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59

2018-10-23李凌

少儿美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儿童画儿童心理心智

■图、文/李凌

■“昙花一现”的“专家”有两个原因:一是太沉醉点赞,太在乎虚名,太迷恋眼前的掌声。再是文化“底子”过于浅显,审美素养不够。俗话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你还没半瓶呢,就急于“晃荡”了。你不失败,谁失败?

■老师“一动情”,画的品位就上去了,境界也高了;老师“一炫技”,画的品位就下来了,灵魂也丢了。

——好孬老师的区别

■儿童美术的个性不是“胡作”,不是“想着法子捣蛋”,而是对人和事有独特的感受,就是“想的与别人不一样”。每个人生下来都与别人不同,是让大人给教毁了。“爱得”越深,毁得越彻底。要知道:个性是创造的“坯子”, 毁掉了个性就是毁掉了创造。

■所有幼儿的画都是心理成长的一个过程。换句话说,儿童画是儿童心理产生的结果,没儿童心理就没有儿童画。儿童画不是智力,智力只能像“寄生虫”那样寄生在“儿童心理”上才发挥作用。一旦儿童心理遭到破坏,智力也就不可避免地随着“儿童心理被破坏”而遭殃。成人只有尊重规律,呵护孩子的成长秩序,才能事事做到孩子心里,孩子才和你玩。否则,你永远进不了孩子的心灵世界。

■能用“教”改变的是知识,“教”没用的是认知。知识可教,认知不可教。该“教”的时候没“教”是放任,不该“教”的时候 “教”了是无知。

■教美术的没学过美术,学美术的找不到感觉;搞教育的不懂教育,评儿童画的不懂儿童画。

——当下儿童美术教育现状

■儿童画感人有两个原因:一是儿童是天性的,不是思考的,所以儿童画纯真。另一个是儿童画不讲技巧,技巧只在意识支配下才起好作用。一旦为技巧而技巧,那就坏了!事实上,只有作者达到物我两忘,画随心行,属无意识状态时,好东西才会出现。

■看孩子的画不能只用眼睛看,用“心”看比眼睛看更“贼”。

■好多美术老师嘴上说尊重儿童、重视儿童,而实际是轻视儿童、藐视儿童。嘴上说的是给家长听的,实际做的才是自己的内心。而真正喜欢儿童,喜欢教育的老师应是:从情感上贴近儿童心灵,而不是只做给别人看的。从灵魂深处走进儿童心里,关注儿童内心感受。一个儿童美术老师如没有童心和爱心,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脑子去想,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用儿童的热情去做,是当不好儿童美术老师的。

■儿童画没感觉就没有思维,思维是因感觉而发展。所以,小孩画画要孩子先有感觉才可“教”,如上来就教方法,孩子的感觉就被教“跑”了。也就违背了儿童先有感觉,后有智力的自然规律。心智是感觉的上升,感觉是心智的“先头”。

■错的教育是:兴趣变目标,爱好变用功,自由变规矩。

■儿童学东西是严格遵从内在发展规律的,虽然他们还没有力量知道这一点。但如果成人一旦破坏掉孩子天生的内在发展程序,打乱了孩子成长的秩序,孩子就不愿意了,使性子,不听话大都源于此。

■当孩子想自己画,不愿意跟老师学的时候,如强行教给孩子画画的技巧和知识,孩子画画的热情就会被破坏掉。孩子画画时最烦的就是大人在跟前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儿童美术老师的差别不全在专业上,而在对你的学生的了解上。你对孩子的情感越细腻,越丰富,你可能越是个好老师;反之,说话粗鲁、举止粗俗,可能就不是个好老师。

■六岁前的儿童画画就凭直感,心智一直在“后台歇着”。六岁后的儿童画画除直感外,又把心智从“后台”拽到了“前台”一块玩儿了。

■最美的教育最容易失去,最纯的天性最容易丢失,最美妙的感觉最易失去,最难得的灵性最易失去。对儿童画来说,想象力是最容易失去的,模仿是最容易得到的,“教”是最容易做的,“不教”是最不容易做的。

■老师都知道教简笔画不利于儿童想象,为利益就“装疯卖傻”装糊涂,行、知高度不统一。装糊涂的比“真不懂”的更“少德”。不懂是认识,装糊涂是品质。作为老师没有比“不傻装傻”再糟糕的了。

1.《植物节奏》 包梦涵 9岁

2.《机械乐章》 周唯一 10岁

3.《海洋生物》 宋初航 10岁

4.《黑白旋律》 李佳桐 9岁

猜你喜欢

儿童画儿童心理心智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互联网+”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如何鉴赏儿童画
郭守祥箴言:品牌,只有形成心智认知才能抓住顾客的心
基于IHSFCM的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儿童画作品展
大学生心智的二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