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困难和措施

2018-10-23邹娟杨达理张湘蜀

财会学习 2018年29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建设困难公立医院

邹娟 杨达理 张湘蜀

摘要:随着医改步伐加快,医改进入“深水区”,医院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提高医院管理效率,控制经营风险,是当前医院面临的挑战,医院需要通过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改善管理水平,提高效率。本文着重探讨了目前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具体措施。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困难;措施

2012年11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财会[2012]21号),并要求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5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2016年和2017年又分别出台了《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财会[2016]11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进一步贯彻落实内部控制规范相关制度,以达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水平的目的。公立医院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有其共通性和特殊性,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公立醫院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困难

(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院的经营和管理环境发生了变化

随着医改步伐加快,医改进入“深水区”,医院所面临的经营和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宏观层,医保支付方式的改变、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将增加医疗行业的竞争,加大公立医院流动性风险。微观层,公立医院管理的理念、制度和手段的落后,抑制了其内涵发展,提质增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医疗行业内部控制操作指南缺失

财政部2008年推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2010年相应发布了其配套指引,2014年又联合相关部门针对特殊行业陆续出台了多项分行业的内部控制操作指南。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后,教育部第一个研究制定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作为教育行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顶层设计。而医疗卫生行业尚未发布过专门行业类的内控实施具体操作指南。国家颁布的试行规范主要对普通的经济活动给出基本指导意见,公立医院所处的医疗行业具有强烈的行业特色,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的管理上都需要更专业、更适用和更有针对性的操作指南。

(三)医院领导管理意识不足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而公立医院领导大部分为专业业务出身,缺少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对内部控制建设缺乏重视,或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不到位,认为该项工作仅与财务、审计等部门相关,内部控制建设的责任主体不明确问题普遍存在。在“重业务、轻管理”的管理思维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缺乏必要的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支持,直接影响了内部控制建设进程和效果,甚至流于形式。

(四)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外部,医院主管部门对医院的监管侧重于医疗业务指标、医疗质量和满意度等,对医院内部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情况考核的很少,医院虽按照财政部的要求,上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果,但大多无实质性内容。外部监督的缺乏,使得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不主动、不积极,推进缓慢。内部,医院管理思维陈旧,不重视内部控制建设,导致了控制环境、控制组织、控制监督考核体系不完善或缺失,内部监督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内部控制建设的目的。

二、推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

(一)搭建医疗行业内部控制详细指南

医疗行业主管部门,应结合社会主义市场条件、公立医院以公益性为首要任务以及体现风险防控意识等具体情况,充分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服务性、专业性、技术性等行业特点,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操作指南,以有效的解决目前公立医院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全面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达到内部控制目的。

(二)医院领导人员职业化管理

先进的管理意识,是完成内部控制建设并使之行之有效的必要条件。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要推进卫生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化。2017年1月,国家相关部委印发了《公立医院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中明确提出了医院领导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资格,应当经过国家认可的院长职业化培训。党中央高度重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建设,未来公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将是必然趋势。医院管理队伍提高管理专业技能和水平已不可回避,这是医院管理走向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保障,现代化的管理意识也将促进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也是内部控制建设得以有效的开展和实施的保障。

(三)提升医院内部控制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包括四大原则和五大要素,控制环境是第一大要素,也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划分、人力资源政策、医院文化等内容。首先,医院应把医院文化和医院精神作为核心,在医院内部营造和谐一致、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发挥群体优势,增强凝聚力。其次,应建立内部控制建设组织架构,明确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各自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最后,应做好人员系统培训工作,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做到有计划、可持续、有成效,提高管理素质和履职能力。

(四)落实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合理分配人力资源

按照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不相容岗位应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医院应梳理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对关键岗位的胜任条件和职业道德提出明确要求,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加强岗位人员培训,建立轮岗制度,做到关键岗位的定期轮岗,确保岗位人员合法合规履行职责。另外,国家近年大力推进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取消医院人员编制,人员流动趋于市场化,加大了医院的人才使用自主权,对医院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医院应抓住时机,积极储备人才。

(五)完善内部监督考核机制

内部控制建设是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一个持续的过程。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人员等各方面的变化,都会对内部控制活动产生影响,为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性,控制制度应随要素的变化而变化。建立良好有效的考核机制,完善内部监督亦是内部控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保障。医院首先应明确内部监督的部门和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其次,建立内部监督的制度和流程,充分发挥其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对医院内部控制进行监督考核。最后,对内部监督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由监督部门督促落实;将内部监督的结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形成一套良好的建设、实施、监督的内部控制体系。

(六)充分利用信息化,实现信息系统控制

随着不断提高的管理要求,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自身信息化的程度从特定的意义上说,可以被认为是衡量该院科学管理的重要标志。信息化的全面性、多元性、开放性已影响到了内部控制的方方面面,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就是制度信息化的过程,信息化建设,可以从流程、权限和功能上自动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大大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最终内部控制形式达到系统控制的目的。

三、結语

总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针对这个全面的系统性工程,医院内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建设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达到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的目的,在医改的浪潮下,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月新.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 (30):49-50.

[2]陈莉萍.新医改实施后强化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几点思索研究[J].财会学习,2017 (18):247-219.

[3]罗娅.新形势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理论研究,2017 (8):103-105.

[4]于红峰.论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7 (3):134-135.

[5]陈韵西.互联网时代医院内部控制问题解决新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17 (5):101-103.

[6]郭靖.基于COSO内部控制框架五要素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改进[J].财会月刊,2016 (10):16-20.

[7]李梅.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完善措施研究[J].财会学习,2018 (1):254.

[8]高霞.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7 (25):143.

[9]袁桂芳.浅谈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7 (1):228-229.

[10]詹珍萍.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如何加强医院内部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4 (22):260-262.

[11]李琴.医院内部控制因素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 (15):143-144.

[12]陈黎.新医改环境下医院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2 (2):132-133.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建设困难公立医院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选择困难症
科技社团服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分析
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如何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实施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若干思考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