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专项资金管理问题
2018-10-23王蒙
王蒙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资金,尤其是教育专项资金,是我国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专项资金的合理规范使用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财政监督的角度,系统分析了教育专项资金在项目立项、执行、资金拨付、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问题;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伴随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和各项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是财政部门应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财政监督视角浅谈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提出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提高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一、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
教育专项资金是指涵盖教育系统从幼儿园到高校阶段的维持性教育专项资金和发展性教育专项资金。当前,教育系统的一些单位在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體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
国家不断加大对地方的教育投入,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教育事业发展,但与此同时,国家教育资金投入也要求县级财政按一定的比例匹配地方配套资金。由于教育专项资金地方配套与否上级没有强制性保障措施,很多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财力不足,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往往不能到位或不能全部到位,最终造成项目实施方案在落实过程中走样,导致项目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项目质量难以保证。某县为四川省省级试点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县,2016年起对地方试点膳食补助标准达到每生每天4元以上的省份,中央财政按每生每天2元标准给予奖补,四川省财政厅统一按每生每天1.33元标准予以补助,其余部分由县本级承担,该县财力紧张,县级配套资金不能及时保证,某食品供应商长时间收不到货款,致周转不灵,严重影响营养餐食品的生产和供应。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地方配套资金跟不上又将增加“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风险,某县2017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住校学生35324人,按55%贫困资助范围,全县19638人享受住校生生活补助全年共需资金1927.9625万元,中省到位资金1732万元,县财政需落实配套资金195余万元,2017年秋季学期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下达分配时在县级配套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擅自调整受助学生比例,缩小学生受助面,看钱办事,上面来多少钱就做多少事,仅把中省资金部分分配下达给学校。
2.项目立项、规划、实施不够严谨科学
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项目实施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在项目立项申报规划中,没有充分评估各镇(乡)学生资源、教学资源及镇(乡)经济发展情况,没有站在当地教育总体发展的高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统筹、整合方案,而是生搬硬套国家政策,套取财政专项资金。不少项目不是按需科学规划,合理立项,而是一味地从争取中省市项目资金的目的去申报立项,最终导致的是要么专项资金使用用途改变,要么项目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教育专项资金没有用在刀刃上。如,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按照建设规划和中央资金预算要求,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的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等校舍的维修改造,但在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相关项目单位未按要求维修修缮而是进行改扩建甚至新建,且建成后资产利用率也不高。如财政监督检查中,我们发现某乡2017全年在校学生人数为630人,该乡设两个中心小学校,一个初中学校,其中有一个小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为64人)毗邻初中校,该小学校申报立项的食堂维修资金到位后,却擅自改变规划新建学生食堂,因无后续资金购买厨房用具,就一直闲置不用,学生就餐只能到旁边的初中校去。这样应维修改造变为新建,新建的食堂全部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国家教育专项资金损失浪费、农村教育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3.挤占挪用教育专项资金现象频发
挤占挪用教育专项资金表现在学校使用计划性不强,财务管理粗放,缺乏专款专用意识,专款被灵活使用。或因学校临时性工作较多,时间要求紧,而资金又有限或一时难以到位,不得不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作法,将资金在项目间调剂使用。如,某县某校在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报账支出中,将不属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以下简称“薄改”)中央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工程材料费1.97万元、劳务费2.51万元、差旅费0.28万元、工程用水费等杂费0.45万元,合计5.27万元在薄改资金项目中列支,不符合财教[2015]3号 “从2015年1月23日起一次性投入低于5万元的校舍维修和零星设备购置项目不得列入薄改补助资金使用范围”和“严禁用于发放人员津补贴以及冲抵地方应承担的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公用经费等支出”之规定。
4.违规使用教育专项资金较为普遍
财政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学校以公用经费不足,难以正常开展工作不由,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将专项资金用于弥补学校公用经费缺口,还有的学校以专项资金不足为借口,以A项目资金用于B项目资金,甚至有的学校为了达到合理套取项目财政专项资金的目的,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学校与项目实施单位串通,采取到税务部门去报税开具工程项目发票,将套取的资金用于项目以外的其它支出。从表面上看,教育专项资金都及时划拨项目实施单位,但又变相收取项目实施单位工作经费、前期费等名义将其一部分资金收回。
二、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问题形成的根源剖析
1.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保障能力不足
地方财政向来窘迫,越是贫困地区的配套资金越不够。加之地方财政资金不合规的挤占和挪用,个别地方匆匆上马的项目本身存在的决策或操作问题,导致本身就捉襟见肘的地方财力更加窘迫。
2.未落实专款专用原则
没有把好立项审批关,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发展、学校布局及整体规划上缺乏“百年大计”的设计理念,缺乏认真负责的调查研究,对项目的可研、立项、计划、财评等环节把关不严不实,没实事求是,而是生搬硬套国家政策,变相套取财政教育专项资金。同时,用款单位没有把好资金使用关,专项资金交叉管理使用,擅自扩大或改变支出范围和用途。
3.财务控制薄弱
会计核算不规范,资金监管不到位,项目单位将专项资金与其它资金混合管理、核算,混淆专项资金的真实情况,掩盖财政教育专项资金被挤占或挪用的事实。
三、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几点建议
1.科学编制预算,全力保障地方配套资金落实落地
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本地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筹措专项配套经费落实,优化本地资金投向,挖掘内部潜力,合理界定和安排配套资金的数量和规模,把有限的地方财力用在刀刃上。同级财政部门也必须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将部门所有收入纳入部门预算,适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本级应配套资金纳入预算,确实解决由于配套资金不到位而导致项目无法按政策惠及教育的问题。对教育重大项目实行项目周期滚动预算。上级也要出台硬性措施,“铁腕”倒逼地方落实资金配套问题。同时,国家投入教育项目时,在配套资金安排上,不搞“一刀切”,在适当调整和完善现行的财政体制及财政政策,对贫困地区配套资金政策给予倾斜,降低甚至取消配套标准,切实缓解贫困地区财政压力。
2.统筹整合资源,科学发展教育事业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注重加强对教育专项资金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预算编制工作的管理,结合区域生源分布、校际差异和城镇化进程、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等,合理配置,协调规划,以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工作性。各学校在编报项目预算时应制定详细的项目推进计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以保證专项资金均能保质保量执行到位。教育主管部门、发改委等部门应统筹规划,精打细算,量力而行,着力保障教育重大项目的实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为目标。在教育专项资金执行过程中,项目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财政局注重加强对教育专项资金的动态管理,定期公布专项资金的执行进度,定期召开专项资金执行情况调度碰头会,促进专项资金按预算执行。加强对项目的过程管理,设备采购、基建工程、维护维修等需要进行政府采购的项目,均应通过政府采购交易平台,从资金申报、项目审定、采购审批、选择代理机构、发布公告、招标采购,全程每环节都通过政府采购网进行实施。确保教育资金项目实施的公开、公平、透明。
3.依法理财,规范管理教育专项资金
教育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及使用单位树立依法理财观念,吃透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政策理论水平,正确合理使用专项资金。对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专职人员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提升专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教育专项资金核算,做到专账核算、专人管理,按照规定的标准、范围列收列支,正确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加强监督,严格专款专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专项资金直达项目实施单位,降低教育专项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的风险。纪检、财政、审计、发改等部门加强对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问责机制。现阶段下,使用大数据打造教育专项资金监管网络,建立全程监管机制,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督促项目单位按规定进度实施项目建设,财政部门负责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实行常态监督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将事后抽查转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借鉴国家对高等教育推行“管办评分离”原则,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对项目资金申报、项目审定、采购审批、会计核算、指标完成、支出进度等全方面检查、全覆盖的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以后资金安排的依据。
教育专项资金涉及国家教育政策落实和教育资源优化均衡配置,通过财政监督、审计等手段反映和提示教育项目实施和专项资金安排、拨付和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主要成效,从体制和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发挥财政、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充分保证教育专项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教育专项资金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政界:学术版,2015,(10):68-70.
[2]刘承波.国家教育专项资金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6):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