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事前、事中、事后入手分析基于供应链视角下的应急物流

2018-10-23吴小洁黄赛金姜方桃

价值工程 2018年31期
关键词:运作突发事件供应链

吴小洁 黄赛金 姜方桃

摘要:供應链上下游企业面对应急物流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充分合作及分析,这对提高供应链整体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减少损失并达到最大盈利化非常重要。在供应链的视角下分析传统的应急物流机制的现状,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其运作状况的合作性、连续性、实效性、低成本等方面提出优化改善。

Abstract: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enterprises in the supply chain are fully cooperate and analyze in the face of emergency logistic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even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overall response of the supply chain to emergencies, reduce losses and achieve maximum profit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emergency logistics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chain, and then proposes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aspects of cooperation, continuity, effectiveness and low cost.

关键词:供应链;应急物流

Key words: supply chain;emergency logistics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31-0116-03

1 从事前、事中、事后入手分析传统应急物流所存在的问题

1.1 事前

预防和警示机制的不完善。

传统应急物流更侧重于在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进行补救型应急处理,由于技术设备和科技方面的局限性,我们一直很难预测天灾人祸。不过相关政府一直在建设国家预警网,这些年在预警上取得了关键性突破,特别是地震方面,2017.8.8.21时四川九寨沟发生了7级地震,当天汶川电视台弹出40多秒地震预警倒计时,2017.2.6台湾高雄6.7级地震,预警系统发出50多秒的预警信息,这为老百姓和企业赢得了数秒宝贵的避险时间。完善的预警机制可以说是未来突发事件的“救命神器”。

1.2 事中

1.2.1 应急制度不完善,运作效率较低

一旦应急事件发生需要高度响应的应急机制,需要能满足实施快速响应的操作性,而从我国传统的行政机构来看,各参与部门存在各自为政、职责交错、相互推诿的现象,其中有些部门人员主动意识和专业素养并不强,这就暴露出业务流程衔接不紧密、交接工作冗杂多余、信息交流不畅等弊端。这就很大程度上导致应急制度的执行效率大大降低。另外,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应急规划,但这种规划更偏向于指导性文件,其对于参与其中的应急物流运作机构不够了解,各方也就没能够形成有效的衔接,这一方面也导致了应急制度的可操作性降低。

1.2.2 应急物资的库存种类和数量不足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将导致原材料供应发生中断,从企业来说,其留有的最低生产经济批量,只能保持段时间的生产要求,而应从政府来说,除了少数地区,很多地区都没有建立应急生活必需品储备库,就是建立储备库的地方,储备品种也很有限,所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救灾储备物资远远不能满足应急物料的需求。

1.2.3 运输配送基础设施的不完善

与常规物流运输相比,应急事件一旦发生,运输的需求量会突然增大,并且时间分布高度集中。我国交通运输网络虽已基本成熟,但不可避免的存在地域差异,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某些地质复杂的自然灾害多发区,而突发事件可能造成道路关闭或拥塞,此时铁路公路的利用率会降低,而航空运输经济支出较大,这就加大了应急物资到达应急区的难度。

1.3 事后

监督评价系统的缺失。

良好的运作机制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监督机制的基础上,传统应急物流事中由于时间的紧迫性,运作机制运作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容易被忽略,事后人们更多关注的还是在事件的结果上,也忽视了对运作机制进行各方面的评价,所以存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机制缺失的现象,甚至会造成应急物流运作中的不规范、违纪违法的现象。

2 基于供应链研究应急物流的必要性

在供应链的视角下,根据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通过对供应链环节中的快速响应能力、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高效流动、组织协调、动态适应等方面的集成优化与整合,达到面对突发事件时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快的速度恢复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尽可能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类损失。

2.1 实现目标

供应链活动是环环相扣的链性活动,其将物流及企业的全部活动作为一个系统的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以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现代物流的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客户最大的满意,应急物流的基本目标有快速响应和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流动,实现这些目标有赖于以供应链整体思想为主导,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实现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并通过相应的合作平台,将供应链上的各企业进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从而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率。

2.2 暴露问题

供应链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紧密联系的闭合链,就像自行车链条一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而传统的应急物流运作机制确实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诟病,从供应链的角度研究应急物流,把系统化、整体化的思想融合到应急物流的运作机制中,可以暴露出应急物流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方可实现进一步优化。

2.3 整體优化

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从产品生产为起点,到用户最终消费为终点,这其中会发生很多应急情况,而发生的应急事情也往往伴随着物流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高级阶段,对于传统的应急物流来说,对其运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想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以供应链的视角,从更宽广的层面对整个应急物流的各个环节的运作状况进行审视。

3 从事前、事中、事后入手分析基于供应链视角下对应急物流体系的改善

当然企业作为独立的盈利主体,供应链上各企业都会追求自身利益,更多的避免自身的风险,如果供应链上的企业管理者不能把握适度适当应对,就可能对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损害。

3.1 事前预防管理

3.1.1 对供应链体系的评估,制定预防管理策略

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在应急事件发生之前通过对供应链各企业风险分析与关键节点的识别,制定适当的预防管理策略,并配合高效的预警系统,及时预防、控制、预报。在此阶段,供应链上各成员要相互合作,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在运营过程中突然中断时对整个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及扰动的关键点,再根据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式对关键点的损失成本和机会收益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在平衡成本和危险的基础上,建立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和预警机制,制定一系列的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应急物流人员,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

3.1.2 精兵简政,优化组织

为了实现应急物流的快速响应和快速执行性,整个供应链结构要避免冗杂尽量精简以节约运作过程中各个组织之间的转换时间。企业之间也必须保持业务过程的一致性,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对业务流程的重组与改进,对采购、生产、制造、运输、配送等方面采取跨企业的平行管理,消除多余的链接工作,加强企业间业务流程的紧密性。

3.1.3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

中国国家标准局的相关文件对可靠性定义为: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供应商的供应能力有限,但可靠的供应商在生产上具有柔性,针对订单数量和事件状况可以调整工艺的流程,获得更大的生产效益。某些重要零部件的供货商是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对于此类部件供货商的选择,应该选择多个并联的而非单个串联的供应商。另外,对于独家供应的供货商,一旦供应发生中断要立刻寻找在技术上可替代的供应商,通过可代替的产品技术信息和设备,在其它供应地进行规模生产,迅速改变生产设施和加工的模式,并加强对产品需求激增的控制,再运输配送上采用多种运输方式的配合,以减少短期内供应中断的风险损失,保证长期的供求稳定。

3.2 事中应对管理

3.2.1 利用应急信息交流平台,确保对内对外信息通报

应急供应链的目标之一是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流动,信息流动时间的缩短,意味着整个应急供应链运作的时间也缩短。突发事件发生,供应链最重要的就是快速反应、高效沟通、共同协作、积极应对,利用有效的应急信息交流平台,对应急信息进行有效的集成和整合,对内实行资源共享,对外进行信息通报,力求将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全面性和长远性来看,供应链上各企业应该将交流合作关系形成一种常态化,突发事件发生,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和各企业内的各部门都要团结一致、积极探索,确定解决办法,根据已有的经验和事件的性质分析判断,确定解决方案,尽快实施,严格执行。对于内部员工也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沟通手段,做好其思想工作,以确保应急措施积极主动地切实执行。

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对供应链系统的内部企业产生影响,也会对外部的公众产生心理和社会舆论方面的影响,对外界需要做好第一时间的讯息公布,一是对受到损害的人们表示关心和慰问,二是告诉公众将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补救,以此安抚民众情绪,同时在维护企业形象上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3.2.2 充分运用应急物流中心的预测、储备、转运和配送能力

应急物流中心是指国家或地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或重大险情中,为做好救援物资的筹集、运输、调度、配送等工作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特殊地点与组织。应急物流中心地点一般选择在灾区附近或者灾区内部建立,在重大应急事件发生后,所需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段时间内剧增。应急物流中心在前期做好相关物资需求的预测之后,利用相应的信息平台对供应链上的物流企业进行交流管理,将由外部运入的大批量少品种物资经过必要的处理工作,分类为多品种小批量,再分别运往各个需求点,这是一种对应急供应链流程的优化过程。另外,通过应急物流中心对物资进行暂时的储存、保管、挑拣再实现共同配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道路过于拥塞,缩短配送时间,提供运送效率。(图2)

3.3 事后监督管理

如果说由于应急物流的时间紧迫性,为保证应急物资的及时有效送达,在运行过程中对应急的各种流程实施绿色通道而不得不弱化某些监督管理的职能,那么在应急物流结束时,就必须要对整个过程重新进行合理的监督与评价,从完成时间、完成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比较在规定的技术、环境、设施等约束条件下实际所耗与预期所耗的偏差,对相比来说投入的应急物流专项资金数量较大的部门或组织实行延伸到各方面的审核跟踪和监管,根据结果对各参与方进行奖惩,这样才更有利于总结经验,近一步完善应急物流发展战略。

突发事件的发生可以使企业平时运营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暴露出来,在事后管理阶段,企业应该深刻分析问题所在,对整个供应链的关键节点进行必要的改进,进一步完善对供应链的管理。

4 小结

社会、企业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经常遇到各种突发的应急情况,应急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首先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传统应急物流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简析了基于供应链研究应急物流的必要性,最后基于供应链视角下,分别从事前预防管理、事中应对管理、事后监督管理三个角度分析对应急物流体系的优化改善。供应链的思想、理论、方法为传统应急物流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把整理化、系统化的思想融合到应急物流的运作体制中,有利于我们对应急物流整个体系取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姜方桃.供应链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09-210.

[2]王传涛,李宝文.供应链突发事件协调优化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8.

[3]韩松,谢慧.应急物流理论与实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张以彬,龙静.供应链中断风险控制与应急物流[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5]左小德,梁云,张蕾.应急物流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4.

猜你喜欢

运作突发事件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