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租民宿需立法监管

2018-10-23姚尧

中国经济信息 2018年18期
关键词:短租途家房源

姚尧

随着“共享经济”升温,“共享住宿”也在近年来得以迅猛发展,并呈现出品质提升、连锁经营、个性化服务等趋势,特别是伴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民宿业持续走热。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尽管房屋共享给千百万游客带来了便利,也为众多房主增添了可观的收益。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全球范围内打着共享经济标签的短租民宿仍然处在野蛮生长无序发展阶段,尤其是城市民宿与地方政府城市治理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同时短租平台与酒店业、房东各方博弈一直都在。在短租民宿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存在服务标准化有待提升、行业监管模式亟待创新等现实困境。在个性化与标准化之间摇摆的民宿业仿佛在荆棘中快步前行。

值得放手一搏

蒋鸿是成都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因为看好民宿市场,从今年起利用白己和亲人的数套房产做起了职业房东。他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成都的民宿行业发展非常快,我家的民宿已在途家、小猪、Airbnb(爱彼迎)等平台展示,如果按照去年的发展形势,今年或许就能成为风口,投入虽然不小但也值得。”

仅从数据看,也的确印证了蒋鸿的分析。2015年,成都只有约800套民宿,但两年后民宿总数就猛增至约10000套。而从Airbnb、小猪、途家等短租平台公布的数据看,成都民宿的订单量也超过了起步较早的杭州与三亚。在成都的繁华商业区太古里,仅一个小区就有近百家民宿。

其实不仅仅是成都,随着旅游消费的升级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众多短租民宿平台的房东数和用户数都在迅速增长,并呈现出品质提升、连锁经营、个性化服务等趋势。

从交易额角度分析,2018年在线短租市场交易额预计将达到169.6亿元人民币。从2016年的87.8亿元到2017年的超过百亿元人民币,短租市场的年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上。在资本的助力下,包括途家、小猪短租、木鸟短租在内的諸多在线短租平台在一年内完成了新一轮融资。途家、小猪短租等行业领先者的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

从房源角度看,截止到今年7月,Airbnb拥有超过500万房源,有超过1000万人次的中国游客入住爱彼迎全球的房源,其中一半的入住人次发生在去年,其在中国的房源数量,较去年增长了125%以上;而途家全球房源超过120万,其中国内房源超过80万;小猪短租全球房源突破42万套,覆盖国内400座城市,以及海外252个目的地,活跃用户也超过了3500万。

从小众到大众

从发展特点角度分析,民宿业正围绕“升级”、“个性”和“连锁”三个关键词,呈现出从小众到大众的飞跃。

在“升级”方面,随着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的升级、共享经济的盛行,高端民宿迅猛发展。以浙江省德清县的“洋家乐”为例,以此为代表的高端民宿2017年接待游客49.8万人次,实现直接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27.9%。

从“个性”角度看,据莫干山镇民宿行业协会副会长沈蒋荣介绍,“民宿+”正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个性化的可能。“随着莫干山镇民宿行业的迅速发展,民宿+农业、民宿+户外运动等多行业融合的‘民宿+经济正日趋完善。”他说。

云南省旅游饭店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与传统的连锁酒店简单的‘复制+粘贴不同,民宿的连锁应该突出资源的互补,实现1+1>2的效果。”规模小不利于资金、人才等资源的有效利用,民宿在向着连锁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民宿行业飞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于这种共享经济模式能够有效盘活闲置的住房资源。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可统计闲置房源超6500万套,再利用不足5%。业内人士指出,大量的闲置房源表明,短租民宿可能是与酒店业同样量级的产业。不过从目前来看,短租市场的规模还不及酒店业的一半。

其次,技术的发展与消费的升级,共同驱动了在线短租平台的兴起。移动支付的普及、信用体系的建设、大数据的发展以及住宿安全设备的完善,为人们享受到安全、便捷的住宿服务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加速了短租模式走红。

最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到3.93亿人,较2017年末增长了1707万人,其中预订旅游度假产品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在线短租平台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途家网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其全球房源突破120万套,其中中国国内房源超过80万套;中国境内预订同比增长5.98倍,境外预订增长10倍。小猪短租的年中数据报告则指出,共享住宿从小众走向大众,三四线城市及乡村的订单增幅最大。

成长难免烦恼

其实,在共享住宿看似光鲜亮丽的数字背后也有难言之隐。既有民宿经营的外部环境持续恶化,业主与民宿经营者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义有平台方和民宿业主对刷单、刷好评等恶性竞争行为的无力感。

在重庆市繁华地段解放碑边有个高级公寓,由于其位置毗邻长江,视野极佳,可以一览长江两岸璀璨的灯光夜景,距离长江索道、洪崖洞等知名景点也只有一步之遥。这在很多人眼里成了商机,小区里一年里就冒出了300多家“网红”民宿,这让家住这里的刘先生有点烦。据他介绍,民宿住客深夜喧哗扰民、乱扔垃圾、霸占天台等公共区域,老年人挤不上电梯只能爬楼梯,更有甚者甚至与小区居民发生过冲突。物管部门、街道、派出所也时常接到当地居民的投诉。

与小区居民同样不满的还有民宿业主。蒋鸿最近就明显感到,民宿这门生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做。电商行业普遍存在的刷单、刷好评等恶性竞争行为,平台方也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管职责。

对于提供标注化住宿的酒店行业更是视民宿为“竞争对手”、“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今年4月,香港酒店业主联合会公开指责Airbnh平台上出租的均是无牌住所,批评Airhnb以“共享经济”包装做违法生意。

一直以来,我国短租民宿市场处于投诉率高发区。仅2017年,就发生了上海大学生毁房、杭州婚房被“洗劫式”搬空以及短租房内被安装针眼摄像头等等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信任与安全危机,民宿的安全性更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而对于平台而言则被动陷入了一场房源的争夺战。目前,途家在国内拥有超过80万套房源;蚂蚁短租拥有超过30万套房源;木鸟短租拥有超过50万套房源;小猪短租在国内拥有超过25万套房源;榛果民宿拥有超过15万套房源;Airhnh在中国拥有超过15万套房源。房源争夺一直十分激烈。速途研究院分析师李楠认为,由于国内短租消费还处在务实消费向体验消费转型阶段,房源仍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房源要想做短租,地段要求很高,这也是目前闲置房源参与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客观上也加剧了核心房源争夺。

亟待“自律”、“监管”

对于在线短租这一新业态,很多业内人士呼吁,在支持其发展的同时,也要以法律和管理帮助其健康成长。

速途研究院根据用户调研显示,交易安全和平臺监管能力强成为了用户最看重的因素。短租房相比于传统酒店和快捷酒店来说灵活性更强,不足之处就是安全性和平台的监管能力有待提升,因此短租一直处于很尴尬的局面。接连曝出的短租丑闻更是让用户心生疑虑,因此,接下来的时间里在线短租平台要明确自身责任,加强平台监管能力,增加用户的信任度。

5月15日,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共享住宿专业委员会,并发布了《共享住宿行业倡议》和《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共享住宿专业委员会是我国共享住宿领域首个行业交流与研究平台,旨在推动共享住宿行业服务标准化,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对于在线短租的法律法规,日本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今年6月,日本实施了旨在规范短租民宿行业的《住宅宿泊事业法》。日本“民宿新法”规定有意经营民宿者需向地方政府提交附带个人和房产信息等资料的申请,获得受理后方可合法对外提供住宿服务,未履行手续的民宿属于“黑民宿”。在此严格管控下,有逾上千家违法民宿被下架,行业虽然受到冲击却也为其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也出台了加强短租市场管理的相关政策,分类设定建筑设施、消防安全、经营管理的标准,相关部门发放经营许可或准予申报登记。此外,在标准化运营、提高安全性等方面,不少短租平台也开始重视和发力。近期,途家发布的如“AR看房”、“百米导航”等一系列新功能里,途家与公安系统打通,实现身份认证和人脸识别的功能。途家网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一功能不仅可以保障用户安全人住,也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民宿的合法化。

有专家指出,短租平台可以通过财产、人身安全保障方案及身份识别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房东、租客个人信用档案登记制度和规范的个人信用评估机制,交易双方可以根据累计评价和信用评级来进行双向选择。“我还是不太担心住宿分享在中国的未来”,小猪短租联合创始人兼CEO陈驰说,市场发育到一定阶段,挫折是难免的。尽管短租行业要经历新陈代谢,监管政策的出台与行业规范的早日制定却有利于行业日后的成长。他表示:“共享平台作为一个新的模式,挑战了原有运营的方式,还是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与立法监管,这个是我们经营五六年之后深刻的体会”。

猜你喜欢

短租途家房源
在线民宿首次出租间隔时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信号理论视角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短租行业合法性
途家网:旅途中的家
神龙二手车中心智能租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