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寻春
2018-10-22程娅雯
程娅雯
周末,我又来到常在梦中萦绕的故乡,来到美丽的乡村。
转眼间来城里读初中已近一年,忙碌生活的闲暇之余,总怀念着故乡的点点滴滴。午后,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似细丝,在空中斜织着。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间走惯了诗人戴望舒所描绘的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忽然来到广阔的田野里,顿时感到格外的自由与洒脱。雨点打在脸上,轻轻的、凉凉的、软软的,头脑一下子清醒起来。雨,多么令人向往、令人动情的事物啊!雨,是顽皮的,在树叶上欢快地蹦哒;雨是团结的,在泥地里汇成了水洼;雨更是善良的,帮助他人自己却乐开了花。雨,继续以它的方式飘舞着……
渐渐地,雨停了。雨后的乡村,一切都显得那样清新、透明,令人感到舒畅。万物如同被冲刷过一般,绿意逼人,树叶嫩得可以挤出水来,悄悄地躲在雾中捉迷藏呢。小土坡上泛出了一片新绿,如新生儿的肌肤,衬托着星星点点的花骨朵儿。
在这种环境下,若不出去走走,会有负于这大好春色。于是,也没做什么准备便出发了,去寻找春天。躲在云层中的太阳慢慢露出笑脸,循着环抱小土坡的幽径,还不及小腿肚高的小麦,在风中摇摆,有时像活泼的孩子,有时又似士兵整齐地排列着。不时,会有一两只摇着尾巴的大黄狗,在田埂上奔跑嬉戏。牛儿站在圈外,悠闲地吃着嫩草,可怜的是小草,还未完全伸展开,便永远地失去了展现的机会。
看着地上被我踢得四处乱蹦的小石子,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快感,似风,爽快舒适。不知不觉,已来到河边,前几天还“瘦”得快成一条线的河水,此时,可做一面镜子。其他地方的花儿还只是花骨朵儿,河边的野花却长得如此鲜艳,是为在“镜子”前一展娇姿啊!沿着河畔继续向前走着,河面微微地泛起波纹,这是温和的小河妹妹与风伯伯的呢喃细语。岸两边的大石头,多么像一位老者,在沉思。远处,一条小船划进了我的视线,原来是一位赶鸭人,用一根小竹竿,吆喝着,鸭子们便像收到命令似的,全部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大部队,浩浩荡荡地游向远方……
终于,来到了一座石桥。大大小小的石头不均匀地排列着,残砖上长满了青苔,石頭缝里也冒出了几根狗尾巴草。桥是呈拱状的,桥梁上刻着的字已变得模糊,听这儿的老者讲,这桥在文化大革命前期便有了,到如今也有些年头了。据说桥上原先写着这样一段话:最高指示,斗私批修,革命委员会好!现在依稀可看到“高”和“指”两个字,其余一片模糊,显得斑驳与沧桑。
河边长满了芦苇,虽说还没有开花,但与这河水搭配起来也别有一番韵味。哦,对了,这河也有一个传说的:以前,那儿生活着两条龙,一条是母龙,一条是子龙,它们相隔很远,于是,每天它们都向对方游去,最后在这里相聚,然后游向大海。它们游过的地方,坑坑洼洼,形成了一条小河,叫乌港河。而它们相聚的地方则形成一个小岛,我到处寻找小岛,哪里去了呢?原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小岛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个美丽的传说。
夕阳西下,大地沐浴着金色的霞光,变得格外柔媚。河面仿佛披上了一层金纱,显得波光粼粼。远处,一声狗鸣打破了宁静,我继续徜徉在乡村的小路上,嗅着泥土的芬芳,沉醉在一片盎然的春色中……
(指导老师:黄亚东)