出入口以及机非隔离设施,以减少对正常行车的影响,并保障自行车骑行安全(见图3)。

利用VISSIM对受壁街停车库出入口进行交通仿真测试[7],对行程时间、排队长度、车辆延误3个指标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新建停车库对受壁街道路交通正常通行的影响较小。

道路景观方面,结合受壁街道路沿线风貌整治统一进行规划与设计,力求达到景观和谐统一。

市政管线方面,受壁街道路底下拟敷设8种管线。在地下停车库段空间较为紧张,管线布置间距较小,但可满足规范要求,工程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也可以尝试建设综合管廊,管廊位于立体停车库上方[8]。

图1 白塔寺地区规划停车场布局Fig.1 Parking lot layout in Baitasi historical district

表1 受壁街停车库规模三种思路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three proposals on the size of parking garage at Shoubi Street

图2 受壁街道路横断面Fig.2 Cross section of Shoubi Street

3 管理措施与建议

受壁街停车库的使用效果很大一部分将取决于后期的管理与运营,对受壁街道路、地下车库以及白塔寺地区的停车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3.1 道路交通管理

受壁街停车库的出入口位于机动车道内,这一形式在欧洲城市有实际应用的案例,但北京的交通环境与国外有较大差别(出行者素质、机非混行等),应尤其注意做好受壁街道路的交通组织与管理。

1)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应尽量做到物理隔离,以减少相互影响。

2)机动车驾驶人停车后应能安全、便捷地到达人行道。

3)应尽量采取右进右出的机动车交通组织方式,并限制机动车调头。

4)应采取动态的交通管理模式,依据道路交通量及停车库的实际运营情况动态调整和优化管理措施。

3.2 停车库交通管理

1)必须采取严格的停车执法,严格控制停车库周边的违法停车,以提高停车库的使用率。

2)设置明确的交通信息提示,并建立完备的停车诱导系统。

3)交通仿真结果显示,早晚高峰时段受壁街局部会产生拥堵,必须采取停车诱导、信息发布等手段,减少高峰时段车辆进出停车库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图3 受壁街地下停车库示意Fig.3 Underground parking at Shoubi Street

3.3 停车库运营管理

虽然受壁街停车库主要服务对象是白塔寺地区胡同居民,但并不意味着它是居民专用配建停车库,它也具有一部分社会公共停车场的属性,空闲时可服务于外来停车需求。

1)实行差别化的停车收费。对居民停车收费先期给予一定的优惠,引导居民转变停车理念是关键。在北京胡同地区率先实施停车入位、停车收费,逐步改变胡同区域免费停车的现状。

2)考虑到平衡车库运营成本,允许车库的空闲车位供外来机动车短时停放,并对外来停放车辆采取高收费的策略。经过初步核算,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约10~15年可收回成本。允许停车场经营者自主调节定价,经营权原则上不超过40年。

3)采取灵活的运营方式,如为弥补停车企业初期阶段主营业务收入的不足,允许其在停车设施上发布广告,增加收入,缩短投资回收期。

4)停车库周边30 m范围内禁止路内停车,如果允许则路内停车收费必须高于停车库。

3.4 白塔寺地区停车管理

受壁街停车库的使用不仅仅是自身的使用问题,它与周边白塔寺地区的停车管理息息相关。

1)白塔寺地区的总体交通发展策略是以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为主,原则上区域内部不新增停车位。

2)道路地下停车库投入使用后,必须减少相应停车位数量的胡同内停车。逐步实现胡同内不停车。

3)白塔寺地区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位约75个,应逐步实行与居民停车共享。应探索车位共享管理细则、收费标准等,减少企事业单位的顾虑。

4)胡同属于道路公共资源,交通执法部门应介入胡同内停车执法。

5)历史文化街区内部一户家庭只允许有1辆汽车停放在受壁街停车库。机动车停车必须付费,遵循谁使用、谁付费原则。

4 规划实施进展

受壁街地下停车库项目在北京属第一例,在项目的立项、审批等方面均对现有相关规定有所突破。

1)土地供应。利用划拨道路用地的地下空间建设主要供历史文化街区居民使用的公共停车场。

2)审批。实行部门连审制度,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

3)投资。该项目由区政府先期投资,以解决前期停车库建设资金难题。

4)运营。一般来说,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模式有三种:共同出资,委托经营;政府出资,企业经营;企业投资,企业经营。受壁街停车库建于道路用地内,且停车库产权归政府所有,结合本项目实施方意见,建议采用政府出资、企业经营的模式,交由市场运营,由市场定价,并严格停车执法,逐步推进停车产业的健康发展[9]。

目前,受壁街道路及地下停车库已取得相关规划批复,处于建设阶段。

5 结语

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外围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修建主要为居民服务的停车设施,在中国尚属首次。修建道路地下停车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胡同本身,还历史文化街区以宁静、安全,创造更加人性化的出行环境。

在历史文化街区外围新建停车设施应十分谨慎,必须在老城交通发展策略的指导下进行。利用市政道路地下空间建设立体停车库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在对其建设必要性、工程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进行科学研究与论证后,因地制宜地开展。受壁街道路地下停车库的建设是一个探索,后续也会面临新的问题,如老城交通政策变化、机动车违停执法力度、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等,需要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白塔寺停车库停车位
大型公共地下停车库的电气设计要点探讨
排堵保畅良策:共享汽车+网格化智能立体停车库
蹲守停车位
郑州市建委立体停车库项目实施方案
白塔寺片区地图
车位上的数
贯通式的智能立体停车库设计
白塔寺街区更新: 二十年的美好“纠结”
地下停车位不动产登记探析
白塔寺胡同大杂院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