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理论视角下的现代人幸福观探析
2018-10-23尚楠楠
尚楠楠
摘 要:幸福观是主体基于“幸福”问题而形成的认知、理解、判断和抉择,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伴随着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冲突,主流幸福观导向出现偏差和缺位,主体幸福观存在普遍扭曲和缺失状况。现代人的幸福观呈现多元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标签化”的生活幸福观、“趋利化”的事业幸福观、“功利化”的人际交往幸福观三个方面。当代国人欲走出幸福观异化困境,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导向,以确立正确的幸福观;强化主体幸福观的教育和引导,以形成合理的幸福价值指向。
关键词:幸福观;异化理论;异化幸福观;幸福指向
中图分类号:B8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7-0037-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是国民幸福水平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伴随着国家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加深,现代人的幸福问题不断凸显,幸福取向亦存在严重偏差和扭曲。本文以马克思异化理论为指导,考察当代国人幸福观的异化表现,阐述其中的成因,提出纠偏之策,为现代人幸福观的确立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一、幸福观异化及其表现
(一)异化和幸福观异化
“异化”是一种人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创造物感到陌生的经验方式,即人与自身的疏离。人不认为自己是本身行为的创造者,反而将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后果当作自己的主人,进行顶礼膜拜。“异化”一词过去是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指精神不健全的人,到18,19世纪,开始用来分析论述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黑格尔强调“自我意识”,提出精神异化的理念,他认为主体和对象物的关系是意识经过发展、演变、异化的结果。费尔巴哈则将视线从绝对精神投向了人本身,从生物学角度的“人”出发,提出人本质的异化理论。他指出上帝或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产物,揭示了宗教神学对人精神的摧残和肉体的压迫。赫斯则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异化出发,提出了金钱即上帝的观点,揭示了金钱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统治地位。马克思批判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将异化的理论从精神异化、人的异化、社会的异化发展为劳动的异化,他认为劳动的异化是所有异化现象的根源。
幸福观异化是指社会主体关于幸福的定义以及幸福的获得方式等有关幸福问题的认识偏差,是主体受到社会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幸福观扭曲取向。现代人幸福观异化表明个人幸福价值追求的偏离,反映个人的认知、需要、欲望与获取幸福的能力和方式路径等方面存在的误区。就个人而言,幸福观异化不利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就社会群体而言,幸福观异化会冲击主流价值观、制约社会生活的良性发展。
(二)幸福观异化的表现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的自我异化、人同自身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的异化四个方面论述了19世纪资本主义世界的异化劳动的问题。在当今时代,异化现象依然存在,不仅体现在经济活动中,现代人的幸福观也呈现严重异化的趋向,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现代人的幸福观导向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标签化”的消费幸福观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马克思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51。劳动产品作为工人的创造物,却不能被工人驾驭,站在了工人的对立面,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工具,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存在。在当今社会,品牌商品由人所创造,却如同图腾,受人狂热推崇,成为衡量现代人生活幸福与否的尺度。不久之前,范冰冰的求婚钻戒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热议,众多网民把注意力集中到钻戒的大小上,讨论钻石的克拉数占据微博评论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代表我的心”等广告词为人所熟知,并成了幸福的流行指向。而在“标签化”消费充斥的今天,钻石的克拉数变成了爱情的象征,成为婚姻生活是否幸福的鉴定,钻戒成为求婚的标配,许多男生努力工作,省吃俭用,想用较大的克拉数来证明自己的真心,但却只是满足了许多女生的虚荣心。“钻石幸福”的背后映射出现代人盲目攀比、追求名牌、炫富等消费幸福观异化现象。消费主体与所消费的事物相疏离,物的功能性被相对忽视,圈层化的光环效应被无限放大,“标签化”取代了工具性,幸福由主观的心理感受转变为一般等价物。
2.“趋利化”的事业幸福观
在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中,人作为主体的作用者,不仅可以实现对物的制造、使用和支配,而且可以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获得幸福感,然而在异化劳动中,劳动丧失了本源的意义。马克思指出:“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有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1]55。择业和就业的原始意义在于个体价值感的获取,人在工作中获得尊严感,喜悦感和满足感,并通过职业发展实现自身理想,是个体获得人生幸福的有效途径。在当今时代,工作的意义发生改变,现代人的事业观呈现出两种异化趋向:一种是从择业目标来看,以薪酬为导向,忽略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业竞争演变成金钱的追逐赛,近年来出现的“新兴职业”——直播就是典型案例,为了获取高昂的报酬,众多“网红”以媚俗的方式来赚取眼球;另一种是从就业过程来看,以消耗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为代价来换取高薪资,众多职业病的产生以及以“富士康跳楼事件”为代表的职业悲剧都是事业观异化的体现。择业与就业变成追逐金钱的手段,工作的幸福获得感在异化中与金钱之间画上等号,现代人的事业幸福观呈现趋利化的景象。
3.“功利化”的人际交往幸福观
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异化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59。个人幸福包括人际交往关系的和谐,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体制下,现代人深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从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出现了一种普遍的社会态度——急功近利。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社会逐渐从“熟人社会”转向“生人社会”,以人伦为核心的差序格局被打破,公共生活的范圍无限扩大。在“熟人社会”中,商品交换是一种人情之间的变相禁忌,而在当今时代的“生人社会”,部分人早已忘却了最原始“人情”的考量,变成了冷漠的利己主义者。功利主义人际取向,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对功名利禄的过度追求与获取,人与人之间缺失了感情因素,被表面的友好所取代,在和谐的表象之下,更多的是距离和微妙的不信任感,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有用性”和友谊画上等号,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异化成了追名逐利的手段。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现代人从个人物质利益出发,一方面将人际交往作为获得帮助的途径,把结交的“朋友圈”变成了开拓事业的人脉资源;另一方面将“情谊有价,金钱无价”作为交友宗旨。友谊不是建立在个人爱好和相互欣赏的基础上,以情感交流的关系,而是异化为利益关系,这种极端利己主义的人际交往观体现了现代人功利化的异化幸福观。
二、幸福观异化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观冲突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变化的转型阶段,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造就了价值观的多元化,传统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激烈碰撞,多元化价值观的冲突进而形成了幸福观的多元化趋势。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儒家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处世哲学,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最高理想追求;佛家则主张修行成佛以普度众生,提倡帮助他人脱离苦海,到达极乐世界。此外,与现代人盲目追求主体物质幸福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将幸福更多地寄托于精神世界,注重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满足,无论是儒家“安贫乐道”的思想,佛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超越世俗的追求,还是道家“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的主张都体现了传统文化重视精神世界的幸福观。西方的“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提倡集体主义幸福观和重视精神世界的追求不同,享乐主义始祖伊壁鸠鲁说:“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2]103。蒙台涅则主张忽视精神追求,执着于肉体的快乐。享乐主义是个人利己主义的体现,过于重视感官刺激,忽视精神世界的追求。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提出了功利主义原则:“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2]82。边沁充当个人幸福的律师,以个人幸福为私有财产为名,将人们带入功利主义的深渊,将利益的满足伪装成幸福的外衣。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思潮传入中国,冲击了传统文化推崇的集体主义和重视精神世界追求的价值观,导致了功利主义幸福观和享乐主义幸福观大行其道,加剧了现代人幸福观多元异化的趋势。
(二)主流幸福观导向的偏差和缺位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是现代人流行的两种幸福观,市场经济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催生了现代人对物质和资源的极端占有欲。对不少人来说,占有资源不再仅仅是为了追求幸福生活,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同样带来消费的繁荣发展,销售主体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不断创新销售产品和销售方式,抓住人类对幸福的追求,给消费冠上幸福的名义,幸福变成了商品,进一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在眼花缭乱的消费环境中,现代人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欲望的不断满足当成幸福的追求,把物质享受作为幸福的唯一追求,而忽略了其他需要的满足。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指出真正的幸福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不仅获得物质生活的满足,还有精神世界的升华,这里的幸福不是单个人的幸福,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幸福,强调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统一。这种正确的幸福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之下,却逐渐被淡化。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主流意识形态关于幸福问题的集中表达,应当作为主流幸福观在国计民生的决策中起到导向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却被忽视、淡化和疏离,难以在生活中实现大众化。主流幸福观的偏差和缺位,使得人们的幸福取向在潜移默化中被错误引导,而异化幸福观却在满足人们不断膨胀的扭曲欲求的同时,以其极大的诱惑性导引着人们走向物欲的深渊。
(三)主体幸福观的普遍扭曲和缺失
异化的消费心理催生了永不满足的消费方式,消费欲望急剧膨胀,异化的个体消费异化的物,部分现代人在过度消费中追求幸福,异化的消费幸福观随之而生。这种幸福观主要表现为“标签化”的消费,使消费主体在消费过程中得到虚荣心的满足。“标签化”的消费幸福观,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只能实现欲望的一时满足,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负担。多数现代人把占有物质作为人生的价值,以物质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的社会地位的标准,在这种物质至上幸福观的错误引导之下,生活、工作和交友全部都笼罩在物质化的阴影之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信条,人异化为物质欲望的囚徒,而在金钱面前,人已经成为附属品。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今天,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但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分配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在闲暇时间,大多数人们都选择了不健康的极端生活状态,一种是通宵熬夜,很少出门,大部分的时间宅在家里,另一种是网吧、游戏厅、酒吧等挥霍时间。身处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部分现代人急于追求现世的快乐,局限于个人的眼前利益,形成一种功利化和物质化的幸福价值取向。此外,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关系容易滋生利己主义思想,现代人在竞争的过程中,过分重视个人利益,容易形成个人本位的價值取向,加之受到西方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加剧了主体幸福观的异化,形成功利主义幸福观。功利主义幸福观、享乐主义幸福观等异化幸福观的常态化,体现了现代人主体幸福观的普遍扭曲和缺失。
三、幸福观异化的纠偏之策
(一)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导向,重树正确幸福观
幸福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人生的价值取向,现代人在追求幸福人生的过程中,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树立正确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就要将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劳动和享受统一起来,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将导致幸福观的异化。在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方面,人们要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物质需求作为人的最低层次的需求,切忌越俎代庖,只能作为维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手段,绝不是最终目的,人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精神追求方面,找寻自己的兴趣点,在积极努力地生活与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都不能作为抽象物独立存在。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是分不开的,从时下大热的共享单车来看,共享单车的推出是以服务社会、惠及全民为出发点,共享单车的推广,顺应了现代人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心理,既缓解了众多大城市的交通压力,帮助低碳生活的推广,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又同时为现代人提供了绿色的交通方式,增强了现代人的生活品质,共享单车的成功在于实现了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指导下,在实现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实现全人类幸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现代人在追求个人幸福的道路上,同时应当关注社会幸福的实现,在利己的同时也要有利他精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社会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注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立多样化的幸福取向
人民幸福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发展经济是增强幸福的手段,针对现代人幸福观的各种异化现象,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以“单个人”“集体人”和“类别人”的幸福为根本,以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體现人文关怀。社会建构和社会治理应该着眼于人的普遍幸福,在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满足人民更高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注意非物质生活的建设,为人民建构一个拥有真正民主、法制健全、公平正义、安全有序、生态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经济的发展是以实现人的幸福的最大化为目标,人的幸福的最大化的体现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面对现代社会相当范围内出现的异化于人的幸福单一化现象,应该尊重人的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确立多样化的幸福取向。马斯洛说:“我所观察到的需要的满足只能产生短暂的幸福,这种幸福又会趋向于被另一种(希望是)更高级的不满所接替。人类想要得到永久幸福的希望是永远实现不了的。当然,幸福的确降临过,是实实在在、可以看到的。”[3]8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决定了幸福取向的多样化,每个社会个体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需求不同,对幸福的界定也会有不同的阐释,切忌将物质化、功利化以及享乐主义异化幸福观作为幸福观的单一取向。确立多样化的幸福取向,在引导个体发展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要注意个体个性化的培养。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自由个性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只有到自由个性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摆脱自然和社会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成为具有个性且全面发展的人,成为真正幸福的人。每个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形成的个性也就不同,不要试图用一种框架结构来抹灭个性的差异化,使个人幸福取向走向单一化。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人的个性差异,满足人的不同需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立多样化的幸福取向。
(三)强化主体幸福观的教育和引导,形成合理化的幸福指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11-1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集中体现了人民幸福的含义,为实现人民幸福指明了方向。现代人身处多元化的社会,幸福观呈现异化趋势,需要切实强化主体幸福的教育和引导,形成合理化的幸福指向。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幸福”一词近年来受到广泛热议,但是幸福的宏观内容和微观建设并没有实现统一,幸福观的教育和引导相对缺失,现代人对幸福观的理解和选择还处在迷茫阶段。因此,强化主体幸福观的教育和引导,形成合理化的幸福指向,是实现人民幸福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体都拥有追求幸福的欲望,但是幸福观的正确选择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引导,哈佛大学就专门开设了幸福公开课,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幸福观,为学生的幸福追求指明方向。但是,幸福观的教育在国内众多高校还没有获得足够重视,学生幸福没有实质性纳入学校的办学目的中,幸福观教育体系和结构尚在起步阶段,距离系统化和理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幸福的课程应该同其他专业课一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不仅仅是高校,幸福观教育应该贯穿社会主体学习和成长的全过程。针对教育内容,在主体成长前期,思想知识体系还不健全时,要侧重于基础幸福内容的灌输,为后期幸福观的确立准备理论基础;在主体成长发展的后期,思想知识体系基本健全,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作为指导,另一方面要重视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考察学生的幸福观,对异化幸福观进行纠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在教育体系的建设上,要建立专业化的幸福观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要把幸福观教育纳入学校的评估体系,提高幸福观教育的有效性。
人民幸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而幸福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幸福的实现结果,因此,树立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幸福观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深远。现代人幸福观的构建,应以马克思异化理论为指导,清醒地认识幸福观异化取向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以人为本,力求实现主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劳动和享受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