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政治教学中要践行道德与法治的培养

2018-10-23方泽辉

考试周刊 2018年92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初中政治

摘要: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道德法治观念的形成大多都在于思想政治教学课程中,因此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对道德法治教育多进行渗透,帮助学生在人生初期阶段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

关键词:初中政治;法制教育;法制教学

在初中这一青少年重要的成长阶段中,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且应当义不容辞,一名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程优势,结合教学教材,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成为一名品行兼备的青少年,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者的一员。

一、 教师当以身作则,不断进步

对于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形势,教师更应当不断前进,提高法制观念,强化自身法制素养。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不仅要熟练掌握课程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基础知识,更应该丰富自身,强化自身。对于必要的相关法律知识应该进行系统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身知识储备,逐渐形成一个对法律较为系统的认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法制教育的教学效率。在日常政治教学中,也应当合理巧妙地结合课本渗透法制教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当今素质教育的飞速发展,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出大胆革新,认识到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和道德观念培养的重要性,摒弃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改变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要让学生在理解且认同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树立良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也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法律知识学习,使得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如多安排法律知识相关培训活动,邀请法律相关从业人士举办讲座,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二、 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教学形式,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根本途径。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应当是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互相交流,共同进步。教师应当处理好课堂授课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习,初中政治教学,应该展现教师的思想觉悟和对教材的理解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将政治学科中学生觉得比较难懂、较难理解的理论性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互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增强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趣味性和深刻性,这样才能激发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思想政治学习时刻在自己的身边。

传统课堂教学中,大多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然后记笔记,课后进行记忆,做题训练,这种过于古板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学习的新鲜感,甚至厌烦,从而无法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中应该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应该有所收获,有所进步,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趣科学的教学互动和创设丰富的课堂环境,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的作用,积极参与知识的讨论探究,沉浸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究,让学生在互动探讨和交流中体验到教学乐趣,加深对学习知识的理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注重方法,丰富教学

1. 结合教材内容,强化法制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很多体现道德观念重要性的地方,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比如,让学生就知识相关案例进行探讨和辩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利于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点,也能够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所了解。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都是经过教育局精心编制的,是符合青少年成长的。比如,课本上的生命权、隐私权的相关知识,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他们在成长阶段需要学习的。

2.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现阶段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等信息科学技术的现象普遍存在,可以将知识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初中生来说,法律观念和知识都比较抽象,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法律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学习宪法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播放幻灯片,引导学生观看宪法的创立过程,提高学生对宪法的认识,明白宪法的特性、作用和地位,进而加深对宪法的理解。

3. 综合体验式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首先要加强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认知,其次还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法律来源于实际生活,也必将应用于实际生活。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对这些话题展开讨论,得出并发表自己的结论和看法。教师也要采用鼓励教学,鼓励那些積极参与讨论探究的学生,对于不太主动、学习心较为消极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引导和关怀,帮助他们融入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来。

四、 道德与法制教育生活化

初中政治课本中的法律知识内容都是教育专家根据中学生认知水平,选取贴近生活实际的案例素材,并且进行精心打造,这对于初中政治教学有着很大的便利,例如在“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知识点教学时,其中父母和老师在未经过学生本人允许的情况下看学生的信件、日记等私人隐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较为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让学生进入假设情景之中,设想自己是当事人,会用什么方式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指导学生翻阅教材并进行讨论,通过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老师和家长的做法虽然合情但却不合法,首先对老师家长的做法做出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引入法律知识:隐私权不容侵犯,并且强化了隐私权应当受到保护这一法律概念,然后要教导学生全面看待和认识问题,应该理解老师和家长如此做法的良苦用心,完全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而着想,双方应互相理解尊重,多进行沟通交流,达成共识。

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拥有一颗善良、明是非的心,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学生内心要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且在日常行为中践行,这才是具备道德品质的表现。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致内化道德准则从而获得道德品质的培养。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注重学生的一言一行,鼓励宣传好的人和事,对那些做错或者有犯错倾向的学生及时加以疏导,以防患于未然。

五、 结语

初中阶段处在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知识、培养德行和建立法制意识的黄金时期,教师应当借助初中政治德育和法制教育的相关教学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体现思想政治学科较强的实践性和生活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实际生活与政治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教材中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政治教学的生活化。还要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培养发散思维,启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加强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顾熙明.加强道德法治教育做品学兼优文明人[J].考试周刊,2018(13):11.

[2]陈海军.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课堂的几点策略[J].教师,2017(34):26.

[3]孙芹.基于初中政治教学的学生法治意识培养[J].学子(理论版),2015(15):39.

作者简介:

方泽辉,广东省揭阳市,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寄陇学校。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初中政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体会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现状与创新途径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