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10-23许文婧
摘要:近些年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作为教学重点之一。在语文的整个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是占据主体地位的,所以阅读教学更应承担起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担。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整个环节都应该科学、高效。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核心素养;科学
一、 语文核心素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定要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内涵进行了解,同时教师应该掌握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的要求,这些基本概念及要求掌握之后教师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 相关概念、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且核心素养更多的关注学生培养的过程,而非关注结果。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可见语文核心素养是包含很多内容的,因而作为教师要更加努力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科学的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该通过优秀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对这些内涵进行科学的渗透,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语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因此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想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要做的更多,以下几个方面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的。
第一,语文教师要掌握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语文教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内涵的精准把握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前提,只有精准的理解概念和内涵才能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更好的渗透。
第二,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增加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界面,学到课本之外的丰富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语文教师来讲,一定要掌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才能在更合适的阶段科学的进行教学。
第三,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应多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表达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力的发展与完善,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这些同样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 阅读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阅读的定义的理解,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之一。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主要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两大板块,因此要从这两大板块入手,浅谈阅读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 现代文阅读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中包含思维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及语言运用能力,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多使用提问法进行授课,教师的提问要有艺术,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讲解要更精简,在适当的时候要进行点拨。
例如一位初中教师讲安徒生的《丑小鸭》时,先让学生回忆并复述《丑小鸭》的故事和当时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启发学生:现在你们都长大了,懂得更多,这时再读《丑小鸭》一定会有不同的见解。这样的引导使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说“逆境的成长会更美丽”;有的学生说“是金子总会发光”;最为新奇的是有一位同学认为这则童话宣扬的是西方的“宿命论”,因为丑小鸭生为天鹅,无论在哪成长最终还能成为天鹅,这样的观点和看问题的角度非常的新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路还是非常的清晰,并且敢于想象和联想,有时观点还会令教师耳目一新。
语文教学变得非常灵活,教学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思维力得到发展,在复述故事内容及回答问题时,语言运用能力同样得到了提升。其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搜集、占有、讲解和课文有关的内容。
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现代文虽然基本上不存在阅读方面的障碍,但是有些作品仍需要教师的精讲,否则学生接受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可能达不到要领。例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因为句义深刻,含义丰富,不进行精讲是不可以的,学生对主题领悟不深刻,教学目标同样不能完成。教师进行的精要点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 古代诗文阅读教学
古代诗文承载的是的是中国古代仁人贤士高尚的意志与情操,以及古贤人高远的志向与抱负。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是古代诗文中的经典之作,是经过时间的筛选留下的精华。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前提,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古代诗文阅读教学要达到目标。
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学习古代诗文时,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文化的能力。在古代诗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理清文道,这是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首要内容,同时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前提,这样才能达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古代诗文从形式上看,其语言形式是我们民族书面语言的最初形式;从内容上看,古代诗文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保留下来的,是必须进行学习与理解的,因此在学习古代诗文时首先要理清文道,文即语言,道即内涵,这样才能对古代诗文进行学习,同时更好的对文化进行传承和理解,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例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我们通过女主人公的不幸婚姻可以了解到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学生可以进行思考,思考古代制度及思想的糟粕之处,反思自身,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
学习屈原的《离骚》,除了学习屈原的写作特色,教师还可以介绍诗人的爱国情怀,可以激起学生对屈原这位爱国诗人的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国家的热爱,从而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教师在古代诗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对国家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占很大的比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使用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更为丰富的教学设计,以及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任务,因此一定要更加关注阅读教学。
參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刘飞,吴迪.语文核心素养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科教育,2016(33):42-44.
作者简介:
许文婧,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