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路径探究
2018-10-23文小莉
文小莉
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政权稳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分析了青海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最后从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社团活动、校园媒体和师资队伍等五个方面提出加强青海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青海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4-0231-03
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思想根基和精神支柱,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国家安全、政权稳定和社会和谐,做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青海作为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更应该注重对青海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高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强化青海大学生的祖国认同意识、中华民族认同意识、中华文化认同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意识,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理论概述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意识形态,是一个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范畴。它的概念的形成是伴随近代西方哲学的兴起,在社会主义思潮中逐步发展,并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统治的庞大思想机器。意识形态,是指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观念体系和价值取向[2]。
(二)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
意识形态安全伴随意识形态概念而来,关于它的界定,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意识形态是国家“软实力”之一,必须重视对它的利用和维护[3]。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意识形态安全则是指保护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感与信仰,社会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表现出高度认同感与行为的践行。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民族、政党的兴衰成败。
(三)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涵
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国家的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将符合本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灌输给民众的过程[4]。其目的是为了使民众认同这种意识形态,并用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从而起到维护阶级统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的作用。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是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活动,维护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主导地位,使广大学生坚信党的正确领导,树立马克思主義信仰与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青海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青海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成效
1.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弘扬主旋律
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党的领导始终占有主体地位。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的光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5]同时还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遵循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方针[1]。近年来,青海省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体制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积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不断探索新模式,增强教育实效性
近年来,青海省高校在不断探索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新模式。比如青海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统领,着力构建了以“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网络教育+典型示范+民族团结”六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学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青年学生的思想风貌更加积极向上,取得了显著教育成效[6]。青海民族大学的“党员1+6”工作模式,即1个党员带动新生宿舍6名成员,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青海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作为抓手,积极探索和构建“国际国内大事进课堂、地方典型案例进课堂、学生实际生活进课堂、身边的人和事进课堂和公民素质教育进课堂”的“五进”和“读一本原著、写一封家书(一篇调查报告)、做一个专题PPT、参加一次知识竞赛(课堂演讲)、拍摄一部微电影”的“五个一”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方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实际、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感知、领悟和认同,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研究社会、服务社会的情感和能力,强化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7]。
3.逐步强化队伍建设,筑牢组织堡垒
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三大组织主体,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只有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工作水平,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才能做好。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队伍建设,2017年4月21日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把高校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阵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要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院(系)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向党组织靠拢。要强化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过硬的思政工作队伍[8]。近年来,青海省各高校也在积极加强教育队伍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工作水平。比如青海大学通过出台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制度和文件、各二级院系配齐思想政治工作专职副书记、聘用在读研究生为思想政治工作辅助管理干部、搭建思想政治工作六大平台等举措,着力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两支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骨干和善做思政工作的行家里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理论水平。
(二)青海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枯燥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但是一些老师缺乏战略眼光,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固守传统思维,没能将教材体系有效转化为教学体系,没有充分关注大学生当前关注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缺乏与学生必要的交流,缺乏情感和理性的引导与启发,一味简单粗暴地灌输,引起了学生的反感。
2.社会实践存在形式主义
社会实践教育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我们党在高校教育中长期实践出的优秀经验。无论是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是个人的社会实践,青海高校都比较积极踊跃,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比如暑假“三下乡”活动,虽然规模大,人数多,但是有些大学生却并不积极,活动时三心二意,经常处于“神游状态”。有些大学生甚至是消极对待社会实践活动,完全没有把心思放在实践活动中,千方百计逃避集体活动,期盼着早早结束。有些大学生虽然积极性很高,但实际上只把它当成一次游玩的机会,精神思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3.校园文化建设滞后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宝贵资源,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帮助。青海高校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校训校歌和网站、微信、微博、广播、报纸等宣传平台,也开展了许多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但是相对于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要求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些高校校园文化由于形式沉闷、内容空洞,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效果并不理想。
4.教育队伍素质不高
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党团干部、班主任、教师和辅导员等多方面的紧密合作,才能形成合力,成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助推器。青海高校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干部和教师较少,年轻的辅导员又无法担起这个重要的担子,再加上班主任和辅导员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无法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所以导致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青海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课堂教育——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渠道
第一,自觉坚定信念,厘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界限。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真信”是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保障。为了使学生在理性上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必须帮助学生解决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线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觀点和基本方法,哪些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第二,准确把握内涵,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在新时代,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三,精心选取内容,创新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和传授,要注意把握经典和时代的关系。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要处理好经典和时代、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把经典马克思主义学说与新时代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同时,要将学科前沿、动态及最新的理论成果引入课堂,增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校园文化——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着力点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文化积淀,是大学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锋更为频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9]。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贯穿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次,以培育大学精神为重点,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关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培育大学精神为关键。大学培育大学精神,要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指导,在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凝练学校的大学精神,并以这种精神来感染人、鼓舞人、改造人。最后,以特色教育活动为抓手,实现知行相统一。一是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依托,开展思想文化教育活动,以学生团支部、理论社团为依托,重点办好理论研讨会,同时深入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感悟社会。二是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三是以文明大学生评优活动为抓手,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社团活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新阵地
社团活动是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第二课堂。首先,要重视发展社团。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社团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宣传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社团作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新阵地,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制度支持,保障社会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正确引导。要建立完善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明确其主管部门和管理原则,提高社团指导老师专业化水平,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再次,要重视思想文化社团建设。要严格社团的审批与监管环节,防止学生社团的商业化、功利化和庸俗化,增加政治理论类、学术研究类和文化艺术类社团的数量,使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在高校社会团中开花结果。最后,要重视少数民族社团建设。发展少数民族学生社团,既能够宣传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又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化,为学习提供更多具体的帮助,促进他们身心协调发展,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选用政治素养高的指导老师,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鼓励他们为家乡、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校园媒体——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大舞台
当前,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加快建设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阵地,大力创新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传播力、影响力。首先,要着力推进传统媒体的改革。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校报、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弱,必须要与时俱进,加强改革与转型,增加更多新颖的形式、板块和内容,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吸引今天的大学生。其次,要大力发展校园新媒体。要充分利用微信群、微博、公众号、QQ群、论坛等网络平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和时政新闻发送到上面,并引导广大学生进行讨论,构建起充满正能量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网络平台。再次,要逐步完善校园媒体管理机制。高校要加大校园媒体建设,制定发展规划,吸引思想政治素质高的媒体工作人员,增强媒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要增加政治觉悟高的少数民族媒体工作人员,他们更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工作起来既方便又高效;要加强对媒体工作人员的监督,防止校园媒体的娱乐化、庸俗化倾向,使校园媒体真正成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
(五)师资队伍——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力军
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的影响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准确把握高校教师的思想动态,是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关键。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要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培养一支理论基础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加强高校教师行为规范的考核力度,把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和课堂的行为举止纳入考评体系,从制度上规范教师的言行,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授课有纪律;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注重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从身边树立楷模,不断促进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宣传思想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刘淑颖.当代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4]王静.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16-07-01].www.xinhuanet.com.
[6]构筑“六位一体”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N].青海日报,2017-
03-08.
[7]俞紅贤.强化思想引领形成整体合力不断开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DB/OL].[2017-04-30].http://www.qhu.edu.cn/jxky/28719.htm.
[8]王国生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化思想引领立德树人为新青海建设培育更多优秀人才[N].青海日报,2017-04-23.
[9]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