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南充工业遗产旅游发展浅析

2018-10-23李志明杨毓婧

重庆建筑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南充南充市丝绸

李志明,杨毓婧

(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工程学院,四川南充 637001)

1 “一带一路”背景下南充发展的新契机

1.1 一带一路与南充的密切关系

“丝绸之路”是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李斯霍芬在研究中国丝绸如何输往欧洲时提出来的概念,后被中国学者和官方采用。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简称“一带一路”。自此我国拉开了新时代建设“一带一路”的序幕。目前我们正处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时期,追溯丝绸之路(图1)的发展历史,曾经有一座城市为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就是南充。据考古发现及相关历史记载,中国往国外输送丝绸,陆上线路有两条,人民网文史频道《南丝绸之路起点(南充)重绽千年蚕桑文化》一文中指出其中一条路线就是从南充、经嘉陵江至渝州,顺长江而上与沱江经大关、南诏、缅甸、南亚诸国。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南充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所以可以看出历史上南充对丝绸之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图1 丝绸之路

1.2 以工业旅游为契机带动南充新发展

2005年4月2日召开的中国纺织服装服饰博览会正式授予南充“中国绸都”的称号。十三五期间,南充市努力推进《南充市茧丝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加强丝绸文化建设做积极努力。南充是西部地区最大的丝绸工业中心,丝绸产业在南充拥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南充有5000多年的蚕业历史,杜甫的“桑麻深雨露,燕雀伴生成”和贾岛的“蚕月缫丝路,农时碌碡村”,充分反映了当时南充蚕丝业胜景,还留下了宋代知事、诗人邵伯温的“万家灯火春风陌,十里绮罗明月天”这样的佳句。

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代发展的角度,丝绸文化都深深地印在了南充的大地上,这也为南充在新时代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借助“一带一路”发展的新契机,南充应将以丝绸产业为主导的工业文化发展作为当今城市旅游的新方向。

2 工业遗产旅游的源起

2.1 什么是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类型。2015年新版《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指出,“2000年之后,新型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无论工业遗产、二十世纪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运河、文化线路的保护都具有传统文物保护所不具有的特点”。[1]《下塔吉尔宪章》中的定义为:工业遗产包括工业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的、技术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的价值。这些遗存包括建筑与机器车间、工场和工厂、矿山与处理和提炼遗址、货栈与仓库、能源产生、输送与使用的遗址、交通及所有其基础,以及用于有关工业社会活动的遗址。《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中指出工业遗产的定义为: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而清华大学刘伯英教授认为,“工业遗迹作为近现代城市发展的见证,与那些古代的宫殿、城池和庙宇一样,成为承载人类历史的重要媒介和人类历史遗留的文化景观,是人类工业文明的见证”[2]。可见工业遗产在当今城市发展中是锦上添花的文化印记。

图2 鲁尔工业遗产旅游线路图

2.2 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简述

工业遗产旅游的起源在英国,自英国的铁桥峡谷煤炭开采工业区在1986年申请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SCO)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开始,工业遗产旅游就成为西方国家旅行的新方式[3]。之后,德国著名的鲁尔工业区建立了专门的工业遗产旅游线路(图2)。这条线路包括历史博物馆、工业聚落、废弃的工业设施改造的瞭望塔[4]。至此工业遗产旅游成为各国利用工业遗迹的一种方式。我国一些大城市工业遗产旅游也逐渐成熟,如北京的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改建的798艺术区、广州中山市粤中船厂改造的中山岐山公园等城市工业都已向第三产业开始转化,这标志着我国工业遗产旅游体系的成熟,也为二三线城市工业遗产旅游提供了借鉴意义。

3 南充工业遗产旅游的可行性

3.1 南充工业遗产概况

民国初期,张澜等海外归国人士打算通过实际行动兴盛南充蚕丝业发展。创办了当时中国西部唯一一所以培养蚕丝专业人才为主的中等专业学校——原四川省南充高级蚕丝科职业学校,培养了大量的丝绸从业人员,引发了当时丝绸产业的兴盛。西充县占山乡人傅骏山在南充都京坝开办兴隆丝厂,后改名为六合丝厂,六合集团的原身为丝二厂(图3—图5),已有100多年历史,是比较早的还流传至今的丝绸工业厂。1990年前后人数达到上万人,被称为“万人工厂”,厂内的六合集团行政大楼六合院占地1000m2,有大小房间50多间,是典型的晚清穿门结构建筑。现为南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3 1950年丝二厂大门

图4 上世纪八十年代丝二厂的缫丝车间

图5 上世纪三十年代六合丝厂选茧车间

丝绸工业遗产在南充分布广泛,还有多处分布于城市之中。如蚕种场位于顺庆区人民北路116号,修建于建国初期,砖木结构,坡屋顶。石油南路1号的南充织绸厂、玉屏路的丝绸印染厂、红墙街30号的嘉陵织绸厂,和平路1号的南充市果城绸厂、舞凤乡的南充市东风绸厂等。故南充丝绸工业遗产文化历史悠久,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另外除丝绸工业遗产外,南充还有其它类型的工业遗产,如城北的南充炼油厂,曾被称为西南地区唯一的炼化企业,在我国炼油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先辈石油工作者艰苦的创业历史。炼油厂搬迁后留下的厂房、炼油设备都是极具说明性的南充工业历史的见证。综上所述,南充工业遗产体系相对完备、工业遗存相对丰富,具有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的条件。

3.2 南充工业遗产旅游已具备的条件

在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背景下,南充市政府高度重视丝绸文化的建设,无论从城市基础设施还是城市文化塑造方面都将丝绸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2018年南充市中心五星花园重新塑造了丝绸三女神的雕塑,一些场馆如六合集团,正在对厂内建筑进行修复,计划打造丝绸源点博物馆,而且为了凸显南充的丝绸文化,大力促进丝绸文化旅游,市政府还建设了丝绸大道、丝绸文化公园、千年丝绸第一坊、茧丝交易中心、丝绸企业精品展销馆,精心创作了以丝绸为主题的大型歌舞剧《嘉水稠韵》。

除此之外,近两年南充的对外交通迅速发展,西成高铁、渝贵高铁的开通都为南充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南充是成渝城市圈内二级城市始发和停靠客货列车量最多的市。对内交通方面南充逐步完成了滨江路与西华路等主要街道的改造,经过改造,客流量明显增加。目前南充已发展成为川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这些都为南充工业遗产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外在的文化塑造是壳,而真正的工业文化是核,所以要想发展好工业遗产旅游必须做到既有坚硬的外壳,又有实际的内核,这样才能使工业遗产旅游长久不衰。

3.3 南充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建议

1)建立完整的工业遗产档案

南充的丝绸文化源远流长,是经几千年的凝练保存下来的,蕴藏在文化遗迹、诗歌文章、工艺美术、风俗习惯等领域中,但流传分散,且记载不全面。这就导致丝绸文化不能得到良好的传播,如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六合丝绸工业遗址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优秀的传统工艺虽然具备申报非遗条件,但却未进行申报。所以必须建立完整的工业遗产档案,为后期的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条件。

2)挖掘自身文化品牌,活态发展工业遗产

南充工业遗产虽然历史悠久,但其影响力远远不够。南充地处川东北中心地带,往来之人大部分对南充红色文化、三国文化印象颇深,但其工业文化却知者甚少,有知者也只闻其名,不见其物。这就说明以丝绸文化为核心的品牌影响力并未形成,还需在文化产品及旅游产品上进一步推广,让悠久的工业文化活态发展。

3)与其它种类文化遗产进行资源互补,共同组成南充城市名片。

从南充整体的旅游吸引力来讲,无论从地理上和城市发展上都无法与毗邻的成都与重庆相比,这使得南充在西南地区的文化旅游上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仅以工业遗产作为文化旅游的吸引点,会显得比较单一,如能结合南充的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与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相互补充发展,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将有助于南充城市旅游文化的发展。

4 结语

“一带一路”是南充发展的新契机,南充市借助其现有的资源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纵观南充城市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尤以工业遗产旅游最为特色鲜明。南充应抓住时机,充分挖掘自身的良好条件,形成自己的工业遗产旅游品牌,填补川东北地区工业文化旅游的空白。

猜你喜欢

南充南充市丝绸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南充市顺庆区:从严推进就业培训领域系统治理
南充市:党建引领 促进社保高质量发展
有惊无险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南充市委书记为什么夸玉皇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