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勇岂止在当年

2018-10-23裴义红

铁军 2018年10期
关键词:碧玉扁担村官

裴义红

在南京市天津新村社区,一位年近九旬清瘦老人的身影,不时映入人们的眼帘:臂戴红袖标,巡逻小区的有他;帮弱助贫,带头募捐的是他;社区老年协会开会学习,发言最积极的数他。有时即使见不到身影,也能看到他的名字,小区的宣传广告栏里,歌颂精神文明的反腐败的诗词文章,最多的还是他。小区内是这样,小区外也常传出他做的好事善事。一个本当颐养天年的人,却像个旋转的陀螺,忙个不息。他,就是江苏省纪委离休干部王应勇。

一生决意反腐败

王应勇今年90岁,据说他儿时取名公直,父母希望其长大后做个公道正直的人。14岁投身革命队伍后,正逢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目睹日军烧杀抢掠的残暴罪行,年纪尚幼的他,就懂得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光公道正直不够,还要英勇杀敌。当宣传员,他曾夜晚冒险到日军的据点刷标语,散传单;当随军记者,他经常深入火线采访,写出了许多感人的战地通讯。

1950年,王应勇转到纪检监察战线。他深知,这条战线虽然没了滚滚硝烟,但同样也是火药味十足。应对这种局面,战场上的那种“英勇”未必用得上,应当发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于是,他特意改名王应勇,以此来激励自己的斗志。

他牢记使命,不畏艰难,铁拳惩贪,和同志们一起,查办了许多大案要案,纠正了不少不正之风,处处留下了“应勇”的足迹,交出了一份让领导和同志们满意的答卷。

1989年,王应勇离休了。有老友同其开玩笑:“老王啊,你十几岁就参加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逞勇大半辈子,这回该改成‘王应歇了,好好休息吧!”

休息?说实在的,王应勇还没有做好这个思想准备,虽说自己的“日头”已偏西,但身子骨还结实,“光线”尚充足。他不服老,不想在家“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还想有所作为。自己还可以为党和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尽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能做些啥呢?王应勇想到自己在纪检监察战线摸爬滚打多年,情况了解,业务熟悉,还是干老本行吧,把自己的一生全都交给反腐败事业。

省纪委有个清理公司办公室,需要熟悉业务的人,需要王应勇留下来帮忙。王应勇二话没说,当即答应。自此他和办公室的同志一道,连续作战,清理了徐州和扬州两家知名的严重违规违纪公司,得到了中纪委和江苏省委的充分肯定。数年后清理公司告一段落,办公室撤销,按说王应勇该回家养老了,可他还“恋战”,又当起了不在编的行风监督员,经常与年轻的同志跑市县,下基层,检查行风,驱邪纠错,为国家挽回了不少经济损失。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转眼间王应勇在省纪委“义务”反腐了10年,已经70高龄,该“挂甲”彻底休息了。然而与腐败势不两立的他,还是歇不下来。他说:“我虽然人老了,腿脚不灵便跑不动了,但嘴说得动,笔拿得动,我要用嘴和笔来口诛笔伐腐败,只要有一口气,就把腐败反到底!”

王应勇家中的书桌上,堆满了相关书籍及稿纸,他常在灯下漫笔。针对一些单位预算外资金多,“小金库”充盈的情况,他写出了“小金库、大漏洞”的评论文章,刊登在报刊上。新时期党中央反腐出重拳,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王应勇欣慰不已,诗诵笔端:“中央反腐决心大,老虎苍蝇一起打。连查大案成效著,依法治国保天下。关键官员权太大,权力失控易腐化。加强监督扎紧笼,惩防并举综合抓。”张贴在小区的路边宣传栏里。

一根扁担续传统

王应勇家里保存着一根桑木扁担,算起来已近60年了。由于“岁数”大,使用多,扁担亦“老态龙钟”,弯成了弓形,颜色也由当初的淡黄色变成了棕色。儿女们觉得这根扁担摆在家里不合时宜,几次提出要扔掉。但王应勇就是不答应,像宝贝似的摆在床头,与其为伴。他为啥对这根扁担情有独钟?

那是1957年,党中央号召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里提倡机关干部,尤其是出自“三门”(家门、学校门、机关门)、缺少锻炼的干部上山下乡,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方面到基层一线经受锻炼。王应勇历经战火考验,显然不是“三门”干部,但他仍主动请缨下乡,终获批准。他万分欣喜,到市场买了一根桑木扁担,挑着行囊,带着妻子儿女,乘车坐船,回到家乡泰兴县七圩乡,安家落户当农民。

在农村,扁担使用得多,王应勇从城里带来的那根扁担,自然就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陪伴着他在农村整整5年。扁担虽无言,但能印證王应勇的不平凡经历。扁担映辛劳。挑河治水、积肥挑粮,他不惜汗水,用汗水将扁担“煮”成了棕色,人也变得更加朴实和结实。乡亲们说:“王应勇不像个官,像咱庄户人!”扁担映亲民。他为老人担水,为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挑这挑那,没半点架子。乡亲们说:“当年的老八路又回来了!”扁担映清廉。王应勇从省纪委回乡时,已经是科级干部了,可行囊却只有一担挑。省纪委的干部说:“应勇没变样,不改清廉风!”

回城以后,扁担用不上了,但王应勇却不舍不弃。那些年工作岗位时常变换,忽而到市县,忽而回省城,但他始终将扁担带在身边。无论是在职还是离休,他都不忘扁担精神,传承扁担传统,尤其是在离休以后。

在天津新村社区,王应勇总是闲不住,总想为居民们尽些义务,做点好事。居民小组长、社区老年协会副会长,这些能为大家服务的“官”,他乐意当。社区成立“夕阳红”巡逻队,他第一个报名参加。

一门心思育新苗

射阳县大学生村官郭碧玉,经过农村基层的摔打锻炼,茁壮成长,快速进步。她进村两年就当了村支书,3年提为副镇长,4年当团县委书记,第5年就被选拔为镇长,一年后任镇党委书记,不到两年又被提拔为阜宁县副县长,成为大学生村官中的佼佼者。每当听到赞扬,她总是说:“不是我有多大的能耐,而是组织上的培养,乡亲们的帮助。我更忘不了省纪委离休老干部王应勇,结对帮扶中,王老一身正气的行动影响,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持续多次的看望指导,是我扎根基层、潜心锻炼、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那是2011年春,省委组织部和省老干部局开展“离退休党员干部牵手大学生村官实践活动。时年83岁的王应勇得知,兴奋不已。他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并主动要求到苏北沿海贫因地区去。在组织部门的安排下,他牵手射阳县四明镇新南村女大学生村官郭碧玉。

郭碧玉时年27岁,南京农业大学毕业,2007年考上村官,分在经济最薄弱的新南村,两年后当上村支书,实践中遇到不少困难,正盼望有人帮助指导。在王应勇的悉心支持帮助下,郭碧玉在新南村干得风生水起,想方设法带领村民致富。2012年2月,已是副镇长的郭碧玉在全县大学生村官中第一个担任了团县委书记。王应勇闻知,勉励其戒骄戒躁,开拓前进,并以自己几十年的机关经历,传授机关工作经验。2013年1月,射阳县委重点培养郭碧玉,给其压重担,到长荡镇当镇长。王应勇闻知十分高兴,看到郭碧玉这棵新苗成了新秀,老人家心里就像吃了蜜,由里往外甜,当即呤诗一首,诗中有赞扬,更有期望和鼓励。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王应勇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默默传承着英勇的传统,续写着应勇的故事。

(本栏目责任编辑 党亚惠)

猜你喜欢

碧玉扁担村官
碧玉蝶
我不能欺骗自己的良心
挑扁担
监管者的责任哪里去了
读读绕口令提提神吧!
彩虹扁担
我只是个村官
鄂伦春自治旗完善管育机制,搭建创业载体,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大学生村官与村官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