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2018-10-22曾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年14期
关键词:桥梁施工预应力问题

曾涛

摘 要:在我国桥梁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的背景下,预应力技术应用也更加普遍,其在应用中存在的拉张问题也更加突出,文本就以此为内容,进行几方面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桥梁施工;预应力;应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作为目前桥梁施工中使用最普遍的技术种类之一,其具有抗裂性好、节省材料、能够提高桥梁结构稳定性等优势。但是,在目前桥梁施工中预应力应用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拉张工艺问题、拉张控制不严谨等,基于这些问题,进行科学管控,如此才能够保障施工质量,最大限度优化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

1 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问题

1.1 预应力超长时出现的一段张拉工艺问题

通常情况下,连续箱梁地板预应力的计算需要十分严谨,在对不同箱体的预应力进行计算时,要根据箱体的跨度给出准确的预应力计算结果。传统的施工工艺并没有对预应力进行很好的控制,致使后续产生较多质量问题。某些连续箱梁存在大跨度,比如:3跨到5跨,每个跨度为30m~50m。

举个例子:某项工程中需要有5个跨度,第一联的跨度为66m,第二个为88m,第三个为150m。在施工阶段,需要采取一端张紧的方式进行钢线纹连接,在进行拉直的过程中,则需要使用0.1N~0.3N的拉力,多个孔道之间会存在不同的摩擦阻力,在安装阶段要跨过箱梁的多个横隔板,因此在确定孔道摩擦阻力时,需要先进行实验。我国现已通行的多数公路桥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张拉工艺问题,导致的结果是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情况,对车辆通行造成安全隐患。

1.2 张拉控制不严谨

我国在道路桥梁施工阶段引入预应力时间较晚,因此,在相关建筑工艺方面存在明显的工艺水平不足问题,这点在张拉控制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施工时需要对张拉控制进行精准计量,现有的施工团队多采用1.5级油压进行计量,这将造成计量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一些桥梁工程施工中,往往为了有效控制成本,未按要求聘请专业的施工团队和张拉人员或者没有采取必要的培训,导致张拉失控现象的出现。在桥梁建筑中更是出现了张拉力忽高忽低的情况,这对桥梁质量的控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对于存在多数张拉要求的施工桥梁,这种不严谨的施工方式将进一步导致张拉情况控制不稳局面的产生。多個张拉力都没有达到预期的建筑要求,因此又对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影响。综上所述,为了避免桥梁施工阶段存在明显的预应力问题,在施工时使用的设备要事先做好数据检测,在达到建筑使用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建筑现场应指派专人进行监督,对于违规、违章操作的行为应坚决杜绝。

1.3 张拉前出现裂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之所以经常出现裂缝问题,与其本身存在的伸缩问题有直接关联。某些钢筋混凝土存在的位置温差变化比较明显,这也将导致钢筋混凝土出现严重的结构问题。在道路桥梁建筑方面需要严格控制钢筋结构中的预应力,避免因张拉不合格而导致的裂缝情况。假如在施工前就出现了明显的预应力技术不足问题,那么将无法完成后续的施工,也无法对桥梁建筑中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张拉前出现裂缝问题,通常情况下都不是十分均匀,某些裂缝的宽度相对较细。

1.4 收缩徐变过大

混凝土路面的道路桥梁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比较明显的是路面出现的收缩和徐变问题。在收缩和徐变比较严重的区域,会对桥梁整体的预应力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假如桥梁整体预应力出现问题,就会进一步产生质量安全问题。

2 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分析

2.1 案例概述

某桥梁工程为62m+95m+62m的连续箱梁,机动车道箱梁顶板宽17.5m,底板宽12m,由于边跨与引桥交界墩宽度限制,交界墩处底板预应力索B5、B6、B7、B8、B13、B14、B15、B16、B17,顶板合龙索BT1、BT2、BT3设计都为P锚,张拉时只能采用单端张拉,其中BS、B6、B7、B8、B17每索12根钢绞线,B13、B14、B15、B16每索7根钢绞线,BT1、BT2、BT3每索9根钢绞线。

2.2 张拉情况与原因分析

对张拉设备、钢绞线、锚具进行数据检测,经检测数据比对得知,这些设备都符合施工的使用要求;在对大桥的某一侧边跨预应力进行张拉时,同步进行箱梁混凝土强度和龄期的检查,最终确定现场温度为5℃,采取的张拉工艺也满足规范使用需求,具体采集数据见表1。为了避免因引伸量不足而产生的张拉力不足问题,在对施工现场的引伸量进行数据采集得知,实际的引伸量偏差值在-10%以上,这个数据结果对桥梁的实际运营会产生一定的质量影响,因此需要立即停止张拉施工,并对产生的数据偏差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张拉力设计要求重新计算摩阻系数,将张拉力调整到规范范围内。在比对计算结果数据得知,实际的引伸量偏差值处于-10%左右,这与标准的±6%要求不符。

其次,重新收集与钢绞线有关的指标数据,并将相关数据送到实验单位重新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钢绞线数据完全符合使用规范要求。

最后,为避免因设备本身质量不足而产生的张拉力不同问题,需要将设备重新送到两个不同位置进行检测,最终标定结果基本相同,排除设备质量问题。

综上所述得知,之所以出现跨底板钢束引伸量偏小的问题,是在安装阶段钢绞线与波纹管的摩擦阻力σs大于理论计算时的常规摩阻力,可能产生的偏离原因如下:

(1)预留管道内壁有杂物而产生的位置偏差。

(2)施工阶段筋布束弯曲角度过大而产生较大摩擦阻力。

(3)实际的直线段距离超过25m,在曲线区域,需要采取两端张拉的方式,而不是单端张拉,进一步造成实际应力消耗大于设计消耗。

所以,需要重新对张拉工艺进行改进,让最终的设计方案可以保证摩擦力系数满足要求。

2.3 解决方案

在对预应力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数据值为k=0.033,μ=0.35,并且在对预应力孔道摩擦力进行估算时,往往出现明显的估算偏差,这种少量的数据偏差对实际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整体的结构性能。因此,怎样才能避免在建筑阶段出现的预应力损失问题,如何才能保证整体结构质量,都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在施工前有效控制张拉位置,控制张拉预应力,并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预应力损失值估算,将损失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具体的操作方法如图1所示。

(1)利用实验獲得摩阻力实际数据,并在钢绞线被卡住的同时对预应力均匀分布状况进行检测。

(2)根据要求将规格参数下的单束长索和短索进行摩阻力比对。

(3)通过现场检测取得一手资料,对试验取得的数据代入进行推算得:k=0.003,μ=0.55,此时顶板钢束σ=1209MPa,底板钢束σ=1395MPa,组合Ⅰ、组合Ⅱ箱梁法向应力、主应力都达到了规范标准。

(4)对部分位置的张拉工艺进行改进,有效控制端部应力,并保证钢绞线应力不超过规定标准。

(5)对于部分钢束实测引伸量仍不能满足要求,根据对张拉记录的分析,初应力σ所对应的推算伸长量与理论上σ所对应的伸长量相差较大,因而增大了实测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如:对初应力σ0按规范取15%σK,实际伸长值按如下方法计算:设15%σK时千斤顶活塞外露值为L1,σK时千斤顶塞外露值为L2,总伸长量为L,则L=[(L2-L1)/85%]×15%+(L2-L1)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实际伸长量则满足要求。

2.4 结论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预应力桥梁设计、施工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如果摩擦阻力较大时,则不能依据常规摩擦阻力系数展开计算,而是要对现场进行实际测量,获得实际阻力值,将其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在结构应力钢束应力允许的基础上,提高钢束张拉力来满足设计要求,如不能则要增设体外钢索,以满足设计要求。

(2)施工中尽可能采用两端张拉,这样,曲线的切线夹角以及管道计算长度即减少。

(3)进行一定超张拉,这时端部应力最大,传到跨中截面或锚固端截面预应力也较大。

结语

本文对桥梁预应力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实际案例为参照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施工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参考。

参考文献

[1]艾长喜.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6):121-122.

[2]秦志红.谈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7,43(22):169-170.

猜你喜欢

桥梁施工预应力问题
采用UHPC实现无预应力的简支变连续设计分析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检测及其加固
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浅析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探析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CFRP-PCPs复合筋预应力损失分析及其计算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