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组背甲缀合一则及其考释

2018-10-24张军涛

殷都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释文甲骨甲骨文

张军涛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心古汉字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1)

鉴于卜用刻辞甲骨自身的特点,加之非科学发掘、辗转流传等诸多历史原因,其易碎为多片,同一版甲骨之碎片可能分置于海内外多处,此为甲骨研究造成诸多不便。因此,甲骨缀合是甲骨基础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新近缀合了何组龟背甲一则,现将其缀合号码、图版及其说明与考释罗列于此,以就教于方家。

一、缀合号码 、图版及其说明

(一)缀合号码

【A(《合集》29719)+B(《合集》16548)+C(《合集》31626)】+D(《合集》31623)+E(《合补》8814)

A:《合集》29719(《河北大》32、《历拓》10462)

B:《合集》16548(《旅博》 1369、《旅藏》753)

C:《合集》31626(《续存下》411、《历拓》3145)

D:《合集》31623(《北珍》1239)

E:《合补》8814(《怀特》1109)

(二)缀合图版(见下页)

(三)缀合说明

《合集》16548+《合集》29719为宋雅萍女士缀合[1],张淑月学妹在宋女士缀合基础上加缀《合集》31626[2],两位女士的实缀颇具说服力。受两位女士缀合的启发,笔者在其缀合基础上加缀《合集》31623与《合补》8814。同时,笔者认为《合集》31484、31625、31627亦与其关系密切,或为一版之折。

本缀合所涉及的5片龟甲皆属左龟背甲,其收藏地点明确,现分别藏于国内、外5个地方。其中,《合集》29719原甲现藏河北大学,《合集》16548原甲现藏旅顺博物馆,《合集》31626原甲现藏清华大学,《合集》31623原甲现藏北京大学,《合补》8814原甲现藏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图一 缀合拓片

图二 缀合摹

图三 龟背甲结构及各部位名称示意图[3] (P249)

《合补》8814左边上、下两处折口分别与《合集》29719右下边折口、《合集》16548右上边折扣密合,《合补》8814左部残笔与《合集》29719右下部残字复原了“彘”字,《合补》8814与《合集》29719缀合后,其横向盾纹接续。《合集》31623上部齿纹与《合补》8814下部齿纹拼合尤为紧密,《合集》31623下部齿纹与《合集》31626上部齿纹亦能契合。《合集》31623左中部有一兆枝,其卜兆之兆序即位于《合补》8814上的兆序“一”,由此可知,《合集》31623左部边沿为其兆干所在。《合集》16548、《合集》31626、《合集》31623和《合补》8814四片所围成的空缺的一块,实乃沿其右边兆干与其它三边齿纹断裂所致。

本缀合复原了左龟背甲中部偏左的一部分,五块左龟背甲连接处皆为齿纹,其中,《合集》29719为完整的第六左边甲,《合集》16548为左部沿其兆干残去左部的第七左边甲,《合集》31626为第六左肋甲的左部靠近第七、第八左边甲的部分,《补编》8814为第四左肋甲的左部靠近第六、第七左边甲的部分,《合集》31623为第五左肋甲中段。龟背甲的结构及各部位名称参见图三。

5片卜辞皆属何组一类,为贞人彘的卜夕辞,由《合集》29719、《合集》16548、《合集》31626和《合补》8814四片上皆有兆序“一”知该缀合属一套卜夕的第一卜。

二、缀合后释文及其考释

《合集》29719+《合集》16548+《合集》31626+《合集》31623+《合补》8814缀合后其释文为:

《合集》16548拓片只见兆序,不见其卜兆,而《旅藏》753之照片明确传达出其卜兆与兆序的关系。《旅藏》753正面照片显示,其兆序“一”下方偏左有一兆枝,结合《旅藏》753反面照片中相应钻凿的形态及其所处的位置,可以确定《旅顺》753左边沿为其兆干所在,《旅藏》753正是沿此兆干处残去了左部(图四)。《北珍》1239照片上其兆枝尤为清晰(图五),再次说明《合集》31623左边亦沿兆干处残断。《合补》8814之上的兆序“一”与《合集》31623上的卜兆相对应,故位于《合补》8814之上的兆序“一”非属辞1-(4),应属辞1-(2)。5片左龟背甲缀合后可知,《合集》29719“今”字左边、与纵向盾纹交叉的横向显着痕迹实为兆序“一”字经日久侵蚀所致,《甲骨文合集释文》[4] (P1467)、《甲骨文校释总集》[5] (P3315)皆未释出,其相应卜兆在《合集》29719拓片上隐约可见,此可参看图一和图二。《合集》31626下部、《合补》8814上部皆因卜兆而残断,其与《合集》31623三者右部亦皆因卜兆而残断。

图四 《旅藏》753正、反面照片

图五 《北珍》1239照片

《合集》16548之“四月”刻写清晰明确,各家释文无异议。《甲骨文合集释文》[6] (P1467)、《甲骨文校释总集》[7] (P3315)、《殷墟甲骨文摹释全编》[8] (P2647)及《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9] (P661)皆释《合集》29719之上辞1-(5)所附记的月份为“三月”,笔者细审拓片,认为其应为“四月”。此“四月”之“月”字上边“四”字所从的四条横划,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第一横划右部淹没于盾纹中,唯其较少的左部可辨。第二横划的左部与该盾纹并联,唯其下部及右部清晰可辨。虽然第一横划、第二横划与盾纹有交集,但两者非属一条直线,故判然有别。第三、四两横划清晰易辨。故《合集》29719之上辞1-(5)所附记的月份应为“四月”,详见图六。

《合补》8814之上辞1-(4)附记月份也应为“四月”。从拓片上看,此“四月”之“月”字上边只有3条横划,实乃此“四”字最上部一横划刻写于横向盾纹内,在拓本中此横划淹没于该横向盾纹之中,故在拓本上不易辨别,详见图七。

图六 辞1-(5)月份截图(放大500倍)

图七 辞1-(4)月份截图(放大500倍)

《殷墟甲骨文摹释全编》[10](P5517)、《甲骨文校释总集》[11] (P7112)及《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12] (P1147)皆释《合补》8814所记月份为“三月”,误;《甲骨文合集补编·释文》释其为“四月”[13] (P1818),至确。《合补》8814之上辞1-(4)附记月份为“四月”,可以从何组卜夕辞在龟甲上的卜法、文例的一般规律推知。何组卜夕辞在龟甲上的刻写规律,可以通过考察《合集》31549和《合补》9563得以知晓。《合集》31549为一完整的龟腹甲,属何组三类,摹本及释文如下:

图八 《合集》31549摹本[14](P120)

《合集》31549为著名的“大龟七版”之一,单纯卜夕。其上有卜夕辞26条,每日一卜,从己亥日到甲子日共26日,连续无间断占卜。每条卜辞的兆序皆为“一”,知其为一套卜夕辞的第一卜。《合集》31549龟腹甲上卜辞的刻写,以千里路为界,左边,除辞2-(4)下行向右外,其它皆下行向左;右边,除辞2-(3)下行向左外,其它皆下行向右。整版卜夕辞排列有序,大体自下而上布局,前4条依据时间先中间后两边,先右后左,后22条是依据时间先两边后中间,先右后左。

《合补》9563为一较完整的右龟背甲,以卜夕为主要内容,属何组一类,其释文及摹本如下:

3-(2)贞:今夕其雨? 三

3-(18)贞:今夕不雨? 二

3-(19)… 三

3-(23)贞:今夕其…

3-(24)贞:今夕不其雨?

3-(26)贞…

3-(27)贞…其…

通过对《合集》31549和《合补》9563的考察可知,何组卜夕辞在龟甲上的排列有规律可循,大体自下而上刻写,卜夕日期前后有序,或接续,或有间断。据此我们推知,左龟背甲上的卜夕辞一般自下而上,从右向左排列、卜夕日期前后有序。《合集》29719+《合集》16548+《合集》31626+《合集》31623+《合补》8814缀合后,复原了左龟背甲中部偏左的一部分,该左龟背甲卜夕日期的先后顺序应为:癸丑-丁巳-辛酉-□-乙丑,结合《合补》8814纪日之地支残存笔画,可以推断《合补》8814之纪日为“壬戌”。则缀合后其日期先后为:癸丑-丁巳-辛酉-壬戌-乙丑。“辛酉”、“乙丑”属“四月”,则“辛酉”、“乙丑”两日之间的“壬戌”当属“四月”。故辞1-(4)附记月份为“四月”。

图九《合补》9563摹本

三、结语

本缀合将分别藏于河北大学、旅顺博物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5片龟背甲实缀起来,复原了左龟背甲中部偏左的一部分,进而明确了5片背甲分别在左龟背甲上的具体位置及其残断的原因。《合补》8814之上兆序“一”应属《合集》31623之上辞1-(2),《合集》29719辞1-(5)之“今”字左边的横向痕迹实为兆序“一”。通过归纳何组大版卜夕龟甲的一般规律,推知此5片龟背甲缀合版上应为“四月”五个前后有序日期的单纯卜夕,纠正了以前将《合补》8814之上辞1-(4)和《合集》29719之上辞1-(5)附记月份释为“三月”的错误。五片缀合所复原的左龟背甲中部偏左的这一部分,是迄今可见最大的何组左龟背甲,此为进一步研究何组龟背甲卜夕之卜法、文例、行款等创造了条件。

猜你喜欢

释文甲骨甲骨文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一百二十年来甲骨文材料的初步统计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甲骨释字四则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三千年甲骨文
刻在甲骨上的爱情
甲骨文与商代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