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寻潭
2018-10-23张冠军
张冠军
在还有三天就要离开瑞安的时候,我终于决定要去梅雨潭了。
对于梅雨潭的绿,我是不抱多大希望的。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梅雨潭,是1924年的梅雨潭;朱先生笔下的绿,是九十多年前的绿了。出门的时候,朋友也说,观景不如听景,你去看了,恐怕要你失望,还不如心存一点美妙的想象。
况且一出门就遇上大雨。但我没有放掉寻找梅雨潭的想法,匆匆的脚步在雨中切切前行,乘车,步行,再乘车,再步行。
我终于站在梅雨潭边了。
2018年的梅雨潭,依然给与了令我惊诧的绿。
梅雨潭并不大,呈不规则的圆形,直径大概十米。朱先生曾推测说:“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也许是要说明先人推测的正确罢,后人在潭边立了一个牌子:“潭深七米”。
大概潭底有绿色的植被,因为梅雨潭潭水的前身——梅雨瀑,是清澈的。那清澈的瀑布,像俯冲而下的白龙,接续不断地扑进潭水里去,想要在潭里打几个扑腾,就要跃出去,终挣脱不过潭的怀抱,变得温柔了,化成水波,融在潭水里。
梅雨潭周围的绿,是配得上梅雨潭的绿的,绿树、绿草、绿地,连天空仿佛也不是蓝色而是绿色的。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浓墨重绿当中,梅雨潭的绿却不同凡绿。这绿,仿佛不是液态的水的绿,而是一大块绿的果冻,盛在山的勺子里,具有弹性,微微颤动。这绿,不是平凡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绿,而是画家用盡心思调配出来的绿;不是仅仅映射在你的眼光中的绿,而是渗入你心房中的绿;不是无声的无言的绿,而是含情的含蓄的绿。
雨停了,山里很静,只有梅雨瀑在岩石上滑行的声音和冲入潭中的声音弹出二重奏。潭三面环山,站在谭边,你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音乐盒中。声音把你包围了,往你身上乱撞。这声音虽然变奏不多,但并不难听,颇撼人心。
潭边山壁上有一道石路,攀爬上去,就是梅雨亭了。由梅雨亭下观梅雨潭,至美。
和梅雨亭相对而立的是自清亭,亭里是一块竖立的棱角碑,碑的三面刻着《绿》。在绿山中的绿潭边,可以品味先生《绿》的精神。
梅雨潭水绿,留恋客人心。仙岩山树春,细雨不湿身。
责任编辑|王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