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拉金诗歌中的不确定性
2018-10-22万雅洁
摘 要:菲利普·拉金是二战后英国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反对以艾略特、庞德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歌风潮,主张回归英国本土诗歌传统,在诗歌题材、表现方式、语言风格等多方面进行革新。拉金对于现代派诗歌的“反叛”及其个人化与当代性并具的创作理念,与后现代主义核心观念“不确定性”有诸多相合之处。本文主要借助美国后现代理论家伊哈布·哈桑的论述,从主题意义和诗学的角度剖析拉金诗歌中的后现代特征。
关键词:菲利普·拉金;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伊哈布·哈桑
作者简介:万雅洁,女,陕西师范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2
在《后现代转向》中,伊哈布·哈桑将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概括为两点: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和内在性(immanence)。(哈桑,2015:110)不确定性试图表达对传统的同一性和确定性原则的一种彻底的反叛态度。不确定性渗透在现代人的行为、思想、解释中,构成了我们的世界。在文学层面,“不确定性”反映了后现代作家放弃对作品终极意义和传统二元对立的追求,用以对抗这个多元的后现代社会,“不确定性”是最具代表性的后现代精神品格。
作为英国战后的代表诗人及“运动派”领袖,菲利普·拉金反对美国现代派诗歌精英化的风格理念,崇尚18世纪英国诗歌精神,推崇以托马斯·哈代为代表的英国本土诗歌传统,着重书写个人经验与情感。与此同时,拉金于诗歌语言、题材、修辞等方面的创新,也体现了对现代主义诗歌风潮的“反叛”。拉金的诗歌展现了资本主义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种种社会与思想亂象,其诗歌的主题也常表现出一种含混、矛盾、不确定的倾向,这一特征正与后现代主义的中心词“不确定性”不谋而合。
(一)人生的荒诞性及拉金的生命时间观
德里达指出,西方哲学传统以逻各斯中心主义为基础,在此逻辑下,“生”与“死”对立矛盾,界限分明。而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否认中心与结构的存在,认为存在的只有“差异”。后现代文学的典型特征之一,即否定“终极”与对“终极意义”的追求,拒绝意义,拒绝深度,通过表现生活的荒诞性,来揭示世界的混乱性与人生的悲剧性。这一主题在《多克瑞和儿子》《有个洞的生活》等多首拉金诗歌中反复出现。试举一例:
那些用来作证/或生孩子的时间,也同样/缓慢地迈向死亡。/说这些,对一些人/毫无意义;对另一些人/无话可说。(《无话可说》)
这首诗以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期的典型画面开篇,工厂里“灰头土脸的部落”作为后现代世界的人物群像,活着如同死亡,“生”代表的活力盎然与“死”暗喻的终结之间不再有清晰的分野,世界是“荒草一样模糊的国度”,意义消解,只余荒诞和虚无。
现代主义文学通过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来反映外在世界的真实。而到后现代主义,“真实”本身的存在受到挑战,“认识”被视为不可能,文学开始“转向自身,渴望沉默”,后现代力图推翻现代及之前那种主张探究“深层意义”的思维逻辑模式。拉金诗歌中呈现出的不思进取、颓废度日的自我形象,体现出一种对挖掘人生意义的不感兴趣或无能为力,正切合后现代主义的“削平深度模式”,不再探究深度价值与意义。
(二)宗教不可知论与信仰的缺失
二战后西方社会政治剧烈变化,知识分子普遍有种深切的受骗感和世事无常感。拉金的第二部诗集《较少受骗者》(The Less Deceived),取名于乔治·奥威尔的社论文,可以窥见拉金对于现代西方社会与文明的不确定感。正如《无知》一诗中的表达:
奇怪的是一无所知,从未确定/什么是真,是对,是实,/然而,把一生都花费在不确定的事物上,/直到我们即将死去,/也不明白是为什么。
这种不确定感必然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破灭和精神信仰危机,突出体现于宗教上的怀疑主义乃至彻底鄙弃。在拉金看来,宗教是一副“巨大的回荡着乐音的虫蛇锦缎/只为装作我们长生不老”(Booth,2005:23)。在《上教堂》中,他对宗教的怀疑态度近乎赤裸——“明知灵魂的泥沙已经溃散”,而教堂这一神圣之所以被 形容为“装配齐全的霉臭的谷仓”。
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先行者,尼采以“上帝死了”宣告最高价值的废黜。德里达将上帝描述为“他者”,“不是任何在者或在场”,不会在人们记忆中有任何留存(德里达,2015:26)。后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失去依托,陷入茫然“无家可归”的境地,这也是后现代文学常见的母题,正如拉金在《上教堂》中有力的发问:但是迷信,如同信仰,必将消亡,/当不信仰已经离去,还有什么能够存留?
(三)题材的庸常化与拉金的美学观
现代派诗歌典型特征之一是引文用典的学院派阐释,因此普遍艰深晦涩,拒普通读者于门外。拉金认为这鼓励“一种近乎机械的诗歌观,即每一首诗都必须包容所有以往的诗”,他说道:“对于我,所有这些古老的东西,古典的和圣经的神话都不值一提,我认为在今天的诗歌中用这些东西,不仅让诗歌充满了死的东西,还脱离了诗人创作性 的职责。” (傅浩,34)
拉金的诗歌题材相对狭窄,基本不超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范围。以往的诗人,如艾略特等,虽然也描写现代景物及生活日常,但甚少像拉金这样,将工业文明下现代生活的零零总总 大量铺陈于诗行内。例如《又大又凉爽的商店》中,针织衫,夏日便服,长筒袜等如同摆在超市货架一样陈列在诗中;《星期六会展》里,有珠子摊位、气球人、“啤酒大帐篷半掩着一个帆布男厕”;《本质的美》“蛋奶糕遮蔽了坟墓,车用机油/和鲑鱼块的赞美掩盖了贫民窟”……
拉金崇尚“平凡之美”,以对细节的准确如实描写为美,反对浪漫派和现代派的朦胧或变形。在拉金的诗歌世界中,极少有终极问题探索等“大题材”,更没有现代派标志性的神话典故和意象象征。这种美学被同时代某些批评者贬为“照相式美学”“新闻诗”,讽刺其诗歌题材的琐碎庸俗与艺术想象力的贫乏。然而如“工业废料”“废弃厂房”“乳制品和厨具”“凌晨去小便”等拉金诗中的典型景物与场景,正反映了后现代式的“卑微性”和“碎片化”,展现出后现代主义对于“宏大叙事”的消解和美学上的不确定性。
拉金把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当作诗歌题材的主要来源:“我写诗是为了保存我所见、所思、所感的事物。”(傅浩,1998:16),整体而论并不属于后现代派诗人。但由于拉金生活与创作的年代正值西方后现代主义论争纷起,“后现代性”在拉金的诗歌中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有所投射。二战后传统社会秩序瓦解,西方社会的“确定感”崩溃,在拉金笔下得到了多方面的呈现,拉金的诗歌在题材、语言、修辞、主题上均表现出后现代的“不确定性”,从后现代的角度审视拉金,有助于重新发现拉金诗歌中隐含的当代价值,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拉金平易近人、睿智幽默,同时也不乏悲观怀疑、嘲讽世相的多维诗歌世界。
参考文献:
[1]Booth, James. auth. Philip Larkin The Poet‘s Plight [C].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2005.
[2]Larkin, Philip. Larkin Collected Poems[M]. PoemHunter.com-The Worlds Poetry Archive, 2004.
[3]德里达, 瓦蒂莫编. 宗教. 杜小真译. 香港:香港道风书社. 2005.
[4]傅浩.英国运动派诗学[M].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8.
[5]高宣扬. 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哈桑,伊哈布.后现代转向[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7]拉金,菲利普. 高窗. 舒丹丹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8]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