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老—实现老同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
——关于文化自信与老年大学教育活动的几点思考
2018-10-24
根据国际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早在2000年已悄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进入新时代,温饱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来说已经不再是问题,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人文关怀和精神生活层面的养老需求。
老年大学是文化养老的重要阵地
1982年,中央决定进行干部制度改革,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全面实行60岁按年龄强制离退休制度,一大批老干部从工作岗位上离休或退休,突然离开工作岗位的老干部们在角色转换与适应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又有学习新知识的优良传统和追求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安置好他们的晚年生活、确保社会平稳过渡便成了当务之急。1983年,山东省创立了第一所老年大学,主要是作为离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福利待遇出现的,这也标志着我国老年教育的兴起。再后来扩大到为全体老年人服务。现在,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机构,在教育模式、教育制度、教育方法及教育内容上已经非常成熟了,承担起了老年人学习科学知识、满足精神需要、提升生活质量、美化生命体验、享受幸福生活的多重功能,使老年人在这里提高了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素质。老年大学已经成为文化养老的重要阵地。
依托老年大学教育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实现老同志美好生活需要的几点思考
老年教育要坚持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为目的,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通过老年大学,可以为老年人创造条件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使他们走出自己封闭的空间,走向社会,融入社区,使老年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幸福感,同时还能帮助老年人树立健康积极的老年价值观,在全社会和家庭中树立一种全新的养老观念。
依托老年大学教育活动增强文化自信,实现老同志美好生活需要,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做好思想意识引导,在自觉文化养老中获得归属感
毋庸置疑,目前老年大学的数量大大滞后于我国老年人口发展的规模。因此,首先是要多办老年大学或老年教育课堂,在数量上弥补老年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更多的老年人都能接受老年教育,感受文化养老的魅力。其次,文化养老的主体对象是老年人,人多、面广、工作量大、比面对年轻人要更有耐心。由全国老龄办牵头,中组部、教育部等14部委联合发起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有效举措。老年大学是重点开展该教育主题宣讲的场所之一。这种教育对于老年人进一步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基本国情,树立积极老龄观、弘扬主旋律、发挥正能量、做出新贡献,以及提升精神文化品质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借着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东风,深入做好文化养老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工作,让老年人及其亲属都知道文化养老中的政策规定及地方政府为此所做的工作、文化养老的重大意义、文化养老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深邃哲理,文化养老好的范例,让老年人了解并自觉接受文化养老理念,自觉参与到各种健康养生、人际交往、学习交流、休闲娱乐活动中来,自发地对文化养老产生归属感,使文化养老在健康和谐、轻松美好的氛围中良性发展。
(二)弘扬孝老爱亲传统,在传承“孝文化”中获得幸福感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老年教育,引导“年轻”一点的老年人为年纪更大的老年人服务。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越来越高,这些老人因年龄大、体质弱、疾病多、行动不便而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刚刚退休的老人,虽然已经步入老年行列,但依然要照顾八九十岁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的父母,“年轻”的老人推着轮椅上“年迈”的父母在街边或公园散步随处可见,这本身是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优良传统的传承、“孝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新时代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因此不仅要激励年轻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更要抓好60多岁的“年轻”老人的教育,引导他们在享受党的政策、社会尊重、子女赡养的同时,用实际行动为更多的年龄更大的老年人做公益服务,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父母,还要自觉服务照顾比自己年纪更大、与父母同辈的老人。这些人可能是他们的父辈,也可能是他们的亲戚、邻里、忘年交的好友,甚至是跨城市、跨地域的素不相识的老年人。努力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爱老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环境,引导他们在孝老爱亲活动中完成对上一辈的“孝”和敬重,倡导全社会老年人互学互助,共同体味文化养老大家庭里的幸福感,使中华民族“家文化”“孝文化”在这种自觉自愿自发的公益活动中得到传承。积极探索并建立老年志愿者服务制度,使“年轻”的老人照顾“年迈”的老人成为常态化、制度化,这既解决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又满足了老年人发挥余热,继承优良传统,照顾好自己和自己年迈父辈的心理和道德层面的需求。
(三)丰富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在高雅艺术教育中获得自豪感
老年大学教学体系中要始终贯穿传统文化元素和文化自信的理念。通过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玉、石、珠、刻、香、戏、瓷、砂等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深层次的理解。如:在琴、棋、书、画的习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优雅;在唐诗宋词元曲的吟诵中,感受古文的韵味;在插花煮茶、制香品香、掐丝制作等实际操作中,去体验古人慢节奏的养生之道;在玉、石、珠、刻、瓷、砂的品鉴及观赏中,了解中华传统工艺的魅力。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在隔代教育中,用传统文化教育下一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述传统文化精髓,传授文化元素的实操技艺,实现以老带小,代代相传。以文化自信带动自信的文化,倡导自信的隔代教育,在教育下一代中发挥余热并获得自豪感、满足感。
(四)广泛开展文娱活动,在学习成果展示中获得成就感
教育活动、娱乐活动、文艺活动等都是老年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检验老年人学习成果和良好精神面貌的有效方式。通过书法、绘画、摄影、舞蹈、健身、朗诵、服装走秀等多种艺术类课程的学习,最终转化为欣赏类的节目,通过各种活动方式集中展示出来,在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中实现自我价值,绽放晚年光辉。在相互展示的过程中,老年人接受了教育,增长了知识,切磋了技艺,交流了友谊,陶冶了情操,展示了个人的才艺和阳光的心态,也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从而获得在退休以前的工作期间难以获得的成就感。
(五)行遍天南海北,在“游学居养”等新型养老模式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
许多老年人在没有退休之前,因工作或照顾子女的需要,没有更多的时间出去旅游与休闲。退休后,有了“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的冲动,而且时间、精力、物力、财力也允许其完全放松地到外面去转一转,类似“候鸟式”养老或旅居性质的养老基地等多种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这些养老基地往往建立在风景秀丽的江河湖畔,或者紧邻名山大川,附近会有很多名胜古迹。老年人相邀过去的玩伴、同事、好友,三五成群地出行旅居,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细研名胜古迹的文化印记,品味人文景观及传统文化底蕴,互学互助,共享共悟。旅居基地也会相应开设类似老年大学短期培训课程的学习内容,把游览、居住、学习、养生等形式有机结合。这些远方来的老年“客人”通过对周边景点与名胜的游览,进行深度旅游,加深对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人文习俗等方面的体验与了解,充分放飞新时代老年人乐观豁达的生活心态。通过这种游、学、居、养直面学习的新形式,老年人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印记,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退休生活,增加了晚年生活的文化品位,在五彩晚霞绽放的绚丽光彩中,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信感。
(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发展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先进文化成果,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二万五千里长征形成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长征精神,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积淀升华成的抗战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精神,永不停步、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西柏坡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通过追忆峥嵘岁月、重温革命历程、红色景点故地重游等活动,使老同志在近现代百年历史的回顾与比对中,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感。
(七)倡导“全生命周期养老”理念,在坦然安逸中获得人生终老的慰藉感
人们从60岁退休起,还有三四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将如何打发?对此,我们一定要用一种全新的理念去进行新的规划,即“全生命周期养老”理念。我们所理解的“全生命周期养老”理念,一是要把养老教育落实在生命的每个阶段。前不久,由国家14个部委联合发起的“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党政干部、青少年和老年人。就是要从做好“全生命周期养老”的长周期视角出发,不仅要教育老年人,还要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口前移,让年轻人提前接受养老理念,做好充分准备,与老年人一起,共同接受养老教育,共同应对未来老龄社会。二是要科学认知并理性对待生命中的每个阶段。活在当下,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才是给下一代最好的帮助和礼物。老年阶段的生命后期,得了重病也不宜过度治疗,要正确对待生死,顺其自然,在坦然从容、平和安逸中描摹人生最后一抹晚霞,有尊严地终老人生,即传统文化中的寿终正寝。
用我们自己的文化,来解决中国人自己的养老问题,形成中国模式、中国方法、中国方案。只有这样,我们的老年教育才能够深入老年人的心中,使老年大学被大家认知、认可,使老同志自觉地走进老年大学,自觉地把文化养老作为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全面领悟生命的珍贵,精神的快乐,晚年的喜悦,生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