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务服务创新

2018-10-22杨小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15期
关键词:政府职能基层政府

杨小虎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有的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了适应国家总体行政改革的变化,不断推进地方政府政务服务的创新且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文章从地方政府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促进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达到创新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地方政府;创新;职能转变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5. 074

[中图分类号] D0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15- 0185- 03

1 引 言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跟随改革的大潮,我国的地方政府也相应地革新自己的管理模式。但随着市场经济代替原有计划经济从而主导整个经济市场并获得不断深入发展后,地方政府的管理模式与社会发展的步伐愈发矛盾,从而无法适应发展的需求。管理模式的革新应在时代发展的同时进行,针对发展的不同特点不断调整进而使得政府职能的全面涵盖化。目前我国的政府改革治理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将会决定政府职能的最终走势。

2 地方政府行政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1 割裂了政府组织结构优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

政府职能简单而言就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能力,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它的职能则是保证地方行政的合理有序的运转。政府的组织结构是政府职能有效运行的基础,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将会决定政府职能是否有效履行。这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纵观过去的历次改革,我國总是将政府组织结构和政府职能作为两个多元主体进行考虑,忽视了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后,我国政府都将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改革最先的突破口,但却一直未落到实处,其要害就是忽略了职能的载体。历次改革的最艰难的任务就是精简机构,但这种精简往往是迫于改革大潮的压力只是表面上简单地合并一些机构,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割裂组织结构优化与政府职能转变对于推进地方政府的创新发展是最大的阻力。

2.2 强调局部利益,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增量改革”的发展导致了新兴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兴起,从而形成了市场与计划双规互动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地方政府间往往是相互逐利的竞争者。各地方政府在进行制度创新时或多或少会受到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动,这样各地区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了。这种不良性的竞争势必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地方保护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对地方产品的保护,阻止外来竞争产品的输入。地方政府这样做,一是因为当地企业作为税收的直接来源其经营状况直接影响到本地区的财政收入。另外,有些地方大型企业的领导是由地方政府领导兼任,这样官商结合使得企业的利益和政府的利益几乎融为一体,政府理所当然会对这些企业照顾。这种地方保护主义短时间看可能会使当地的经济进行大幅度的提升,但从长远来看,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实然是对政府改革创新的阻点,不利于开放性经济的发展。

2.3 组织结构改革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较低

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要具备完善的法律法规,其二是要保证政府结构运行的规范化。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多达6次行政体制改革,但所获得的成效却不甚明显。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组织机构臃肿混乱,没有一个完善的部门机制,各部门职责不清晰以至于出现难以操作的窘迫状态;另外,相关部门组织的法律法规处在不成型的阶段,从而无法对本组织进项有效的监督管理,为此行政程序法的出台就显得尤为紧迫。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的结果是大量临时性机构的产生,冗员的增加使得行政组织结构庞杂臃肿,办事效率低下,运作程序规范化丧失。这种缺失性的组织改革对于行政体制而言没有任何的促进作用。

2.4 忽视基层政权的建设

所谓“基层政权”,是指同国家行政区划相联系的相对于中央政权,地方政权而言的最低位置的一级政权,是国家为实现其政治,经济,社会和社会管理职能,依法在基层行政区域内设立的国家机关及其所行使的权利的统一体[1]。我国的基层政府作为最底层的政权主体,对我国整个政权结构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基层政府和群众联系最为密切,往往是决策实施效果的最佳体现者。然而在近几年的政府改革中往往忽视了基层政府的建设,其改革措施只是针对地方政府,而对基层政府的建设关注的力度却不大,或者国家出台了一些关于基层政府建设的文件、精神,但地方政府出于改革需要大的人事变动,甚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从而不愿进行基层政府的建设,只是让其所在的基层政府按部就班的发展。这样就阻碍了基层政府应该发挥的作用,从而进一步阻碍了整个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

3 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改革的措施

3.1 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首次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主要是要将政府由“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因此,构建服务型政府就意味着实现政府模式的转变,即:从以政治统治和经济建设为核心,转向公共服务为核心[2]。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大小小的改革不断围绕着政府的建设而展开,纵观这将近30多年的改革历程来看,我国政府的改革不断将落脚点放在如何构建服务型政府上。地方政府作为我国的国家机构,同各种社会团体一样都有一定的职能和责任。然而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却忘却了自身的职责是服务,而成为具有“官僚”性质的统治机关。针对存在的这一问题,我国要迫切的构建服务型政府,将政府打造成为具备合法性、法治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有效性、参与性、稳定性、公正性的现代政府。完善公共决策体制,提高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3]。

3.2 推行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政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需要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在这种大的环境背景下就要求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必须是现代化的、高效能的、高科技的政府,这样电子政府就应运而生了。所谓电子政府是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促进组织结构优化和业务流程再造,旨在更好地实施管理和提供服务的虚拟政府[4]。电子政府是未来政府转型的重要方向,电子政府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信息技術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国家行政改革推动的作用。构建电子政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节省行政成本,促进行政过程向着高效、透明、便捷化的方向发展。

信息化政府建设要从三个方面把控,首先要转变公务人员的思想,培养信息化素养。其次,要在技术支持上倾向于公务人员,充分掌握信息化办公技术。最后,要在资金上予以充分投入,保证信息化建设全过程无经济障碍。

3.3 重视基层民主建设,构建民主法治社会

基层民主建设是政府改革的必由之路,一切改革的措施都要以基层民主建设作为基石。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人民的作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政治建设中,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主活动,扩大村民自治的范围,让人民真正体会到“主人翁”的责任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政府和人民的有机结合。人民参与民主政治更加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要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充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只有人民的权益得到保障,民主政治建设才会更好的依赖人民的强大力量不断发展。所以,地方政府必须重视基层民主建设,要不断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充分动员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而构建起民主法治的社会。

3.4 地方政府要适度放权,积极培育社会多元主体

新公共管理风头正劲的当下,政府改革的方向逐渐由重视效率向重视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转变。赫克谢尔指出,政府改革打破了单向的等级指挥关系,建立了互动交流和导向管理,并开始向“后官僚组织”变迁。这种社会治理的格局,就要求政府要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扩大市场决定经济的主导权,将政府无力承担,或者承担成本过高的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交给社会和市场,运用社会的自治机制和市场的效率驱动机制来进行有效解决。第三部门“常常能够,而且也应当能够以更为有效的方式为我们提供大多数我们在当下仍然以为必须由政府提供的服务。”[5]因此,政府改革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培育,积极扶持第三部门的发展,不断拓展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模式。只有如此,政府的行政改革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恒山.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创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2.

[2]燕继荣.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再造七项战略[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刘厚金.我国政府转型中的公共服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

[4]李传军.电子政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344.

猜你喜欢

政府职能基层政府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探析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政府职能转变的积极尝试
走基层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