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

2018-10-23刘勇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实施策略初中化学

摘要:高效的化学课堂不仅可以触发学生深刻理解化学新知,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更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整合积极因素,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笔者以为,我们教师要以问题为突破口,优化问题导学,从而点燃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神采飞扬,尽情展示,达到有效引导、巧于点拨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导学;实施策略

新课标的实施,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采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问题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最有利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注意利用问题进行导学,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积极思考、分析,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

一、 问题导学,激发思维能力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有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总是问题不断,正是出现的这些问题,激励着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地求索。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来导学,精心设计出问题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达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初中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时,很多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相应的实验演示,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观察时毫无目的性,多数就是在看热闹,学习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师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就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指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时有任务性和目的性,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向学生提出:a. 在操作的过程中,你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b. 为什么红磷会在空气中燃烧?发生的又是怎样的化学反应?c. 在燃烧完毕后,为什么会有红磷剩余?d. 什么原因使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的,可上升的幅度又不是很大?能否猜测一下剩余的气体有怎样的性质?有了这些问题,教师开始操作,这时学生就会更加仔细地观察,而且也会有目的地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思维紧紧集中到了问题上,注意力更加集中,这对学生的深入学习有很大帮助。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为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锁定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問题导学,培养探究能力

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使学生随着问题的解决,获取到化学知识,但是前提是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最好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进行引导,以问题加时间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教学初中化学《物质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先把物质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讲述给了学生,但并没有具体提及究竟要如何做,才能使物质燃烧起来。这时教师话题一转,要求学生去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三个都同时满足还是满足两个就可以。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和必需物品:烧杯、冷水和热水、白磷、新制取的氧气,对教师提供的物品以及燃烧条件进行思考、探究,要如何实现条件的验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学生先把冷水放入烧杯中,然后把白磷投入到冷水中,再将事先准备好的氧气通入水中,结果白磷没能燃烧起来,由此学生得到只有燃烧物和氧气是不能被点燃的。接着把热水放入烧杯中,把白磷投入其中,结果学生发现白磷也没有燃烧起来,可见只有温度达到着火点和燃烧物也不能燃烧。学生这时向热水中通入氧气,发现白磷这才燃烧了起来。这时学生再次对实验重新回顾、总结,给出了最终的答案:要想燃烧,燃烧物是必不可少的,还要有温度和氧气,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给出的结论做出及时的评价,并再次强调:要想物质能够燃烧起来,三者是不可或缺的,那么要灭火呢?学生再次打开思绪进行思考,过了一会儿,有学生就提出:只要切断其中之一就能实现,比如可以用沙子掩盖,这样就切断了氧气的供给;随即也有学生提出可以用冰块,以降低温度阻止燃烧……教师的问题再次掀起了课堂的探究高潮,在问题—探究—解决的过程中,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探究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衡量,是学生化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探究,为学生创造自由、和谐的思维空间和时间。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课堂效率,构建有效的课堂。

三、 问题导学,构建知识体系

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问题进行分层次处理,把比较难的问题进行拆分,从几个简单问题逐渐深入,这样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使学生随着问题的解决,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有效的化学课堂。

如在教学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时,由于教学内容涉及的是几种重要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几种金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因此教师就为学生设计了层次性的问题:a. 这几种金属从物理性质可以如何区分?(如颜色、状态、溶解情况)b. 是否导电?家里所用的电线都是什么材料的?为什么使用这种材料?要如何用来证明金属导电性能的高低?c. 从化学性质角度,能在空气中进行燃烧吗?能否与日常食用的醋进行反应?这些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思考的内容,这样全班学生都能进行思考,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走入学生中间,适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这样就使学生讨论、交流的效果明显提高,随着学生交流的不断深入,对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体系有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思维水平,在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为学生提出层次性的问题,使学生在阶梯性问题的引导下,能够进行积极的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成功地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

总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从新课标的理念出发,利用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养成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化学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

刘勇,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实施策略初中化学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