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8-10-23江文彬
江文彬
摘 要:文章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际情况,在文中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之后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策略,希望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朗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对培养学生的情操具有重要意义。朗读教学的开展还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使学生更好的应用语文知识,因此要充分发挥出朗读教学的积极作用,就要提高朗读课堂的有效性,高效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学生语言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时间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朗读教学的开展,能够使学生的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应用语文知识,语文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还要使学生可以从口中说出来。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课堂定位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师专业性低等。首先,很多教师错误的认为朗读课堂无法直接提高学生的成绩,对朗读课堂重视程度低,朗读教学草草了事。其次,从当前小学语文朗读课堂来看,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后,很多教师的朗读教学实践经验不足,专业性较低,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策略
(一)实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朗读热情
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开展,要求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间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先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朗读的准确性,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开展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和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朗读课堂中,教授学生朗读技巧,实施因材施教。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点,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高效开展朗读教学。教师在朗读教学开展前要先熟悉朗读材料,并明确朗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在教学中突出讲解这两部分知识点。此外,语文教师朗读教学的开展要完全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有效开展朗读教学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要设计合理的问题,通过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朗读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出问题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作用,教师要注意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問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使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讨论,还可以对朗读文本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完全融入到朗读课堂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在朗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使学生在发言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新课改环境下的朗读课堂,学生必须是教学主体,否则便失去了新课改的意义,也无法提高朗读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创新朗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朗读技巧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文本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就需要学生反复的朗读文本,通过文本初读能够对文本有一定了解。在初读文本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重点词句标记,使学生对词汇的含义可以有更好的理解。针对朗读篇幅较短的文本,建议学生读5~6遍便可,如果朗读篇幅较长,建议学生读3~4遍。例如在学习“卖火柴小女孩”这篇课文时,笔者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文本相关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文本讲述了什么内容,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这样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文本情感。初读后学生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对学生疑问的部分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次朗读文本时学生要领悟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由教师对正确答案进行总结。创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开展分组合作朗读模式,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们学会配合,共同探讨朗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创新朗读教学方法,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北垣小学如何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朗读有效性[N].发展导报,2018-05-04(020).
[2]蒙启升.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J].考试周刊,2018(3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