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老龄观和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

2018-10-23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老龄老龄化角度

积极老龄观和应对老龄社会的有关问题是个很大的题目。主要结合老年教育谈谈这一话题。笔者研究老年问题已有26年,但对老年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思考不多。近年以来,老年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包括国际大财团、国内很多企业,都纷纷开始关注老年教育。所以从去年以来,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在此与大家交流探讨。这些想法主要是从全国全局的角度,从应对老龄社会角度,也是从着眼长远角度考虑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老年教育和老龄教育。大家现在关注的是老年教育,也就是退休以后或六十岁以后,这个群体首先要遇到的教育问题。这些年,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做了很多工作,确实对老龄工作贡献很大。中国正处在一个社会的重大转型期,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思想文化多元。但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从年轻社会向老龄社会转变,针对这个背景,需要重新思考过去的相关教育工作,包括老年教育工作,也包括全国的教育工作。老龄教育不是简单地面向老年人开展教育的新概念,而是一个面向年轻社会要转变到老龄社会之后,整个教育体系的安排。这里面有许多东西需要重新思考,过去有些理念现在看来已经是值得商榷的了。

北京大学的季羡林教授退休以后继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都很具影响力。我有一个朋友去拜访他时,季教授讲了这样一件事。学校曾召集他们这些老同志开会,号召其发挥余热。但季羡林老先生却不赞同这种说法。他说,发挥余热这个说法怎么讲呢?什么是余热?火着过,灭了,成为灰了,里面还有温度,这才是余热。而我现在到处讲学、出版著作,“火”还没灭,发挥什么余热?季羡林先生讲的是他个人的分析。对此,我也有自己的分析。发挥余热、老有所为,本身没有问题。但这些概念基本都是年轻社会的概念。何谓年轻社会?就是说老人不老,大家都活得很长。而现在我们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是77岁,整个社会在老龄化,而个体在年轻化。现在七十多岁的老人哪像七十多岁的样子?过去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而现在的古稀之人却依然大有可为。过去我们对老年教育只是抓住一个群体,现在是老龄社会到来了,从教育这个角度如何去应对?如果仅仅是把六十岁以上的人教育好了,只能说完成了应对老龄化的一小部分。近年来,有一个炒得非常热的概念,就是日本提出的“打造终身不退休的社会”。这个“永不退休”是指到了人生的第二阶段,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劳动。日本的确有许多老年人还在工作,如开出租、做门卫。这些日本老人并非是为了生计迫不得已进行谋生型劳动,而是进行一种快乐的劳动。着眼长远来看,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从教育界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思考。

第二个问题,老龄教育是什么?和老年教育是什么关系?老年教育很明确,就是面向60岁以上的人开展教育,但是老龄教育是一个面向全民的教育。我个人理解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个是面向全民,包括老年人在内,开展老龄社会国情教育,而不仅仅是人口老龄化的国情教育。老龄化是什么?小孩少了,老人多了,那提高生育率不就行了吗?实际上,我们现在讲的应对老龄化本质含义是应对老龄社会,从教育的角度来讲,要从全民开展积极应对老龄社会的国情教育,这是非常大的一个课题。让全民都认识到,现在不光是老人多了、小孩少了,就是“老龄化”,关键问题是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社会时代,一个长寿时代。所以不能只是简单地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而是开展应对老龄社会的国情教育。未来的老龄社会最大的课题就是面向全国人民,广泛深入地开展老龄社会的国情教育。

什么是老龄社会?老龄社会的经济怎么安排?过去是老人少,年轻人多,将来老年人口占到三分之一以上,整个经济发展的方式怎么安排?以及社会文化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将会出现的越来越多的“老人村”问题,这些怎么解决。

第二个是退前教育。老年大学已经承担了一部分退前教育的任务,退前教育我已经提了18年,现在个别文件也已经提到了。实际上退前教育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安排,从应对老龄社会这个角度来讲,今后应该把这个加进去。比如说,所有人退休前,有3个月时间要参加退前教育,然后再交给老年大学,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

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老年教育。

第三个问题,发展老龄事业(包括老年教育)是低成本、高质量应对老龄社会的国家战略。这些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养老服务,民政部门、发改委、财政部、卫计委等部门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解决失能老年人问题,效果很好,成绩也值得肯定。但从长远来说,我们一方面还是要抓失能老人的长期教育服务,以及相关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更要注重从源头上想办法减少老年人的失能。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直接办法就是办好老年教育,包括从健康、知识、金融等方方面面做好老年教育工作。我对老年教育寄予很大期待,但是现在全社会还没有认识到老年教育本身的重大意义。民政部门办养老院是有必要的,但我们更要大力兴办老年教育。从应对老龄社会的角度来说,从成本和教育的角度来说,办老年教育的成本比办养老院低得多,所以从国家战略角度来说,兴办老年教育应该作为国家战略,而不只是为了让老年人有事干。做好老年人工作重点还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怎样让老年人拥有高质量的老年生活呢?我觉得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最后一条我要讲的是,我们的老年教育现在可以说办得不错,成绩是突出的,但是也有很多困难。接下来,有关部门将要起草一个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光靠政府的力量来办老年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老年人口是2.4亿,到2053年,老龄人口达到高峰将接近5亿,所以办老年教育不能光靠政府。我们提出,老年教育事业和老龄产业两个轮子一起转。我们现在有很多资本关注老年教育,比如有很多比较好的老龄产业项目,有的环境挺好,但没内容。怎样把这些内容充实起来?经济界和产业界就发现发展老年教育是个方向。已经有些企业界的人自己在办老年大学了,还有些想取得我们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的支持,比如学术委员会可以给他们提供咨询服务。有句话叫作“自发的是最有生命力的”。现在,是市场上自发地察觉到老年人生存问题解决之后,其高层次需求就是接受老年教育。

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未来能不能够真正地成功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个人认为,最最重要的就是适时实施积极应对中国老龄社会的基本国策。这个国策要想落地,我觉得有一组内容需要做,其中,第一个内容就是大力兴办老龄教育事业和产业,所以未来的任务很艰巨,但是我们的前景很光明!(此系作者在全国第十三次理论研讨会上的即席讲话,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猜你喜欢

老龄老龄化角度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神奇的角度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运动对老龄脑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