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吊脚楼:历代移民居住文化的融合与创造
——漫谈重庆吊脚楼之四

2018-10-23周毅

重庆建筑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吊脚楼商业重庆

周毅

自古以来,重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之地,长期处在东西移民主要通道上,在其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一直有域外移民的迁徙融合。从早期移民到湖广填四川,至开埠通商到近、现代川江航运发展,再到抗战迁都,三线建设等等,始终有大量移民不断融入重庆,使重庆地区的地域文化与其他区域相比既有共性更富有个性。移民为重庆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等对当时重庆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变革和营造技艺进步,始终产生着重要影响。

春秋战国后期,楚人大量迁入四川,受楚文化影响,重庆吊脚楼在建筑形态上出现了“层台累榭”和“重屋累居”之风格,屋顶覆盖物也有了变化,不光有竹篾茅草,也出现了用泥坯烧制的板瓦和筒瓦覆盖房顶,“瓦屋顶、竹编夹泥墙、穿斗或捆绑结构吊脚楼”这种方式彻底改变了巴人自远古以来的建筑传统习惯,重构了重庆吊脚楼的建造模式。历史上巴、楚两国相邻,巴楚之间长期以来一直有着人群往来和族群迁徙,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华阳国志·巴志》载:“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姿态敦重”。许多学者直接将这两种文化的混融称之为巴楚文化。

南宋时期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称宋光宗皇帝,为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1240年,重庆知府彭大雅为抗击元兵,在重庆用砖石筑城。南宋时期的重庆城由此成为面积最大的重庆古城,有洪崖、千斯、太平、熏风、镇西五门。这是古城重庆最为辉煌的时代。通远门所在的五福宫山,包括临江门一带被纳入了重庆城范围。重庆城府衙从上半城搬到了下半城巴县衙门附近。面对蒙古军队,南宋重庆城起到了“为蜀根本,国之西门”的作用,坚持战斗近40年之久,成功粉碎了西线蒙军顺流而下、直取临安的战略意图。

元末时期,由于战乱影响“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全川册载户口极少。直至元十九年,四川册载户口才只有12万户,合计60万人左右。在这种低人口背景下,大量移民又以各种形式迁入四川地区,所谓“自元季大乱,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形成历史上第一次“湖广填四川”。这次移民湖广籍最多,大量荆楚移民再次进入重庆地区。巴、楚人口融合、文化交融,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重庆吊脚楼的运用及兴盛产生了巨大影响。

明代,长江上游地区与中下游的交通还主要以顺流运输为主。由于推行了一系列较为积极的政治、经济措施,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尤其至明中叶,由于手工业发展,中国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促进了这一时期城市(镇)的发展。三峡地区的城镇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巴县城周十二里六分(8801.1米)壅山为城,环江为池,洪武中因旧址而筑,既是重庆府和重庆卫治所,又是成都通往荆州、江南的港口,来往的商船多在此停泊,故商业繁荣。可见,明代川江航运复兴,重庆城市及商业有了真正发展、人口增多、城市扩大。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在宋代旧城基础上大规模修筑石城,形成九开八闭17个城门之规模,城墙围合面积约2.35平方公里。明朝天顺年间,重庆人口数量为西南之最,城区也日渐扩大,尤其是沿江一带的商业性用房已是栉次鳞比,突破了城墙的限制,形成城内八坊、城外附廓两厢的城市规模,城内城外民居多为吊脚楼。“夔州府城白帝城西,家家楼阁层层梯,冬雪下来不到地,春水生时与树齐”。这是明代诗人杨慎在《竹枝歌》里描写的重庆奉节吊脚楼的情景,形象地刻画了明代奉节吊脚楼规模之大,景色之美。奉节如此,重庆城当更盛。

早于徐霞客,并与之不分伯仲的浙江名仕、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用“居民蔽堑,环石蹲江”将重庆铜罐驿一带的吊脚楼描绘得十分形象生动。明代重庆商业经济真正起步,店居型吊脚楼出现,并大量发展起来,当时的重庆城区“小楼高下依磐石”,仍保留汉晋“重屋累居”的传统。城内临街普通民居,由于城市商业的繁华,多采用穿斗木构架的平房,或一楼一底的楼房,前店后宅,下店上宅。墙体材料则多为木、泥、竹、石等。而沿江的许多民居,为适应江水涨枯,也多采用“编竹为屋、架木为寨”的吊脚楼。除重庆城区外,周边地区也盛行起吊脚楼。陆游诗称涪州一带“人家避水半危楼”指的就是吊脚楼。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下,吊脚楼为适应商业需要发生的突变,这种新型吊脚楼的出现,改写了重庆吊脚楼功能单一的民居历史,成为一种全新形式的吊脚楼。重庆吊脚楼在明代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得到稳定的发展,无论是重庆城区还是场镇吊脚楼规模都在逐渐扩大。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地吊脚楼瓦顶与茅草顶同时存在,经济条件好的用瓦顶,而一般百姓很多还用茅草顶。

抗战时期,重庆迎来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大批近现代工商业及国家机关、国际机构、金融机构、文化部门和学校内迁,使得市区常驻人口迅速达到50万,加上流动人口和江边船户,计约60万;有资料表明,若加上当时大批国民党官员、军队、工人和逃难的下江人,人口已陡增到100万以上。暴涨的人口和激增的需求,给狭窄的山城造成空前的拥塞。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这座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夜之间变为战时首都、抗战大本营、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远东指挥中心和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苏、美、英、法等30多个国家设立了大使馆,4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外事机构;反法西斯战争的各种国际性组织和中外文化交流协会纷纷成立,沿海及长江中下游245家工厂及大批商业,金融、文教、科研机构匆匆在重庆落地,加上战时需要的大批工商企业、军工企业及科教文卫组织的兴建,使重庆由一个地区性中等城市一跃成为中国抗战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成为我国当时最大的都市之一。上海、武汉等许多先进地区企业的内迁,无数历史文化名人的集聚,促进了重庆城市商业、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文明的强劲发展;促使滨江商业迅速向民国政府二十年代开辟的新市区拓展,上半城的都邮街(民权路解放碑一带),取代下半城“商业场”地位,成为全市最大的商业中心;两路口及中山路一带成为全市较大的地摊市场和城市商业副中心;以江北城为中心的江北区也成为了战时重庆重要的货物中转集散地,嘉陵江边的溉澜溪、香国寺、刘家台、华新街、观音桥等地,商贩云集,购销两旺,长江南岸成为外事机构最为集中的地方。在很多工矿集中地区周边还形成了一些商业集市。石桥铺、化龙桥、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北碚、弹子石等地的商业发展呈现出异常活跃的状况;重庆的商店发展到了两万多家,各类同业公会一百多家,商行不下四千六百家,旅栈八百多家,折射出当时城市商业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重庆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战时中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尤其是沙磁区,由于数万学子和众多工厂的到来,使小龙坎正街、沙坪坝正街和磁器口,成为商业购物的繁华之地。抗战前,重庆只有一所重庆大学,陪都期间,北京、上海和南京的著名学府迁移重庆,仅大学就达到31所。一大批中国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文化名人云集重庆,促进了重庆文化大发展。

抗战期间的大规模移民,给重庆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重庆城在突破城墙的束缚之后,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拓展,形态上与以往有了明显不同,不仅城市跨出两江阻隔,初步形成了半岛中心城、江北和南岸三足鼎立的空间架构,且城市规模、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城市交通、城市布局等均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重庆现代城市的基本形态,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初见端倪。重庆吊脚楼在战火中,也经历了空前绝后的繁荣和无可奈何的衰落过程,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对战时中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大轰炸,给重庆城市的繁荣发展尤其是传承数千年的吊脚楼,造成了毁灭性打击。1939年5月3日及4日,日机从武汉起飞,狂轰滥炸重庆市区,并大量使用了燃烧弹。重庆市中心大火两日,商业街道被烧成废墟,3991人死亡,2323人受伤,损毁建筑物4889栋,约20万人无家可归;罗汉寺、长安寺也被大火吞噬,同时被炸的还有外国教会及英国、法国等各外国驻华使馆,连挂有纳粹党旗的德国大使馆也未能幸免。据不完全统计,历时五年半的大轰炸,日机空袭重庆共达218次,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造成32829人直接伤亡、6651人间接伤亡,财产损失约100亿法币,炸毁房屋3万多幢,平民居住区、30所大中学校、医院、外国使领馆、教堂等均遭轰炸。尽管这场大轰炸已远去74年,硝烟散尽,冤魂已归,但“五三、五四”、“大隧道”、“八·一九”等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惨案,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带来的无情摧残,给历经千年风雨吊脚楼产生的致命打击,给重庆市民心灵留下的巨大创伤至今仍难以弥合。

日机轰炸引起了重庆住房拥挤、交通混乱,给市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大轰炸致使重庆出现了极严重的“房荒”,大多数平民百姓只能住用木棍和篾竹临时搭建的吊脚楼,俗称“抗战房”。当时的重庆,家家户户房子都没有玻璃,不是在轰炸中被震碎就是为防止日机轰炸时破碎伤人。

重庆城自汉代便有火灾频仍的记载。据《重庆市志》大事记记载,自清乾隆到解放前夕,重庆城几乎间隔四五年就有一次特大火灾,特别是临江地势狭窄处,吊脚楼建造得密密麻麻,且大多采用竹木材料。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殃及池鱼,迅速蔓延,由于消防设施的历史局限,一把火就可烧掉半个城。1949年9月2日,重庆解放前夕发生的“九·二”火灾,是我国有史以来发生的特大火灾,被称为“空前浩劫”。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将朝天门、东水门、千厮门码头一带的仓库、钱庄、银行、商店、街道、码头、民宅、吊脚楼、甚至江上的木船等等,统统化为灰烬。《张恨水说重庆》曾这样描写那个时期的重庆吊脚楼:“重庆的房子,尽管悬崖陡壁,搭屋四五层,却全是木板木架钉起来的,大风一刮,可以倒几十幢。大火一烧,可以烧千百间……”,由此可见,战乱和火灾以及自身建筑材料的缺陷是造成近现代重庆吊脚楼迅速消失的重要原因。

抗战时期,重庆拥挤的吊脚楼街景

猜你喜欢

吊脚楼商业重庆
重庆客APP
苗族吊脚楼在民宿设计中的应用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巴渝文化——吊脚楼
吊脚楼(外三首)
商业前沿
传统吊脚楼营造技艺之景观价值探讨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视觉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