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动态竞争性供应链网络均衡分析
2018-10-22潘开灵王东旭
潘开灵 王东旭
内容摘要:本文对零售企业动态竞争性供应链网络均衡进行研究,结合零售企业动态竞争的情况构建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研究生产商、零售商、需求市场等的行为和均衡条件。希望通过零售企业动态竞争性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的构建,为零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管理和经营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供应链 零售商 制造商 回收商 超网络
相關理论
供应链网络。供应链网络是指产品从原料到成为商品交至顾客手中所涉及人员、资金、信息等资源的一个整体系统。在这个供应链的网络中会把业务来往频繁的成员和市场划分为一个系统,把功能相同的安排在一个层次,功能不同的可安排在不同层次。制造商层指的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制造商,零售商层指的是进行批发和零售的零售商;这些成员之间也存在着交易行为,零售商会从生产商批发产品,最后再出售给消费者。如此这些成员之间可以用图1来表达,解释了这些成员之间存在的关系,涵括制造商层和零售商层以及需求市场层之间的关系链。在供应链网络当中的各个主体都无法从偏离自身最优决策的决策者得到更多收益的时候,就会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此时供应链中的各主体都达到了最优收益。在对供应链的状态进行研究时,一般采用博弈论的方法。由上文分析,当前随着供应链的日益发展,其中涉及到更多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复杂,一般博弈论的方法难以运用,此时我们引入变分不等式的方法进行研究。
变分不等式的内涵。根据变分不等式定义:设X为n维欧式空间Rn中的非空闭凸集,F(x)为Rn到Rn的向量值函数,则变分不等式问题VI(X,F)可描述为:确定x*∈X,使F(x*)T·(x-x*)≥0,x∈X;或者写成内积形式,确定x*∈X,使F(x*)T·(x-x*)≥0,x∈X。在竞争性供应链当中,各个因素之间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内部关系较为复杂,因此不能用传统的理论对竞争性供应链网络进行分析。不同于传统理论和方式,变分不等式具有很大的优势,其能够对供应链网络中各个因素的复杂问题进行描述,能够明了地描绘出各个因素产生的经济行为。本文使用了Lagrange对偶理论、互补理论、变分不等式等不同类型的理论方式,通过综合分析,将零售企业动态竞争供应链网络中决策者的均衡条件体现出来,从而构造出供应链网络的均衡模型。
零售企业动态竞争性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在实际运作中,供应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供应链中的各个因素会受到主观因素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如在生活中从事服装销售行业的人会根据当季流行款式的不同、季节性的变化,不断更新产品款式、进行促销活动、反季节清仓等,这些都是根据市场因素进行不断调整的,属于动态的过程。可见,对零售企业竞争性供应链网络的动态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在此基础上,本文构造了闭环供应链超网络模型,其中包括原材料供应商s(s=1,2,…,S)、生产商i(i=1,2,…,m)、零售商j(j=1,2,…,n)、消费者k(k=1,2,…,O)和回收中心O(O=1,2,…,p)。本部分所建立的供应链属于闭环供应链,在供应链中不仅有正向供应链,还有反向供应链。另外,供应链一直在动态环境中变换,其随着时间f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还有,闭环供应链的动态变化在从上方转移到下方的这期间内,时间是不断变化的。
(二)模型建立及变量设置
1.原材料供应商的行为及均衡条件。供应原材料的厂家主要工作就是在市场上通过对比选取购买优质原材料,再销售到生产商或厂家手中赚取差价。在这里用fs(Qw,t)以表示原材料供应商s在准备原料时的花费,这会随着s采买数量的情况而发生改变。除此以外原材料供应商s与生产商i的交易中还产生其他交易费用hS,这里把它假定为固定值。假设ρ f1S(t)表示的是t时刻原材料供应商s对生产商i平均报价,这里假设原料质量差异忽略不计,并且供应商不偏向任何一个生产商。从上述内容能够解答一个目标函数表示原材料供应商s的最大利润,因为之前提及的不管是函数或者是变量都已经满足使用变分不等式的条件。由此得出对所列出的变分不等式求解可以得出目标函数:
案例分析
本文通过数据与计算对供应链网络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为了便于计算,把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零售商和回收商的数量都设为2,需求市场的数量设为1。涉及到的参数设置为Src=6,x0=0.8,ρ'=2,hs=10,hi=10,hj=10,hk=10,h0=10,βr=0.7,βu=0.5,rk=0.8。本节中涉及到的函数设置如下:
第一,假设其它参数不变,价格敏感度w固定,当t从0到2发生变化,关于需求的函数随之产生变化:价格敏感度和时间决定了需求。所以在t固定的时候,价格敏感度w增加,需求市场的需求会下降,说明了完全依靠价格优势并不能刺激需求市场的消费。
第二,假设其他参数不变,价格敏感度w从1到2发生变化,关于价格敏感度w随需求价格产生变化:价格敏感度越高,最优的需求价格就越低,二者呈现反比例增长的现象。这也间接体现出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征:较高的经济刺激才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在价格敏感度不变,时间t从0.1到0.5变化的过程中,最优需求价格正在不断降低,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淡季到来。
第三,当价格敏感度w处于1.5这个点时,各个等级的决策者的产品销量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时间t在0.5时,产品销量是最低的,时间t在0或者1时,产品销量是最高的。在实际当中,羽绒服销售也是这样的现象。另外,通过计算得出,生产商产量Qf1比原材料供应商采购量Qw要高出一部分,其主要原因是原材料除了来自原材料供应商,还来自于回收商。
第四,假设t和w是固定的,取w=1.5,t=1,其他的参数也假设为定值,从材料到产品的转化率取βr=0.1:0.1:1。当β转化率从0.1变为1时,生产商的产量Qf1呈现上升趋势,Qw有一定量的降低。对应地,产品回收量Qb1也不断减少,那么生产商对旧材料的需求量Qb2就会相应减少。
第五,假设时间t还有价格敏感度w不变,取w=1.5,t=1,从材料到产品的转化率取βu=0:0.1:1时。当βu从0变为1时,产品回收量Qb1上升导致生產商对旧材料需求Qb2的增加。对应地,新材料的需求量Qw减少,生产商i的产量Q f1依然在上升的状态。
启示
第一,企业需要了解网络时代和大数据时代下给消费者消费习惯带来的影响。互联网平台促进了电子商务行业的繁荣发展,同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零售环境,在数据时代信息传输的速度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超网络的概念出现在竞争环境下,它具有多层性、多级性、多维度以及多属性等多重特征,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在系统内外构建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的联系是多变的,因此,需要对产生的冲突进行及时的协调,以保证超网络的畅通与正常运行。
第二,零售商应当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大多数的零售企业并没有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他们甚至会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自营自亏,在供应链的链条式的成员构成上,有些成员是可有可无的。零售企业动态竞争性供应链网络均衡研究这一课题的开展很有必要,销售商户从生产厂家处批发产品,鉴定产品的合格与否并最终将其销售出,假设考虑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就应当选择和供应原材料的厂家、将材料加工处理为产品的生产制造厂家以及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都应当保持良好的关系。
第三,企业应该将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长期战略决策。供应链的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零售企业的供应链链条成为联系上下游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产生市场交易行为的联系纽带,基于一个大的网络化构架将产品的生产到消费之间的渠道进行串联。在供应链下,原材料供应商、零售商、回收商等不同角色所需要进行的工作各不相同,例如原材料供应商进行供货,制造企业进行制造、包装和运输,销售商负责销售等,因而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管理运营模式。因而,伴随着消费者的需求更趋多元化和市场动态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管理对于零售企业而言,己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中较为关键的战略决策。
参考文献:
1.黄宗盛,聂佳佳,胡培.基于微分对策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选择策略[J].管理工程学报,2013(3)
2.赵道致,原白云,夏良杰,谢鑫鹏.碳排放约束下考虑制造商竞争的供应链动态博弈[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1)
3.李琳,范体军.零售商主导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定价策略对比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5(12)
4.朱立龙,于涛,夏同水.创新驱动下三级供应链分销渠道产品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8)
5.吴新燕.层次策略下零售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改革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