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游戏化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2018-10-22李玉瑾
李玉瑾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教学中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倡幼儿潜能开发。这种教学理论倡导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学习中成长,从而建立良好、健康的个性。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探讨其在幼儿游戏化主题活动中的应用,希望对读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学前教育;游戏化主题
把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融合到幼儿游戏化主题教学中,在理论的指引下,进行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多元智能理论,是对幼儿学前教育的传统模式的革新,基于此理论的游戏化主题作为亲子互动课程的支撑,并从亲子互动中培养孩子的智力。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设计
1.游戏主题作为教学活动支撑。
游戏主题并非简单复制生活中的事件,而是幼儿在此事件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改造、加工的产物。通过游戏主题,能够实现幼儿认知能力和生活环境双向互动。对于幼儿来说每个游戏都具有一个主题,而透过这些主题能够发现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情况。
不同主题和类型的游戏,在表征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创造性游戏主题,是体现幼儿自由意愿的所选择的生活片段或事件,表征方式为显性;规则性游戏主题,则是幼儿根据当前情境,或者教师预设的情境,以此作为加工和创造的基础,表征方式为隐性。但是表征方式显、隐性的判断并非如此固定,由于幼儿的游戏主题多变,所以要根据游戏内容嵌入相应的教学内容。
2.教学过程设置多媒体技术环境。
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建立具备一定逻辑关系和交互的技术,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能够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展开个性化幼儿教学。
儿童处于不同的年龄段,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都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理念与技术结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整合多媒体技术和幼儿教学,实现更深层次的交互式教学[2]。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活动的应用
1.课前准备。
此案例适用于3~5岁年龄段的儿童,教学内容为认识1~12数字的复习,并在教学过程中把时钟的数字概念联系到一起。上课时间为90分钟,上课地点为常规教室。教学所采用的道具为一块具有图像、动画、声音、手写功能的电子白板;根据学生数量的每人一块瑜伽垫。
2.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环节锻炼幼儿的独立能力;在游戏过程复习数字1~1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把时钟和数字联系起来。
3.教学环节二。
教师在开始教学前,先置入一段生活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钟表吗?在哪里见过钟表?钟表又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老师手上就有一块、钟表可以看时间、看它上学不迟到
教师总结:钟表能够帮助我们知道时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朋友们知道现在几点了?
通过这样问答式的形式展开教学,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激起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接着教师拿出电子白板,上面展示着着各种形状的时钟,教师让学生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款时钟。
当学生回答自己最喜欢时钟是哪款的问题后,教师继续引导这些时钟所展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电子白板上展示不同形状,或相同或不同时间的时钟),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时间。接着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发现时钟上的数字1~12,时钟分针、时针。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时钟数字的顺序,把数字排序和时钟顺时针数字顺序联系起来。
最后教师拿出一块电子白板,上面展示着时钟的形状,但是没有相应的数字,教师先让学生们观看这个空白的时钟,引导学生发现时钟缺少数字,最后让学生上前填上缺失的时钟数字。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上前填数字的机会,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训练。
4.教学过程要注意的问题。
学前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教育阶段,也是政府当前重点发展的教育热点,因此在设计游戏主题时,要重视教育宏观性,兼顾教育活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设计游戏主题时,还要注重游戏的科学性、合理性,设计的教学内容要充分与知识有机融合,确保教学时间合理分配、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在保证教学设置科学性的同时,也要全面综合多元智能理论,把理论中多个因素有機融合到教学活动中来。
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主题有诸多优点,但是教师要在课后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对比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游戏化主题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是否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并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评估。
目前为止,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仍处于摸索阶段。本文通过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游戏化主题教育活动的应用,它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大量互动,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游戏过程中不断巩固记忆,这样的方法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棋.游戏教学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学周刊,2014(04):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