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北京冬奥会的使命传承

2018-10-23王恒利周文静王立燕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竞技北京

王恒利 周文静 王立燕

摘要:以继续发扬奥运精神,继承奥运使命,传播奥运文化,努力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目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立足于党和国家对体育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教育和科技要求,提出我国体育发展的新思想、新原则、新理念、新目标、新观念;回顾分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社會影响价值—积极影响、滞后影响,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奠定了基础;提出新时代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使命传承理论框架与践履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影响价值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8)04—0064—06

2015年,我国成功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北京即将成为世界奥运历史上首个集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于一体的举办城市。2022年北京冬奥会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成为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中国举办的第三次世界性的奥运赛事,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奥运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必将极大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也有利于向世界进一步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和平发展主张”。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及夏季残奥会,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科学技术、体育系统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立足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对我国体育发展产生的实际影响价值,结合《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健康中国2030》及《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要求,充分发挥奥运会影响力,汲取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经验,为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参考建议,实现奥运会价值影响传递。

1研究背景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简短的30个字,指明了我国体育发展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体育新理念、体育强则中国强的新方向、以冬奥会促发展的新驱动力,绘制了体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1.1党和国家对体育发展的新要求

1.1.1政治要求 各级政府应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全面发展体育事业的顶层设计,各级各类体育相关赛事或活动的举办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观的总体政治要求:以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为基本发展理念;以服务于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等为基本目标;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历史使命。体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

1.1.2经济要求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将体育产业发展培育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7107万亿元,实现增加值5494.4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8%;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为1.90113万亿元,增加值6474.8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9%,总体凸显出体育产业具有国民经济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2016年7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出台《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体育产业规模要超过3万亿,从业人员超过600万人,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O%”14j。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要发挥出其产业优势力量,明显带动与联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打造成我国新时代经济腾飞的新引擎、新驱动。

1.1.3文化要求 体育文化价值内涵的打造体现在三个层次:体育精神文化价值的核心层、体育制度文化价值中间层和体育物质文化的外显层。新时代背景下,体育被赋予新的精神文化内涵、制度文化内涵和物质文化内涵,对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1)精神文化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引领体育事业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教育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导体育基础建设。(2)制度文化要求:体育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法律规范为约束红线,遵循相关体育规章规则,合理开展体育活动。(3)物质文化要求:能够满足人们基本体育赛事或活动需求,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

1.1.4生态要求 作为绿色产业,体育应发挥自身行业低碳优势,倡导体育赛事、大型体育活动等节能节俭;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节约化、选材生态化、环境友好化;倡导绿色出行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体育的发展应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低耗高效、绿色环保、提质增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要求。

1.1.5教育要求 学校体育教育: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核心,达到体教结合的育人作用;群众体育教育:要积极普及体育健康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树立终身体育理念;竞技体育教育:处理好竞技与教育的关系,增强竞技体育运动员思想教育,建立较为完备的竞技体育教育体系,提升运动员综合素质。另外,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为奥运会输送更为全面更为专业的体育人才,还能够对接奥林匹克运动的主要教育功能,实现身体教育、精神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同时,奥林匹克运动作为特殊的教育方式也要积极融入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竞技教育当中,发挥身体运动教育的优势,实现体育教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互通互惠。

1.1.6科技要求 科技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也是体育发展的助推力。而竞技体育赛事的不断发展和竞技体育运动员水平的提升,对于科技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第一,体育领域的科技应用要扬长避短,取利去弊,以辅助体育赛事更具有观赏性、体育赛事传播途径或平台更多样化和便捷化、提升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等为主;第二,要借助科技手段使体育赛事更加公平公正性,杜绝“兴奋剂”等违法行为;第三,科技的应用也要求体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自身。

1.2新时代下我国体育发展的新动向

在体育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体育迈入新的历史发展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与动向,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体育发展新思想 新时代下,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体育发展的讲话精神,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为体育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坚持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定位,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创新体育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将体育建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1.2.2体育发展新原则 体育发展要坚持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立足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体的体育科学发展规律。

1.2.3体育发展新理念 体育的发展首先要立足于创新驱动,聚焦于体育理论、体育制度、体育科技、体育文化、体育形式等创新理念,形成多擎驱动的体育发展创新机制;其次是协调理念,充分发挥体育与经济协同作用,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联动作用,实现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及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推动地区区域间的体育联动发展与均衡发展;再者要融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体育生态型、环境型社会建设;再次开放体育市场,拓宽社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入驻,强化国际合作,借鉴先进的发展理念;最后立足体育发展为人民,体育发展离不开人民,体育成果于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

1.2.4体育发展新目标 学校体育转变体育课程观念,发挥体育育人功能;群众体育要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为主,普及体育运动,增强体育意识;竞技体育在提升竞技体育能力的同时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体育产业要承担起助力区域发展,实现区域产业联动效应的经济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体育文化建设中,扩大体育文化影响力。

1.2.5体育发展新观念 体育发展的基底是人的參与,人是参与体育运动的主体单位,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树立“终身体育”的体育观,实现体育与人、体育与经济、体育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体育观。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社会价值影响

回顾总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社会价值影响,能够发现奥运会对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态环境和科技等方面产生一定的社会促进作用,有助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继承与发扬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价值成果,进一步促进我国奥林匹克运动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同时,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滞留问题中汲取相关经验,有效规避与解决后奥运时代的发展问题。

2.1积极影响

2.1.1政治影响 奥运会伊始以来在提升民族与国家形象,增强民族与国家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国际、国家、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推动国际关系准则的形成,加强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和谐统一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奥运会汇聚世界上各国人民,共同参与体育赛事,共享体育带来的乐趣,有利于汉语、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加深国外对中国的认识与了解;体育赛事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国运动员以高水平的身体竞技水平在奥运大舞台上各显本领,北京奥运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更多的是组织者与服务者的角色,无不彰显出一个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大国形象。

2.1.2经济影响 一场盛大的体育赛事需要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场馆场地等建设以及其他相关投资,带来大规模的经济投资,联动相关产业发展外,还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举办阶段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已倾向于拉动消费,带动餐饮、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以及相关赛事传媒等高科技技术的发展;赛后阶段的经济效益是链条式持续的,比如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现在已经成功转型,成为集文艺晚会、赛事与旅游等一体的大型活动中心。据有关财政预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础投资等可达2800亿元,增加就业机会可达200万个,每年能够给北京市新创造100多亿元的GDP。2009年北京市统计局统计北京市2008年GDP总增加值10488.03亿元,包括第二产业(工业与建筑业)总增加值2693.1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682.07亿元,其中文化、体育与娱乐业的增加值293.92亿元,增速达29.4%。

2.1.3文化影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是展示了独特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为世界人民展示出一幅盛大的文化与体育的交融画卷。据统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仅电视观看人数就达40多亿,可想而知,以奥运会为载体的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2.1.4教育影响 竞技体育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核心是教育事业的起点与归宿,在展示体育的艺术美、竞技美,还附有不可或缺的教育价值。北京奥运会在提升公民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公德意识中起到了明显的教育作用;从奥运志愿服务光荣、爱国主义教育、奥林匹克超越精神三个方面论述了北京奥运会的教育价值,认为北京奥运会是一堂内容及其丰富、意义非常深远的教育课。

2.1.5生态环境影响 北京奥运会在申办时就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办奥理念,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主要承办主题之一。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在北京奥运会得到了很好的践行:(1)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化,从源头上做到生态化,选材选址建设要以生态环保为主;(2)奥运生态文明宣传,倡导居民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出行方式;(3)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条例;(4)利用绿色环保的高科技手段治理与建设生态环境。

2.1.6科技影响 2008年,北京奥运会,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为开幕式增添不少色彩,“科技奥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理念深入人心。据统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应用的高新科技达几十项,涉及电子产品、多媒体技术、铝合金材料等多个领域,其中开幕式中的中国古代书画卷轴通过数码灯的应用,产生了极好的视觉效果与视觉震撼力。

2.2滞后影响

2.2.1投入与产出问题 据有关财政预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基础投资等达2800亿元,而实际投入约3000亿元。北京奥运会真的盈利吗?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具体运营收入195.4亿元,支出194.1亿元,盈余1.3亿元。从具体营运费用上来看,北京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是盈利的,然而奥运会的其他产出价值包括直接产业价值与间接产业价值,较难计算,因此要综合考量衡量投入与产出比,北京奥运会的实际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关系,存在一定的比例失衡。

2.2.2奥运场馆赛后利用问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建设31个比赛场地场馆,如鸟巢、水立方、五棵松篮球馆等,据估算,仅“水立方”每年能耗和维护费用高达4000万元。高昂的维护运营费用,入不敷出的经济压力,迫使部分奥运赛后频繁出现场馆闲置,利用率低等问题。一些奥运场馆建设初期缺乏相应考虑,设计单调,场馆功能单一,过度追求场馆设施的外在宏观,造成高成本运营维护;同时,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之初是以服务于大型体育赛事为宗旨,赛后缺乏相应的大型体育赛事的承接,小型赛事又因其高昂的维护与运营成本而承办不起,造成大型体育场馆的资源浪费。

2.2.3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等结合问题 北京奥运会后,国家奥林匹克中心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旅游功能等开发程度仍显不足。(1)奥林匹克文化功能开发不足,缺少集奥运文化历史展览、休闲娱乐、阅读交流、体育创意设计于一体的文化复合实体店;(2)奥林匹克博物馆、奥林匹克科技馆等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不够紧密,没有发挥出奥林匹克公园的教育基地功能;(3)鸟巢等奥运场馆组成的奥林匹克公园成为旅游中心,但旅游参与项目较少,场馆+旅游的融合模式相对单一,主要是建筑式的观赏旅游,缺少场馆、体育、文化等融合的参与式、体验式旅游模式。

2.3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经验总结为:第一,实现政府支持、重视与群众广泛参与的对接;第二,实现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对接;第三,注重城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对接;第四,实现西方文化、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冬季奥运会虽不同于夏季奥运会,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我国有信心、有能力去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最初的赛事筹办阶段的初始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到举办期间的赛事运作管理,及赛后各方面工作的总结报告,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独特的城市资源优势,作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办奥基础。政治基础:坚持非政治化的办奥原则,绝不允许任何国家或地区以任何政治借口诋毁、威胁,强调奥运会的非政治文明形式,积极倡导和平主义、人文主义的奥运价值观;经济基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彰显出我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有能力、有实力承办并办好奥运会,同时奥运带来的经济效益又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巩固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文化基础:奥林匹克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北京奥运会继承了奥林匹克文化,更完美地結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以沉淀的文化积累、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了奥林匹克文化,发扬了奥林匹克文化,北京奥运会的文化继承与发展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树立了榜样,奠定了文化基础。

3新时代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使命传承践履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带动消费、增加就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全民健身、普及冰雪运动、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3.1 2022年北京冬奥会使命传承理论框架

2022年北京冬奥会使命传承理论框架是指导冬奥会发展的总体思维导向,总体布局我国冬奥会的赛事过程,应围绕着核心指导思想建设:首先,冬奥会要坚持突出中国特色,用现代化成就辅助冬奥建设;其次,要重视冬奥的持续价值,杜绝为办冬奥而办冬奥的想法;最后,冬奥会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服务于体育强国建设、全民健身战略,加快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另外,应坚持基本办奥原则,融入先进的办奥理念: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生态化、可持续化,杜绝“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冬奥要全民参与,成果要全民共享。要借助于冬奥平台,普及冰雪运动,宣传冰雪故事,壮大冰雪人口;抓紧冬奥机遇,转变以国外冰雪装备品牌为主的现状,打造高质量的冰雪品牌,积极发展冰雪相关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利用媒体宣传充分发挥冬奥效应,为“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以及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贡献。(见图1)。

3.2 2022年北京冬奥会发展核心框架

目标层是指我国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宗旨是为了体育强国建设,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核心层,是通过冬奥会的举办,实现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冰雪运动开展,普及群众冰雪运动,发展冰雪竞技体育;基础层则是通过特定的评价方式来预测或估算冬奥会的举办能够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教育和科技等方面带来多大的价值影响。整个核心框架具有系统性,目标层能够指导核心层的发展,核心层又能影响基础层的变化,基础层最终又促进目标层的实现。(见图2)。

3.3 2022年北京冬奥会使命传承践履建议

3.3.1前期筹办阶段 国外冬季奥运会的赛前筹办主要关注于筹办过程的核心领域,包括外部保障、内部控制、赛事运行和项目管理;赛事筹办的关键问题,包括社会责任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历届冬奥会筹办经验借鉴等。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历届冬奥会筹办经验,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积极借鉴正向影响,汲取负面教训;第二,建立综合应急保障体系,能够及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第三,建立严格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管理制度;第四,做好冬奥会赛事宣传,志愿者选拔,普及冰雪知识,扩大冰雪参与人群;第五,鼓励社会资本入驻共同承办冬奥会;第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冬奥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体系。

3.3.2中期举办阶段 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要保证冬奥会赛事的顺利进行,做好各项基础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国运动员的接待工作,充分考虑到国家政治、文化等方面差异,合理安排饮食、住宿等;第二,做好冬奥赛事运行保障,包括外部安全保障与医务保障,内部机构保障与管理保障;第三,冬奥会赛事媒体管理;第四,裁判队伍以及志愿者队伍管理;第五,配备专业型管理人才,搭建专业化人才队伍。

3.3.3赛后利用阶段 赛后阶段是奥运会闭幕式结束后进入的后奥运时代,后奥运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奥运会遗产利用,奥运遗产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财富主要是奥运场馆等有形遗产,精神财富主要是奥运文化精神等无形资产。北京冬奥会遗产开发利用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充分挖掘场馆功能多元化,立足先规划,后建馆的长远大计;第二,赛后多承接冰雪体育赛事,对接职业体育赛事、国际体育赛事和群众体育赛事;第三,场馆经营应采用多业态、多主体的综合经营模式,延伸体育场馆产业链;第四,重视冰雪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依托场馆开展具有文化教育、精神教育的冰雪艺术节等;第五,围绕冰雪体育场馆,打造以冰雪旅游、休闲娱乐、观光游览、餐饮等为特色服务的冰雪小镇;第六,充分挖掘冬奥会明星效应,注重场馆冠名权、广告权、冬奥相关版权等无形资产的开发经营。

4结语

在新时代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在我国体育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履行”着重要使命,不仅有助于落实体育强国战略,还有助于促进全民健身战略。体育强国建设是举办冬奥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引领着我国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体育强国建设理念与过程都将围绕着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来设计与实施。冬奥会的举办不仅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会系列讲话精神和要求,还要重视其奥运价值与意义,坚持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的办奥理念,摒弃“铺张浪费”的办奥形式,树立奥林匹克新理念。借助于冬奥会的体育舞台,凸显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世界体育文化交融,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竞技北京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陕西体育赛事传播策略分析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成都市体育赛事旅游发展策略探究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电竞种植记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E生命力
北京,北京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