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好网络平台优化科教服务推动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加快发展

2018-10-22

农民科技培训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技专家培育

近年来,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采取政企合作的方式,精心打造“湘农科教云平台”(手机APP)。经过三年的努力,平台的“线上学习、农业资讯、专家服务、管理后台、产销对接”等服务功能基本实现,目前全省123个县普及应用,上线人数近10万人,在线时长达374323小时,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辟了一条网络培育的新渠道。重点在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预先谋划,精心设计

根据培育对象、农技专家、管理部门的需求和特点,在平台设计上,坚持简单好用的原则。便于农民学习、便于专家服务、便于各级管理,通过手机APP快捷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在线免费学习和浏览最新农情资讯,农技专家在线为职业农民提供服务,上报农情、发布服务日志,实现网上监管与考核等。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培训机构,通过管理系统,实现对“培育班申报、培育对象审核、培育实施监控、培育效果评估、跟踪服务验收”等目标。从当前实际应用情况看,基本实现了这个目标。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

从开发设计、试点运行,到全面推开,每一步都进行了精心组织,力求稳步推进。2015年开始思考打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核心的服务管理平台。2016年争取省财政安排专项预算300万元。年初与隆平高科签订了平台开发的合作协议,随即组织开发,并在20个县进行试点。2017年增加到32个试点县。2018年,湘农科教动平台已在全省全面推广应用。为更好地激活农民的学习兴趣,根据试点情况,在内容设计上对开发方作出了明确要求:一是最大限度满足农民个性化需求。在线上安排“静态”、“动态”两种课程,方便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静态课程围绕产业,分类上线,学员自主登陆学习;动态课程按计划推送,实时直播,学员报名后进入直播间学习。二是想方设法创新图文推送方式。为此,云平台提供了图文、图片新闻,信息推送做到了“信息醒目、页面精致、方式灵活”。三是及时推送适用信息。将农业补贴政策、政务服务、生产技术、灾害防治等信息分县进行发布。同时,设立了自有的供求信息交易平台,生产大户可在此发布供应信息、经销商可查询采购,实现产销直接对接。四是对手机客户端APP和管理后台不断迭代升级。为此,开发方在资讯模块上,新增了支持农业专家、种养能手、企业入驻平台;在学习模块上,新增热门专题课程推荐,打造高关注度、高学习量的精品专题。目前,平台已累计提供近3000门免费课程。

三、精准对接、提升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教服务能力,将全省科技力量与服务对象进行对接。一是与省内“万名工程”专家进行对接。将参与该项工程的“万名”专家相关信息输入平台的专家库中,主管部门和培育机构可随时在平台上查询相关专家,因地制宜挑选更靠近当地、与产业更匹配的专家开展农技指导。二是与基层农技推广改革建设项目进行对接。2017年,全省2.7万名左右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借助湘农科教云平台开展农技推广服务,逐步实现任务安排网络化、推广服务信息化、工作考核电子化。三是与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进行对接。目前,湖南省7个省级产业技术体系的7名首席专家,32名岗位专家,试验站所29个的所有专家已全部上线。这些专家已在线解答各类问题1267个,录制视频108个,专家作用得到了更好发挥。

四、多方引导、激发活力

为激发平台活力,湖南省农委探索了激发职业农民和农技专家双方参与积极性的激励机制。针对职业农民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通过线下培育班的现场、农技专家的线下实地指导现场,鼓励培育对象注册上线;二是通过平台對学员的在线学习时长、次数、积分变化、兴趣分类等数据统计,为学员推荐个性化学习方案,持续鼓励学员进行线上学习;三是充分利用“万名工程”的专家、基层科技人员在日常服务工作中指导学员在线学习,实现在线与专家互动咨询,及时解决农事生产中的问题。针对农技专家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设立咨询评价功能。由职业农民对专家的服务进行相应的评价,促进专家群体不断地提高报务质量。二是设立成果展示平台。专家将其研究成果发布到平台上,让专家在成果展示和成果应用中获得成就感。三是与考核评定挂钩。对专家在线答问和服务情况进行在线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年度绩效挂钩。通过激励机制的实施,提高专家和农民双方的参与积极性,平台使用率得到稳步提高。

(供稿单位:湖南省农业委员会)

猜你喜欢

农技专家培育
致谢审稿专家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请叫我专家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