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址印迹
2018-10-23王岩
王岩
文中的两张照片来自于北京联合大学校史馆,拍摄的是原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即作为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校址和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校址时的校门。如今,崇文区夕照寺街已改为东城区夕照寺街,14号院也不再是原来的13.3亩,而是分成了不同用途的几部分,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和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均已不复存在,唯有两张老照片能够引领我们从历史的长河中找拾曾经的校址印迹。
197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为了解决首都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和满足知识青年求学企盼,用三个月时间创办了36所大学分校。1985年,在两次合并和调整的基础上将15所大学分校组建为北京联合大学。这两张照片记载了夕照寺街14号从大学分校到联大学院的变迁。三个月建起一所大学,创办者要经历怎样的创业艰辛?从独立办学到联合发展,亲历者要经历怎样的艰难抉择?照片背后蕴藏的创业故事,如今一一读来,我们体会到的是先辈们艰苦奋斗的酸甜苦乐,感受到的是他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深深敬仰的是他们无私奉献和爱校敬业的精神。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北京市考生成绩显著提高,5门课程总分在300分(即每门平均60分)以上的达到了2.6万人,但当年招生名额最多只有1万人左右。为了使更多的优秀青年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北京市经常委会讨论,决定拟仿天津市做法,建立大学分校。9月12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大学扩大招生问题的请示报告》。10月26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扩大招生的问题的意见》。11月,北京市先后多次召开大学扩大招生会议,经过反复商讨,最后落实由25所高校办分校36所,各区腾出中小学校舍、各工业局腾出企事业用房作为大学分校的校舍,另有3所在本校招收走读生;北京市政府负责分校的设备、设施,各高等学校承担教学方面的事宜;分校领导班子由北京市和各高校派人组成,教学管理人员由各高校出任,一般管理人员由市委市政府调配;12月发布招生简章,力争1979年1月初开学。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响应北京市委關于北京办分校的号召,选派人员参与在市政府选定的117中学校址上筹建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以下简称人大一分校)。时间紧迫,由原在部队从事政治工作的孙乃东任组长,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李德良任副组长,原部队支左宣武区革委会副主任白永军和原117中学党支部书记范信中组成的4人领导小组(建校初期分校领导班子称为领导小组)迅速成立,带领117中学留下的13名行政干部和工人(他们是人大一分校的管理人员)立即投入到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中。然而,现实的条件却异常艰苦。117中学留下的是一栋建于50年代的教学楼,仅有13间教室和一间200平方米的大教室;还有两排平房,其中一排是8间办公室,另一排是100多平方米的生活用房。除此之外,有一个不能供暖的锅炉房,还有一个20多平方米的食堂,里间是厨房,外间为吃饭场地,而做饭的炊具几乎为零。课桌椅和办公桌椅,按市政府规定,能用的被117中学师生带走了,剩下的都破旧不堪,教学楼门窗也残缺不全,墙皮脱落、破迹斑斑,地面坑洼不平,楼梯扶手断裂。就是在“这个根本不能办大学”的条件下,我们要建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
领导小组遵照市委背靠老校、面向北京的方针,立足十三亩三分地,开始筹办分校。为迎接招生、开课,建校工作首先从维修房屋开始,墙壁磨平粉刷、修换门窗、刷油漆、平地面,购买课桌椅、黑板等教学用具,在北京市高等教育局的支持下,各项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安排教学事宜,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等一切照搬,任课教师全部由人民大学承担并安排到位,人大副校长胡林昀主管分校事宜,教务处长徐靖、周简述负责常务工作,各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负责落实。筹建分校期间,领导小组和全体工作人员虽有分工,但干起活儿来是都是大家一起动手,谁也不例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夜以继日地工作,没有星期天,也没有任何补贴。
筹建期间的办公条件很艰苦。办公室都是平房,正值冬季,锅炉不能用,只能靠煤球炉取暖。领导小组的两位领导开始不会用煤球炉,不是烧过劲儿了,就是捅灭了,学习自己生火的过程中总是弄得满屋子烟,还时常成了“花脸”,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但他们认为这是艰苦生活中平添的几分乐趣,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而不生火的时候,屋里就冷得需要“全副武装”。当时的交通条件也很艰苦,李德良老师下班回家要坐两个小时公共汽车,碰上人多的时候,往往登上车门却挤不上去,有一次被后面的人一推,腰部受了伤,到家后揉揉敷敷,第二天照样上班。午饭后休息,都是靠四把学生用的破椅子加一个砖头和一个书包,小憩20分钟迅速恢复精力以保证下午的工作。当时工作中的困难比办公条件的困难更大,所需要的物资十分匮乏,买来了又没有运输工具,能用自行车驮的都是用自行车驮回来的,比如上课用的桌椅。还有水电问题、吃饭问题等,可以说时间紧迫、困难重重。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领导小组和员工们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斗,人大一分校初具招生条件。按照当时的现有办学条件,1978年确定首届计划招生920人,设置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法学、国民经济计划、统计学、财务会计、商业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中国文学、新闻、社会科学情报13个专业,基本上人民大学有的专业,分校都有。
新生入学后,人大分校边建设边教学。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分校自己动手进行土木工程改建。为了解决学生吃不上热饭热菜的问题,学校师生自己动手改造食堂,在食堂的后边接出50多米,并且全面改造炉灶,扩大操作间,购置新的炊事用具,建成了一个可供几百人吃饭的厨房,虽然还要打完饭回教室吃或是在屋檐下吃,但是师生们终于能吃上热饭热菜了。食堂改造之后,学校又对锅炉房进行了全面改造,在原地建新房,购买新的锅炉,解决取暖问题。同时,学校还在锅炉房的旁边建了水房,购买新的烧水锅炉,解决了学生的喝水问题。1981年,人大分校获得市政府拨款,拆除南侧原有平房,修建了8700平方米的南教学楼,一层设为图书馆和实验室,二层是阅览室、电教室和资料室,地下室放图书馆藏书,三层以上是大中小教室。1984年,学校自筹资金建成4400平方米的西教学楼,一层设为车库、教工食堂;二到五层是资料室、教师阅览室、教研室、外语教学小教室;六层是阶梯式大教室,设有能容纳600多人的舞台,也可用作小礼堂,可以在此召开教职工大会或举办学生文艺演出等。至此,人大一分校作大学初具规模。建校几年内,人大一分校校领导带领分校师生在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开展多形式合作办学和国内外交流、建立科研机构等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人大一分校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
1985年1月11日,为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作出关于同意建立北京联合大学的批复,同意在北京原有12所大学分校(随后又加入3所分校)的基础上建立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各学院仍为相对独立的实体,其级别和待遇不变。同年,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更名为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为北京联合大学的一部分,但学院仍为相对独立的实体,保持正局级别不变,学院悬挂两块牌子,对外是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对内是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因此,才有我们看到的第一张照片上一处校址两个校名,校门书“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校门右侧悬挂“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校牌的现象,不是一处校址有两所大学,而是同一所学校有两个名字。
1978年至1985年的七年间,夕照寺街14号,从北京市117中学到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再到北京联合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校舍由小到大,由旧到新,每一步发展和建设都凝聚着校领导和教职工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凝视两张照片留下的校址印迹,我们心中升起的是对前辈创业者的敬畏和把他们的精神发扬光大、为北京联大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决心。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档案(校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