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路径分析

2018-10-22丁玉莲

教师·中 2018年7期
关键词:政治课常态育人

丁玉莲

摘 要:新常态下,“以德育人”仍是高职院校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根本,更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原动力。文章通过对经济新常态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的阐释,着重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通过充分汲取新机遇的红利、积极应对新挑战,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繁荣与发展令世人瞩目,不但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在政治、法制、文化、科学及教育等各个领域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促进下水涨船高,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日益重要的一极。当下中国已进入经济新常态,作为成熟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在高职教育发展新高潮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常态下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一方面,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进程中,随着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不断突出,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日益增强,高职教育会迎来实现跨越式增长的黄金机遇期;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结构优化需承受的阵痛以及换挡降速的困惑,必然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随之而来的挑战将赋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历史使命。

(一)新常态孕育新机遇、预示新发展

1.顶层设计更加重视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职业教育也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这其实正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精神培育的重视。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已从顶层设计层面对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普职连通、校企合作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体系。此外,从国家教育改革方向看,针对“大学生供过于求”与“技工存在严重缺口”的不合理现象,国家教育部已明确加大普高向职高的转型力度,将有600所高校参与转型改革。顶层设计的有效构建,将为高等职业教育开创职业发展的新纪元。

2.社会期望值不断攀升

高等职业教育自建立以来,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大众忽视,甚至被视为低层次教育。但随着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提出新的要求,为社会培养输出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在不断得到正名。从国家发展层面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上升到有效实施驱动创新发展战略,推动人口红利由量转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高度;从受教育者的角度讲,则是成功就业、创业,获取幸福人生的有效路径。经济新常态下,高职教育的受关注度日益提高,势必在新常态下实现跨越式增长。

(二)不断改革创新,迎接新挑战,将立德树人作为取胜之匙

高职教育若想把握好新常态下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必须准确认识、科学把握、主动适应、全面服务我国经济新常态,必须通过改革创新以迎接新常态带来的新挑战。在经济新常态中,更加注重加强教育以利于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的新趋势赋予了高职教育新的历史使命。而能否战胜挑战、圆满完成任务的关键就在于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否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素质,能否适应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与创新驱动的需要。改革创新仍是要聚焦在育人上,这是谋求新发展的根本,更是战胜新挑战的根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职业院校在育人的改革创新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实用技术技能,更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紧扣时代脉搏,坚持思想引领,传播正能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客观地讲,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诸多困境,可谓高职院校教育中名副其实的短板。

二、新常态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探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方面

1.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重视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由于其短期看不到成效,导致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课程的开设情况更是受到很大的限制。个别高职院校甚至在课程设置上,出现大量缩减思想政治课学时,甚至取消一些思想政治类课程的现象。这些无视思想政治教学的现象,不但直接打击了任课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更对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產生了负面影响。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师资队伍难以适应新常态需要

一是人才引力不足。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由于地处西部又是高职院校,在聚集一流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和科研队伍方面存在劣势。专业对口人才少,经常是跨专业代课,知识面狭窄,基础理论不扎实,不能深入地研究学科的理论知识,教学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以及教学方法。二是自身素质提升缓慢。新常态下,面对全球化下的文化碰撞、网络的快速发展、教学手段的革新以及学生思维的变化,很多高职教师思想转变慢,自身知识结构与“95后”高职大学生的需求和思想政治改革创新要求存在明显差距,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常态的需要。三是激励不到位。高职院校还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教师教学无动力,缺少科研热情,缺乏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加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缺少考察学习的机会,使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例证性和说服力,使教师们怨气很多,无法提高教学的积极性。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一是教育理念陈旧。众所周知,许多高职院校脱胎于中专学校,办学历史不长,有些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专业教学技能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表现在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宣传,僵化地对待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内容,创新能力不强等。二是教学方法落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做人的思想教育工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认真分析“95后”高职大学生的特点,坚持做到以学生为本。但有些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授课中,仍采用传统的以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个性需求,缺乏与学生自身知识结构、思想特点的交流与互动,结果把学生培养成了有知识、无文化;有学历、无能力的单向度的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方面

1.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层次多样

高职院校的生源层次与普通高等院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体来说有普招生、单招生、职高生、预科班学生、民族班学生,还有一部分中专生等,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在文化基础、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上也有较大差异。普招生文化基础和理论知识相对比较扎实;单招生基础知识较差,行为管控能力较弱;民族班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等等。这就造成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层次和多样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增加。

2.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故疾”未除又添“新忧”

一是“故疾难除,先天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基础和素质与本科院校学生有较大差距,因此,其自控能力差,缺乏自我规划,易于滋生厌学风气、盲于沉迷恋爱,甚至过早地功利化、世俗化。二是“新忧频添,后天虚为”。进入新常态,中国社会既进入了改革攻坚期,也进入了矛头凸显期。新问题、新矛盾的不断出现引发价值趋向多样化,加之世界思潮多元化的冲击和网络及新媒体的推波助澜,部分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淡薄、价值取向错误、政治感情淡漠、国家民族认同感低下及诚信和责任心缺失等新问题。

三、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路径分析

(一)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领导班子要充分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大德育观,改变以往注重专业教育而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明确高职培养的合格人才不但专业技能要满足社会需要,思想政治素质也要过硬,这样才是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合格人才。如果我们把合格人才看成是“成品”的话,那么德才兼备是“优品”,德强才弱是“残次品”,才强德弱是“危险品”,德才皆无是“废品”,“残次品”“废品”可以进行再次加工改造,但“危险品”会给国家、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高职院校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不但要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与素质的同时,努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充分发挥中间媒介的作用,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

1.以整合教学内容为核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首先,高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高中阶段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对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对交差部分进行恰当处理。其次,针对教学内容可进行模块教学、专题教学。教学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通俗易懂,在于学生能听得进去,进而能内化为自觉意识,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最后,教学内容要结合时代特色,贴近学生实际、联系社会现实,融入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整合过的教学内容要以理想信念为支柱,坚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保证中国建设的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作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共同行动指南;以中国梦为目标,作为大学生共同时代理想;以“工匠精神”为基础,培养学生专注、认真的良好品质;以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为内涵,加强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建设,达到稳定社会秩序和调节社会关系的功效,全面有效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以课外实践为补充,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一是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基地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院、纪念馆、司法实践基地等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二是发挥企业实习基地的作用。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都有专业实习,以此为契机,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专业实践课堂中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锻造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和敬业精神。在实训中,教师可帮助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三是利用暑期“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活动、纪念日活动的契机,开展育人教学实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方式。通过志愿者活动实时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播撒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意義所在。学校可以利用清明节祭奠活动的契机,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学雷锋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引导广大学生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3.巧妙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引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挖掘新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新媒体、网络以及手机等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充分运用使思想政治课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乐在其中,进而主动求知。

(三)打造适应新常态需要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

新常态下,拥有一支政治觉悟过硬、理论知识扎实、道德品行良好、勇于开拓创新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是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一是教师“打铁还需自身硬”,以过硬的政治素养引领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十九大精神来武装头脑,深刻理解并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二是学高为师,教师注重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在掌握本专业有关的学科知识基础上,及时全面了解国家的政策、社会热点、就业形势等实事背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对学生形成吸引和影响,以达到教与学互动的良好效果。三是充分利用校企交流提升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派教师进入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也可以邀请企业里的人来校做兼职教师,积极促进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沟通与交流,这样就能把实际工作中的人才需求、技能与知识需求反馈到教学中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四)突出产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优势,不断强化社会属性和情商教育

当下,“产学结合”已成为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开设要坚持为产学结合模式服务,应把重点放在为学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尽可能缩短后熟化过程,尽快融入企业团队等方面。在教学内容设置上,用倒推的方法,以行业、企业岗位必需的人才素质为基本依据,重点进行诚信教育、敬业精神教育、法治观念教育等;在教学理念上,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具备正确且成熟的为人处世的品质,更好地融入企业团队和社会,为社会和企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教学方法安排上,重点突出学生的能力表现,切实推行开放教学、互动教学、留有思考余地的教学。通过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融入企业和社会,从而为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以全方位育人为保障,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营造以德育人大格局

1.将育人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学生身处校园之中,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校园特有的社会文化存在,在兼具社会性和时代性的同时,更具有校园特色,包括校风、学风、学术氛围、舆论导向、道德风尚、文化娱乐品味、师生关系等内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效开展育人隐性实践教育,能够使学生充分获得参与感、归属感、成就感。

2.着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科学融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教学相结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制订与其专业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开发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和放大专业技术技能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要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关做人与做事的道德教育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所有教师相互配合,做到全员育人,将育人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消除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充分发挥其隐性教育作用,这样做更加有利于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建立与家庭沟通的有效机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仍会与家庭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长的处世态度、价值取向、人生理想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学校教育所无法代替的,所以教育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达到育人的目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沟通变得更快捷、实时、简单易行。从班级角度看,可以通过QQ、微信建立家长群,加强沟通,也可以在期末时向家长寄送成绩单,附带班主任及各科教师的评语,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成长过程。学校可以设立家长接待日,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中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从不同视角、不同角色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四、结语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且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抓住机遇,高度重视,努力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机制。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提高自身政治觉悟、理论水平、道德素质,积极转变观念,综合施策,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作用;必须坚持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协调育人的理念,给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大学生也应明确国家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做到德才兼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才能为国家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周 华.新常态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6(7):43-45.

[2]杨盛钦.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9):177-179.

猜你喜欢

政治课常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