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教学满意度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
2018-10-23王颜齐
摘 要:以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4-2017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和个别访谈,制定出适合本研究问题的调查问卷,使用SPSS19.0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本科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提出了优化策略。结果表明,本专业学生特征(性别、年级、班级类型)对学校满意度(包括总体满意度、学校学风建设满意度、专业培养方案满意度、专业师资队伍满意度、专业实践课程满意度)有不同程度影响。因此,分别从学生、教师和学校角度提出了提升本科生教学满意度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教学满意度;本科生;优化策略;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7-0181-04
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不同级别、类别的学校中接受学历教育的学生人数已达2650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20%,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李国超,2015)。在过去连续5年里,国家给予的财政性质的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超过了4%,然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韦洪涛,2016;袁权龙,曾晶,2015)。近年来,学术界和教育人士对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的研究也非常多(王颜齐,2017;丁澍等,2015;陆云,吕林海,2015;陈治,霍小雨,2014;熊华军,马大力,2013)。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国家级别的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此专业学生教学满意度的调查,找出教学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针对问题设计优化对策,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以期为后续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的修订和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4-2017级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向大学四个年级的学生共计发放了360份调查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数量为34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具体样本情况如表1所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大量查阅文献和个别访,了解研究需要收集的有用信息,设计出有针对性、有效率的问卷,以期获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满意度的具体情况。本问卷将评价主体——学生按不同特征分類,主要分类标准有性别、所在年级和班级类别,按班级类别我们把学生分为拔尖班和普通班。我们对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14-2017级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自己所读专业的教学满意水平。对回收的问卷我们进行筛选,筛选出有效问卷,然后利用SPSS19.0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具体点统计分析方法来看,本文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一)对教学总体满意度
本研究通过学生对“你对自己所在专业教学满意度的评价”的回答来衡量学生对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设置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满意度指数为M,设本次调查中调查学生人数为S,回答“非常满意”记为A,回答“满意”记为B,回答“一般”记为C,回答“不满意”记为D,回答“非常不满意”记为E,那么:
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在调查的样本中,虽然表示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满意、非常满意和一般的学生占85.1%,但是认为教学一般的同学超过了50%,M值仅为26.3%,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教学相对满意,但学校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去为学生提供更为满意的教学。
本文根据所调查的样本对象的不同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利用SPSS19.0分别就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班级类型的学生是否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满意度有显著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不同年级、性别和班级类型的学生对本科生教学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
针对男生、女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3结果表明学生性别对教学满意度是有显著差异的。表4统计结果显示,男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均值为2.98,小于女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均值3.21,即女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满意度要比男生的评价高。这一结果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女生的自主学习性比较强,能在上课之前好好预习,课堂上用心听讲,下课后能及时复习和按时完成作业。经独立样本T检验,即拔尖班和普通班对教学的满意度是有显著差异的,拔尖班的学生比普通班的学生对教学表示更为满意。如表4,拔尖班对教学满意度的均值要比普通班的大,即3.40>3.02。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拔尖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能更好地完成课程任务;二是拔尖班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对个人以后的发展更为明确;三是拔尖班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学生更易获得老师的关注和辅导。
由图1可知,除大学毕业年级的学生之外,其他年级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都比较高,学校的教学基本能达到他们的要求,而教学满意度的得分情况在大四学生中就相对较低。另外,调查也显示,大二和大四年级学生之间的教学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大三和大四学生之间的教学满意度具有显著差异,而其他年级学生之间的教学满意度不具有显著差异。大二、大三学生对教学更为满意主要是因为学校给这两个年级安排的专业课要相对多一些,学生能在课堂上学到更多专业知识,从而更有成就感;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大一的学习之后更加适应大学的教育方式,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和大学教育方式的学习模式,从而学习得更加轻松。因此,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对教学较满意。
(二)对学校学风建设的满意度
由图2可知,本科1-4年级的学生对学校学风建设满意度的均值均在3左右,学校男、女生对学校学风建设的满意度分别为2.98和2.86,拔尖班学生和普通班学生对学校学分建设的满意度分别为3.38和2.82,这表明不同特征的学生对学校学分建设一般满意。经相关分析,r=-0.186,学校学风建设的满意度与班级类别显著相关,而与学生所在年级和学生性别的相关性不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学校的学风建设的感受不会因为学生的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而造成不一样的结果;而拔尖班学生和普通班学生对学校学分建设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别,这主要是拔尖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更高,能给自己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因此他们对学校学风建设的满意度高。
(三)对专业培养方案的满意度
由表5可知,学生对专业培养方案的满意度为3.24,即学生对学校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是认可的。对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班级类型而言,只有班级类别对专业培养方案的满意度的影响显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学校给普通班和拔尖班在专业培养方案上有区别,对拔尖班的课程安排较丰富;二是拔尖班的学生较普通班的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学校的培养任务。
(四)对专业师资队伍的满意度
学生对专业师资队伍的满意度为3.21,即学生对专业师资队伍比较满意。由表6可知,因为年级和班级类别对师资队伍的Sig.(双侧)都小于0.05,说明年级和班级类别的不同会对专业师资队伍的评价产生显著影响,而性别对这一对象的评价无明显差别,如表6所示。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专业师资队伍的要求有差异;相比普通班的学生,拔尖班的学生能更主动、更多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因此对专业师资队伍的满意度更高。
(五)对专业实践课程的满意度
由表7知,学生对专业实践课程的满意度为2.99,相对较低;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专业实践课程的满意度的影响不大,这说明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认为学校在专业实践课程的安排上有所欠缺;而不同性别和班级类别对专业实践课程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且班级类别的影响程度更大。这主要是因为男生比女生更愿意进行实践活动,而不喜欢单纯的看书、听讲和写作业;拔尖班的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人生规划,他们对自身的要求要更高,因此他们也对专业实践课程的要求更高,所以,相比于普通班学生而言,他们对专业实践课程要不满意一些。
本文就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教学是不是满意的测度分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将评价主体——学生按其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性别、年级、班级类别;第二,我们对满意度测评从对总体满意度、学校学风建设、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师资队伍和专业实践课程这几个方面来测度。纵观本文的统计分析结果,班级类别对总体满意度和各方面满意度的影响明显,而学生所在年级和学生性别对教学满意度产生的影响较小;对于学校学风建设、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师资队伍和专业实践课程的满意度差异不是特别大,其中满意度最低的是对专业实践课程的满意度。
这表明:第一,学生作为教学的接受者,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对自身的学习要求对教学满意度评价的影响显著;第二,专业师资队伍的满意度不高,这说明学生对师资队伍的要求还为得到完全满足,专业师资队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第三,学校作为提供和安排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学校学分建设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安排实践课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影响教学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三、提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满意度的优化策略
(一)基于学生的角度
第一,了解专业方向,明确学习目标。为了提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满意度,学生作为教学的评价主体,学生自己内在的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主动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了解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是学什么的,明确在本科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大学毕业时面对就业、继续深造和出国时该如何决策,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
第二,遵守教学要求,端正学习态度。上课前,学生需要做好预习功课的准备;课堂上,学生要做到认真聽讲,积极与老师互动和交流;在课后,学生更要自觉学习,及时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学校的教学安排,培养自己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培养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选择所学专业之前,学生应该通过各途径去了解各专业的相关信息,确定好哪一个专业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是自己真正想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所学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如果学校政策允许,家长同意,学生可以转专业;如果各种条件不允许,那么学生应该多挖掘这个专业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总之,学生应该对自己所学专业充满好奇和激情,这样才会有一个快乐、有效率、良好的学习过程,从而让学生对学校的教学越来越满意。
(二)基于教师的角度
第一,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如今,社会不断发展、科技飞速进步,知识也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不断更新。老师不能还使用多年前的书本和PPT来进行教学,而要与时俱进,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了解学科的科学研究动态,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本专业学术前沿动态有机结合,增强教学能力;另外,教师不仅仅需要学习和掌握自己专业的知识,还应该多学习和涉猎相关专业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做到授课既有深度又有一定的宽度。
第二,探索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特别是对我们的大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应该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和内心真实的想法,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将所要传授的知识教给学生,还要能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有兴趣去听课,接受知识,甚至于做到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学习讨论,最后解决问题。
第三,教师要在课后有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要不断地思考和总结。因为,教师面对的学生每一学期、每一年都是不一样的,老师应该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要求和特点,制定有特色的教学方案。唯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新一代的人才。
(三)基于学校的角度
第一,优化大学环境,加强学风建设。大学是学生由以前完全由家长和老师带领的高中学校环境向自我管理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的自我约束、管理能力还有待提升,所以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学生通过感受学校的环境和学风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样达到提升本科生教学满意度的目标。
第二,设置合理、高效的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实践课程。学校应该摒弃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不但让学生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参与实践,学会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以便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第三,给予学生必要的专业介绍的教育。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各项要求是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学校教学的满意程度的,因此,学校应该对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进行新生教育,让他们对自己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应该学会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技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有所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合理地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
第四,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要建设更加公开的教学管理平台,广开言路,多方听取学校教师和各年级学生的心声和意见,比如可以设匿名邮箱或网上交流平台等。对学生和老师的要求认真考量和思考,合理的、可行的要求学校应予以满足,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参考文献:
[1]李国超.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满意度实证研究——以H高校为例[J].高等探索,2015(4):67-74.
[2]韦洪涛.高校师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的评价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123-128.
[3]袁权龙,曾晶.关于高校大学生对学校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分析——以贵州省高校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136-140.
[4]王颜齐.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测评——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2017(3):74-77.
[5]丁澍,等.论本科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基于相关性和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11):55-64.
[6]陆云,吕林海.研究型大学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现状及其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基于南京大学的问卷调查[J].教学研究,2015(11):5-10.
[7]陈治,霍小雨.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研究——基于教师因素[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63-68.
[8]熊華军,马大力.本科教学质量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13(1):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